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百家时评文章>兴趣阅读
活得越久,就越发觉得,人生最终想要追求的终极状态,是保持内心的宁静。因为只有内心的宁静,才能够让你临于当下,做好此刻最该做好的事情,不恋过往,不畏将来。可是,在这个快节奏但又开始有衰退迹象的时代,焦虑是无法避免的。未来的不可知和过去的不可变,让大部分人都常常处于焦虑担忧的境地,与内心的宁静之态自然就越来越远了,也让我们很容易进入一个持续焦虑的恶性循环而不自知。想要挣扎,却越陷越深。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聊聊的,是关于我们该如何面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焦虑处境,让内心回归平静。焦虑就是人生常态,因为不确定性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今天你引以为傲的工作,明天就可能因技术革命而遭淘汰;今天还意气风发正能量满满的你,明天可能就因为各种霉运而变得消沉绝望;今天你路过的那家颇有情调的咖啡馆,明天可能就消失于这个城市的街角。而我们的焦虑,很多时候来自于我们内心想要追求那虚无缥缈的确定性。我们给自己计算了一个确定的期望值,然后就期待这个世界能同时给出和期望值契合的反馈。我们紧抓生活的美好,内心好似玻璃,无法接受外在一丁点的变化,但紧随其后的,就是焦虑,恐惧,忧虑的悄然滋生。我们要转变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去跟焦虑较劲,对抗。既然世界是不确定的,那就让我们随着不确定性自发地调整,维持我们内心状态的平稳。当你感觉很丧,感觉焦虑,首先要做的,是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与焦虑共处。工作上有了新的挑战,没关系,我们先接受这个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不是一味地再脑子里想象着自己无从应对的各种失败场景。生活上发生了变故也一样,你得先要……
2022-08-07663
平时刷手机的时候,我常会看到这样一些问题:大学毕业,投了很多简历,杳无音讯,很迷茫,怎么办?工作多年,依旧在基层打转转,看不见晋升的希望,怎么办?因为观点不同,被他人排挤孤立,甚至恶言相加,怎么办?三十好几了,随时面临被裁员的危机,不知道何去何从,怎么办?……事实上,这些问题很普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归根结底,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人生中的一道道坎。许多人选择逃避,于是困在这些问题中一辈子,蹉跎岁月,到头来只留下一声叹息;但有的人却能够选择直面,并解决它们,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实现人生的突围。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突围的高手。你知道吗?他出身农家,17岁才上小学,经历过艰苦的北漂生活,曾被人瞧不起,还被多次排挤孤立,但他没有消沉下去,而是选择积极勇敢地面对,最终用实力证明了自身的价值,获得了成功。毛泽东是怎么做到的呢?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聊聊毛主席人生中的3次突围时刻,看看他在面对困境时,是如何处理的。进而,再谈谈其经历带给我的启发,以及我们面对困难时,应该如何去面对。1910年的一天,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普通的土坯房内,毛泽东正和他的父亲毛顺生激烈地争吵。这已经不知道是他们之间的第多少回争吵了。从小到大,父子二人间的关系总是显得若即若离,一个想管束,一个想逃离,矛盾总是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二人之间的拉扯没完没了。这次的争吵不为别的,只为上学。毛泽东已经17岁了,他并不是没上过学,事实上,他读过几年私塾,但这远远不够。他想到城里去,在一所教“外国”课程的新式学堂里当全日制学生。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好奇心驱使着毛泽东,他觉得自己必须走出山沟沟,去外面看一看、瞧一瞧。可他的父亲毛顺生,却计划让他到湘潭县城一个米店当学徒。当毛泽东以一种冷静又尊敬的方式,向父亲提出……
2022-08-061365
有人说,自己36岁,步入中年,要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挺慌的,问我怎么办?我36岁时,辞职创业,重新为零。现在,也已经43岁了。我更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年人。一个中年人,该如何应对这个世界?中年人的慌张,是多方面的。保温杯,泡枸杞,大肚腩,后退的发际线,是大部分人眼里中年人的样子。中年人会想,身体已经走样,被人嫌弃,但至少心里还能保持年轻。可当他们靠近年轻人时,发现看不懂这些小朋友玩的东西,也听不懂他们的话语体系。什么是“盲盒”?什么是“阿伟死了”?什么是00后的“zqsg”?确实是有点看不懂这个世界了。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中年世界的残酷,不止如此。如果人到中年,在工作中有一定地位,有一定阅历和资源,有车有房,老婆孩子热炕头,倒也还好。有美满的小家庭,任世界白云苍狗,也是自我世界的君王。怕就怕在,这些幸福美满,突然倾覆。比如,在经济背景和产业周期下的,裁员和失业。有车有房,会变成更真实的样子,没还完的车贷和房贷。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除了天伦之乐,还有不小的负担。世界是很残酷的。对中年人,更是……
2022-07-30865
你经常感到焦虑吗?接到一个重大工作项目,紧张得彻夜难眠,唯恐把它搞砸;看到同龄人买车买房,顿觉恐慌不安,生怕落在别人后面;定的计划完不成,一边懊悔,一边埋怨自己。仔细回想,纠结、犹豫、自责、自我怀疑……这些看不见的情绪正在困住你,甚至摧毁你的生活。我们常常听人说,人们因工作过度而垮下来,但实际上,十有八九是因为饱受担忧或焦虑的折磨。《生命时报》发布过一项研究数据:70%的人会以躯体健康受损的方式来消化不良情绪,比如神经衰弱、失眠、皮肤血液供应不足。人,千万不能让心生病。焦虑不仅会让我们心烦意乱,还会影响精神面貌,损害身体健康。一个人焦虑的本质,就是忽略有限的拥有,追逐无限的欲望,想得多,做得少,挣扎于现实与期待的落差间。我们常常因为别人过得比自己好而焦虑不安,妄自菲薄。但别人的蜜糖,也可能是你的砒霜。永远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人生节奏,而不是复制别人的……
2022-07-252047
经常会被人问到:到底该怎么缓解焦虑啊!我也曾一度猜想,那些从不焦虑的人,是不是天生就拥有神奇的本领,让他们总是泰然处事。但随着接触各色各样的人,我才发现:总是从容的人,并没有什么奇妙的能力,真正让他们和普通人拉开差距的,其实是一个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特质:了解并接受自己能力的边界。即:清楚自己哪些事情办不到,哪些事情办得到。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现实中很多人却做不到——我们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经常把极其困难的事情,认定为自己“理所应当”要做到。结果费尽力气也做不到,事后还不断谴责自己,导致身陷焦虑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我曾在咨询中,遇到过一位非常焦虑的妈妈。身为老师的她,每天都在思考: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教好我的孩子?我问她,“在你心目中,怎样才算‘教好孩子’呢?”她说了很多标准:女儿要比别人更加自觉学习;女儿要比别的同学成绩要好;女儿愿意接受妈妈给她的任何生活建议;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女儿都要愿意和妈妈讲……我对她说,即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心理学家来培养,也未必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孩子。但她却说:可我是老师呀,所以我的女儿不能差啊!原来,在她周围,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对她抱有着一个期待:你是老师,就理应把孩子带得很好。被说多了,她也逐渐认同了这种期待,把外界标准当成了自己的内在标准,认为自己理应把女儿教好。就这样,她不断给自己制造焦虑,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视作理所当然——我必须要把女儿“教育好”。结果是,她在持续的焦虑和崩溃中挣扎,最终还导致了女儿的反叛——离家出走,而且找回来后,一句话也不愿和她说,母女间的隔阂非常厚。从这位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当下许多人共同面临的处境。每天被周围人各种“理所应当”的期待充斥着……
2022-07-221728
经常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人生如此复杂,你能不能教我一招,这一招就能够疗愈我的焦虑?在这里,我想说,真的有非常简单的一招。那就是,尊重你自己的「感觉」。在我看来,所谓「感觉」,就是人和事物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举些简单的例子。比如,我拿一个装着热水的杯子,手体验到杯子的质感、温度等,这些感觉就是我和杯子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又比如,喜欢打球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什么球,都要有手感,才能打出好球。还有爱玩音乐的人都清楚,往往也需要一种乐感,才能把音乐做好。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感觉。那为什么说尊重自己的「感觉」,就能化解我们的焦虑呢?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焦虑,很轻易就受到小磕小碰的影响,总是战战兢兢的。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允许自己的「感觉」出来,这意味着他会有一个稳固的自我。就算一开始会被某些变动扰乱心绪,他们也能很快就调节心态,不会轻易感到焦虑。比如我一位朋友去考托福。因为焦虑失眠,第二天去到考场拿到试卷后,整个人都懵了。题目似乎都懂,但就是答不出来,看着旁边的人奋笔疾书,他十分着急。后来回归到当下,他很快就转变了心态:“算了,就算这次考不过,也认了。”当承认自己有可能会失败后,他反而感到一阵轻松,内心也逐渐平静下来。再看试卷时,他开始专注于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去作答,结果发挥得特别好。所以说,能按照自己的……
2022-07-211744
有件趣事儿,和朋友们分享一下。前两天下班,乘电梯的时候,遇到两位二十多岁的女孩。一位女孩短头发,倚在电梯一角,用手扶着额头,看上去不太舒服的样子。另一个女孩扎着马尾辫,在短发女孩旁边叽叽喳喳:“你知道吗?胡歌来咱们这拍电视剧了也!”“我从路透照里看到,胡歌真的好帅!”“最近大火的那部电视剧你看了没?”“里面的男主角长得真不赖,和我家胡歌有得一拼了!”短发女孩沉默着,没有吭声。马尾辫女孩伸头问道:“你怎么不说话?”短发女孩悠悠地回了句:“你刚刚说的那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吗?我只在乎我的头痛什么时候能好。”这句看似不太礼貌的回答,一下就击中了我的心房。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可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确实如此。我们常常将时间耗费在了99%无用的人事物上,却忽略了那1%,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部分。有两则王菲的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过。王菲和窦唯离婚的时候,有记者问她:“你的离婚手续是不是已经办妥?”王菲答:“跟你有什么关系呀?”记者说:“我们的读者想知道。”王菲答:“我还是那句话,跟你没有关系,跟你的读者也没有关系。”还有一次,王菲和谢霆锋在家接吻,因为窗帘忘了拉上,被狗仔偷拍了。有媒体质问王菲:“你以后是不是应该注意点?”王菲毫不客气地反驳:“我的窗户是对着一座山的,所以我觉得我没做错事情,应该检讨的是他们。我不觉得需要去防范或者什么,我在家接吻,关他们什么事啊。”说实话,我蛮欣赏王菲做人的原则。因为终其一生,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
2022-07-202913
在培训的时候,我发现只要一提到“向上社交”——求人办事、勾搭比你优秀的人,很多人就明显的浑身不自在。但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孩子上学,我们都离不开向上社交。但是,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十分有限。花时间去建立关系本身就是成本,如果建立的关系又用不上,那这些成本就不能转化成价值。那怎么才能让处于优势地位的人抽出时间,接受你的诉求呢?我们需要关系,但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有相同的价值,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平等的。为了寻求他人的帮助,我们需要主动地与那些站在资源、优势高地的人建立联系。这就是向上社交。学生找教授提问问题,员工找老板寻求支持都算得上向上社交。向上社交绝不等同于肮脏龌龊,它不只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更多的是真诚地寻求帮助和有价值的沟通讨论。而且,向上社交带来的社会关系的质量提升,能够非常有效地预知你未来的认知能力、工作复原力和工作敬业度。更有研究表明:许多人的工作都是通过向上社交得到的弱关系而获得的。尤其是在收入最高的人群中,近3/4的人是通过他们自己的人际网找到工作的,而非靠网上投简历。在中信新书《社交算法》中,作者耶鲁大学组织行为教授玛丽萨·金将社交者分为了三种:扩张者、中介者和召集者。1.扩张者……
2022-07-192474
2021年12月,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发布的“25位年度影响力企业领袖”榜单中,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获得了“终身成就奖”的称号。他获得的评语是:“不混圈子,低调内敛,30多年来专注于一个领域,终于成就汽车玻璃全球销量第一的佳绩。做慈善时低眉慷慨,面对不公怒目相向,他是各种矛盾对立统一的独特个体,不可复制,富有启迪。”论低调,曹德旺常以农民企业家自居,说自己是个喜欢胡说八道的“下等人”;论慈善,据胡润慈善榜统计,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开始,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11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善;论真实,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都敢发飙起身走人。他毫不避讳地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坏脾气。这个76岁的老人家,从不把自己立在神坛,他说“我必须保持优秀,否则会造成羞耻,不仅给评委们,而且会给整个中国。”我们梳理出曹德旺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世、创业心得、企业经营等6个方面的精华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启发。01.我发现成功必须自信,没有自信永远不会成功。我认为自信就是选择相信,培养自信能力就是学会相信。02.要信他,要相信别人,要相信天的存在。你对谁都不相信,那么你的心肯定是非常丑恶的。如果你对谁都不相信,也必将一事无成。03.天下没有人会同情你的贫穷,也没有人为你解决。要摆脱贫穷,只有靠自己努力和拼搏。穷不可怕,最怕没志气。做人最重要是人格完整,最需要是取得他人信任。04.我总结出,我成功有四个自信。首先必须坚持要政治自信,先学会相信。你如果不相信政府的伟大,国家机构的权威,整天焦虑,你没有办法活下去的。05.中国古代讲的是“三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政有政道商有商道,当老师有师道。商道是什么?必须坚持一种原则,敢作敢当,把责任担待起来,能够在社会里形成一个影响。你们将来这些年轻人,真正想成功的话,你要看到行为、格局、形象非常关键。06.起心动念,正如我爸讲的一样,决定了你的结果的……
2022-07-181800
今年5月6日,字节跳动(香港)更名为抖音集团(香港),字节跳动旗下其他公司也陆续更名。业内人士认为,字节跳动此次改名与其将赴港上市有关。许多分析师认为,字节跳动如若上市成功,其市值将直追腾讯和阿里,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三极。字节跳动张一鸣作为一个80后,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张一鸣时常在公开场合和年轻人分享自己的成长心得,包括成长建议、职业选择、消费观念等多个维度。分享给你,建议从头到尾认真阅读,相信你会有所启发。01.你看到很多很伟大的人,年轻时的生活也是差不多的,也由点滴的事情构成,大家都是平凡人。你要有耐心,持续在一个领域深入,会取得对应的成绩。我一直觉得世界上的书,如果只能选择看少数书的话,两类书值得看,第一类是传记,第二类是教科书。02.我觉得看头条也好、抖音也好、悟空问答也好、西瓜视频也好,确实能丰富、扩展你的视野,能够补充很多信息。但是,我还是觉得如果你要做基础知识结构的学习话,还是要看书,尤其要看教科书。03.关于消费:买书、健身、学习都属于资金成本边际成本很低,对于很多人,只要你能真正完成这些消费,资金都不是主要成本而值得大力投入的消费。综上,我非常建议大家买书、买电子书、ipad、智能手机、买健身卡、游泳卡……还有类似的消费吗?04.常言道: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我的版本:以大多数人满足感延迟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什么是努力?早出晚归,常年不休的人很多,差别极大,区别好像不是努力。05.当某人开始深入认识自己、研究自己的时候,说明此人开始有了哲学的思考,预示着此人开始迈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06.非常同意自控力(也就是反惰性)是优秀的标准。确实马拉松不是高标准,思维意识情绪的自控更难。07.年轻人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周遭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是自己。08.说到自我修炼,由于懒惰(体力的、思考的、情绪的)是万恶之源,所以修炼很多时候就是……
2022-07-162016
本站旨在为会员用户提供精选优质文章阅读服务,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大部分文章均已获得转载授权,未联系到作者的文章也都有注明原创作者或来源信息。部分文章及图片因网络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出示著作权属证明,我们会标注来源信息或者删除。如有其它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号:shiping001或联系QQ:1399558609。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