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1月21日,2019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
这40年来,中国形成了一个世界唯一的奇景。40天里,无数中国人提着大包小包,背负沉重行囊,像候鸟一般来回迁徙。
他们从经济发达的城市,返回经济欠发达的家乡。在短暂的休息与团聚后,就同家人告别,返回他们工作的地方。
在春运大军里,有一群人是主力。他们衣着并不新潮,甚至看着很是陈旧;裤子也洗得发白,有些还能看到修修补补的针脚。
他们,是农民工。这是一个平凡的群体,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不少人,尤其是不少年轻人,打心底认为农民是卑微的。
但他们却不知道,中国农民,曾三次拯救中国。
建国之初的经济之苦
新中国刚成立时,是全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
不少人将其归咎于蒋介石,是他败走台湾时,将大陆的黄金储备一卷而空。
这是事实的一部分,却非全貌。国民党当年败的那么惨,倒台跟雪崩一般,根子是在经济。
1、法币之“苦”
自1928年后的20年,国民党先后换了3次财政部长。无论是宋子文、孔祥熙,还是王云五,无论是法币还是金圆券,都没能治好国民党的“经济病”。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腐败、权术是一套接着一套,搞起经济来,则是日益糜烂。
1935年,国民党发行法币,统一币制。1937年时,法币发行总数是14亿,1945年已经是5500多亿。8年抗战,法币发行数额增加逾392倍。
货币的价值,要同社会总生产力对上才行。有钱买不到货,和废纸没有区别。
1948年,金圆券发行前夕,市场中有604万亿元法币,但10亿法币只能兑换3400美元。
2、物价之“高”
货币不稳,物价崩溃地更快。法币发行的头一个十年里,重庆物价上涨1795倍,上海更多,约达到86000多倍。
这是什么概念?以委内瑞拉为例,其去年10月通胀率为830000% ,当地人吃一顿简单的快餐,就得花上2000万玻利瓦尔!
蒋介石在日记中曾提到:1948年2月底,每石米300万元,6月10日涨到700万元,而6月16日就成了980万元。
物价涨到最后,去市场买一筐鸡蛋,得提着比鸡蛋筐大得多的一提钱去买。1948年7月,上海工人月薪超过百万,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3、金圆券之“罪”
至于金圆券,完全成了国民党搜刮民脂民膏的工具。从1948年8月开始发行,到1949年5月为止,金圆券发行量超过56万亿,收缴上来的黄金、白银和外汇全被运到了台湾。
上世纪台湾之所以能是“四小龙”之一,根本原因在于老蒋把整个大陆的财富给搬空了。国民党和西方资本主义一样,用巧取豪夺的手段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到了新中国成立时,蒋介石一手造就的“烂账”,全扔到了我们手里。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赤字不断扩大;各地通货膨胀也十分严重,物价高得吓人。
没有外汇,没有黄金,大陆的外贸基本断绝。
可就在新中国财政最困难的时期,不少资本家和食腐鸟一样,瞅着机会投机倒把。
1、投机金融
有的专门以倒卖金银为业,操纵金银黑市价一日三涨。
1949年,作为资产阶级大本营的上海,自解放日到6月9日的13天里,黄金上涨2.11倍,银元上涨1.98倍。
那时候,不少人私下交易还用的金条银元。金银价格上涨,就让物价随之上涨,涨幅在2.7倍以上。
解放初期,人民币立足未稳。人为造成贵金属和物价的浮动,对人民币通货地位和信誉造成严重冲击。
在这个形势下,资本家们甚至放出话来:“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2、囤积居奇
此外,还有不少资本家盯上了粮食、棉布等生活必须品。
金、银、物价都不稳定时,人为了保住自身利益,往往会用粮食和棉布等硬通货代替货币,充当价值更加稳定的筹码。
当时,“以货易货”在市场中很常见。不过,投机资本家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盯上了这些“硬通货”。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想方设法捣乱市场。
从上海到南京,再到武汉、重庆,在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这10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四次物价涨风。
资本扰乱了经济的两条“腿”,一是货币,一是大宗商品贸易。
这些问题其实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就普遍存在,国民党高官们大多是既得利益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说,有不少人都亲自“下水”。
(陈云坐镇上海)
可对于我党来说,这些事都是头一回遇上。面对一个让蒋介石垮台的“顽疾”,新中国手里恰恰就有“良药”。
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88%的传统二元结构。新中国的财政赤字,也主要集中在城市管理上。
这12%的城市人口,需要大量财政支出,去维护警察治安、教育医疗、街道卫生和工商管理。但由于物价飞涨、贸易瘫痪、金融不稳等原因,城市产出基本为零。
1949年前后,为何我们农业收入能占到总收入的68%?根本原因在于1947年时,我党就开始搞土地按人均分的“均田制”,使占总人口88%的农民恢复了小农经济。
发展传统小农经济,只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人,二是地。农民有了土地,生产就不会拉下。
新中国成立前后,恰逢资本家们脱实向虚,把粮食、棉布等生活必需品囤积起来哄抬物价。
为了支援新中国渡过难关,是广大的农民节衣缩食,尽可能多向国家交售农产品,让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有了足够的底气,打倒投机资本。
新政权从农民那里得到了大量的粮食、棉布等“硬通货”供给,运到城市里去平抑市场价格,迫使大批囤积居奇的私商破产。
经济战的弹药是货币,在平抑物价的“战争中”,我党也只能选择增发货币。
货币作为交易工具,背后必须要有足够的实体做支撑。有钱却买不到相应的货,货币的信誉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和蒋介石不同,新中国拥有广大农民的支持,有强大的生产力做保障。我党在平抑市场物价时,后方货物供给没出什么篓子。
农民出售的农产品,吸纳了近一半的超发货币。为了买地,他们还把这些毛票子储存到银行,而非再次进入市场流通。
这间接地帮助人民银行吸储回笼,新政权的财政赤字压力得到极大地减少。
1950年4月之后,全国财政收支趋于平衡,财政赤字不再扩大,货币也不需要再增发。到了6月,在4万万农民的支持下,物价基本稳定,人民币信誉得到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只用不到1年时间,就完全渡过最初的财政危机,农民居功甚伟,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农民是主力军
我在之前一文里,曾提到改革开放的先决条件。
但我没有提到的是:改革开放里,农民是主力军。
改革开放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就是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我们被封锁了太长时间,生产水平和技术早就跟不上世界水平。只有先引进来,才能再走出去。
不过那时候,中国的外汇储备几乎为零。怎么办?借着中美关系好转的东风,找西方举债。毕竟黄金是战略储备,不到关键时刻动不得。
改革开放所需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名义上是引进来的“外资”,实质上是我们借的“外债”。
这笔外债规模一点都不小,1974年,新中国财政赤字超过百亿规模。仅仅5年后,也就是1979年,这个数字突破了200亿。
5年,财政赤字涨了一倍。对于40年前脆弱的财政收入来说,这是一个看得见的危机。
1978年,按计划规划引进所需外汇180亿美元,国内投资1300元亿人民币。但1977年,全国财政收入仅874亿元人民币,整个外汇出口仅仅只有76亿美元。
“入不敷出”这个词,是最贴切的形容,可见整个国家财政之脆弱。
但这些外债是“刚需”,主要有两个用途。
(宝钢1号炉,我国首座成套引进的高炉)
一是用于大学恢复建设,公派留学生、聘请国外教师、购买计算机和实验设备,这些事情只能通过动用外债才能办成。
二是国内搞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京津塘高速公路、大同到秦皇岛的煤运铁路和港口、大连石油输送管道和港口、以及宝钢等,都动用了大笔外债。
如此庞大的外债去哪了?全都压在了财政赤字上。赤字压力如此之大,可解决都是燃眉之急。压力必须顶住,问题也必须解决。唯一的路子就是想方设法改变财政支出的结构。
改革开放那年,农民占到总人口的82%以上,经济还是城乡二元结构。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一纸公文,成了关键钥匙。《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真正意义上的大包干,是从这时才开始的,而这正是解决赤字的良方。
一方面大包干之后政府又不用管农民了,三农财政开支直线下降,一度低于3%,赤字压力得到缓解;对于农民来说,每家每户都分到了田地,自然没有任何怨言。
另一方面,农民群体过剩的劳动力就地拉动乡镇企业发展,对于国内重工业和设备制造业的需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也就是拉动了改革开放最急迫的“内需”。
就拿纺织业来说,在那时候乡镇企业占了9成。
在改革开放之初,受限于技术与设备,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是我们外贸的急先锋,也是制造业的顶梁柱!
上世纪80年代,纺织业对GDP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20%,而大多数从业者,就是农民!
轻工业发展,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乡镇企业成长了,它们的需求也就增加了。各大城市发展的重工业也被拉动,给推着往前走!
是农民通过产业链的形势,形成了旺盛的内需,对我们重工业以及城市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80年后,中国外汇储备飞速增长。1981年底首次达到27亿美元,1990年底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10.9亿美元。
注意,在那个时代,乡镇企业是缓解国家外债压力的主力军。当时有85%以上的出口创汇,是来自农产品和以农业为原材料的加工品,这些可都是农民一毛一毛地攒下来的。
40年改革时期,头10年增长内需拉动作用极为明显,而乡镇企业同时还带来了乡村城镇化。
乡镇企业的兴起速度很快,到1988年的时候,全国上下共有1888万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765亿元。
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得跟上。企业要充足的原料来生产,货物也要及时运出去,这就让公路、铁路网进一步密集。
农民收入增加了,对生活也会提出理所应当的要求。水、电、网络到村到户,是农民的需求拉动着建设。
我们都讲的三驾马车,请问内需驾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农民成了主力的那个80年代。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
我国的环境问题排在各国的最前面,以最大规模的污染为代价,让工业产出和化学农业生产总量登顶,这真的是长久之道吗?
前车之鉴有太多太多,不需要戎评再去列举。而这些问题,我们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思考。
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提出生态文明的包容性,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推动战略转型,最主要强调的是自然多样性与人类社会文化多样性之间的有机整合。
但是,任何战略转型的前提,是经济。2008年,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一点都不小。
自90年代中期后,中国经济增长就离不开外贸。尤其是2001年入世之后,是外贸让中国经济就此腾飞。
可2008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其直接后果,是2009年的全球需求直线下降。紧接着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外部需求更少了。
这时候,我们产能过剩的问题就彻底暴露了。
当时我们全球的主要贸易伙伴,一是美国,二是欧洲。结果这两边经济同时熄火,需求崩盘,让我们的外需条件急剧减少。
外需急速下降,国际订单迅速减少,但生产线不可能短时间内全给停下来。一时间,中国制造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80多年前的美国大萧条,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此刻,农民第三次站了出来,再度拯救中国经济。
2010年时,我们城市化率接近半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
城市消费水平再怎么提升,基础消费水平摆在那里,潜力不会太大。但占据了另一半人口的农村,可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庞大市场。
如何开发这个大市场?“家电下乡”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家电下乡”是从2007年底开始,在局部进行试点;2009年初,逐步向全国推广。到了2010年,效果就显露出来了。
2010年,全国家电销售额近3000亿元,以旧换新销售累计3200万台,救活了一众中国家电厂商。
这两年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上呼风唤雨,基础就是那几年打下的!也正是农民的消费能力,有力支持了内需增长。
类似还有同期的“汽车下乡”政策,用不到两年的执行时间,让我们的汽车销售量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在这一场转型中,农民是主力军!但是,农民拉动的内需不能是昙花一现,也得是可持续的,这就得让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怎么做?乡村振兴战略。
去年8月,中国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看清楚,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换句话说,这将是未来的一项长期规划项目。
每一项战略,都是危机催生的。中美贸易战尚未结束,逆全球化浪潮不断蔓延,外部贸易环境积重难返。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中美谈判结果会转换成某些领域的让步,无论外部环境再怎么恶劣,我们都得练好内功,夯实基础。
这个内功就是“内需”,基础就是乡村振兴。
一方面,我们仍有超过4成人口在乡村,市场规模庞大,潜力深厚。这就是一座宝山,可不能空守着。
另一方面,生态经济中,乡村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乡村既能是第一产业,也可以发展第三产业。
生态旅游、农家乐等产业,既可以拉动城市居民消费,也能够提高农民收入。农民受益后,就可以持续拉动内需。
未来的中国经济中,农业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未来的产业结构中,农村将成为新的一根支柱。
农村会越来越好,但我们仍需要着眼当下。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涌现出全世界特有的一群人——农民工。
40年前,沿海地区建起了一片片电子厂。厂是谁来盖的?农民工;厂里谁来工作?还是农民工。
同样的场景也在山西煤矿上演,在全国各处工地上演。那时候的脏活累活,全经过农民工们的双手,洒满了他们的汗水。
但在城里,农民工是最底层的人。衣着光鲜的城里人很是嫌弃他们,直呼“乡巴佬”,却很少有人去思考,那些城里人不愿意做的工作,究竟交给了谁?农民!
改革开放至今的40年里,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待遇增加了,但农民的社会地位,却没怎么动过。
城市,农村,没有城墙相隔,却被人心隔开;
城里人,农村人,同住一片土地,却被人制定了高低。
看清楚,碗里的米是谁种的?农民!
想清楚,身上的衣是谁制的?农民!
弄清楚,城里的楼是谁盖的?农民!
阿Q说:“老祖宗也曾阔过”,但谁家的老祖宗不曾是农民!
中国人都是农民的子孙,没有农民哪有今天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