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百家时评文章>社评观点
随着劳动党政治局在5月12日凌晨召开的会议内容于当天紧急播发,朝鲜“长达两年三个月一直坚守的紧急防疫战线”最终破防,4月底即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客观事实为世人知悉。作为世界上执行防疫政策最早、最坚决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朝鲜的抗疫破防受到外部世界的高度关注,其疫情的变化和可能的发展前景也引发各方激烈争论,甚至产生了诸多奇谈怪论,如“朝鲜必然全民感染”,“朝鲜抗疫没用了”等。作为长期研究朝鲜信息的外部观察者,我深知,由于朝鲜内外部信息交换基本属于单向透明,其实际情况可能永远无法得到信赖的三方信源佐证。不过,由于金正恩时期一定程度上放开了国内信息报道,部分内容可通过其内外部宣传报道作定性研判。本文即基于这一基本认知,结合已经掌握的朝鲜基本情况,在朝鲜当前仍处于疫情发现早期,病例快速上升的局面下,对其抗疫基本情况和可能动向进行描述、分析和研判,供大家参考。朝鲜已经承认国内发生新冠疫情,且致病毒株为OmicronBA.2型亚种,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和较低的致死率。目前承认的是,朝鲜的相关疫情最早在2022年5月8日于平壤“某团体的部分发热病人”检出,根据金正恩宣布朝鲜出现奥密克戎!病毒是如何进入朝鲜的?的信源,这一团体可能是平壤的某所学校。可能由于朝鲜国内检验水平相对落后,其当前描述患者的用词为“发热患者”,亦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出现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漏判,和对部分非新冠因素导致的发热患者的误划。但总体而言,这一数字依然处于很高的传播水平:根据官方15日数据,从4月底到5月14日全国累计报告发热患者82.06万余例,其中49.60万余例已治愈,32.45万余例接受治疗,死亡病例42例,其中13日-14日新增29.62万发热病例,痊愈25.24万例,死亡15例。疫情来源……
2022-05-161536
水军的阴坏,以及一些民族败类的无耻无下限,实在超出了我的想象力。原定于明年在中国举办的亚洲杯,昨天官宣易地举办之后,水军们和一大波被带节奏的傻瓜,又开始攻击我们的防疫政策。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话术还是很有欺骗性的,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三年疫情,很多人确实感到疲劳,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且不少人生计受到影响,感到困惑迷茫。他们瞄准的就是这种心理,然后精准的制造一些话术,迎合、刺激、放大这种心理情绪。但是,他们的话术再有技巧,也掩藏不了他们的真实目的,他们的目的就一个——煽动民意,想让中国在各种压力之下,放弃目前的防疫政策,选择共存、躺平,全面开放……然后,就是疫情失控,就是数百万乃至千万人口死于病毒,然后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骂党和政府不顾老百姓死活,然后就可以搞颜色革命,颠覆中国,这才是幕后老板给他们的核心任务。你们不论干什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颠覆中国,这一点从来没变过。颠覆中国的下一步,就是肢解中国,然后侵吞中国庞大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这个过程中,出力大的摇身一变成为寡头,小喽啰们则可以借机吃一点残羹冷炙,然后他们都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把当年苏联解体、分食苏联的剧本重演一遍。而我们老百姓呢?因为失去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保护,失去了国企的支撑,要承受医保和社保破产,人民币变成废纸的悲剧,十几亿人的财富被洗劫,再次深陷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如果说这些人是坏,故意带节奏,还有一些人就是……
2022-05-161123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善良的民族,但这种善良往往会让一些国家狼子野心更加膨胀,日本就是其中一个。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9月4日中国就进行全国动员,放下“甲午战争”之恨,为日本灾民捐粮捐款。日本接受到的第一批国外援助物资是“新铭”号运送的大米和白面;第一支抵达日本的国际救援队是中国红十字会医疗队;中国京剧明星的赈灾义演两天便筹得5万大洋,捐给日本;各大城市的中小学还成立了“恤邻募捐队……8年之后,日本人用“九一八”事件来给中国“报恩”了,东北这个大粮仓被粮食无法自足的日本惦记很久了。东三省沦陷后,日本人就把大米等物划定为甲类粮。这类粮食只能供应日本人吃,如果中国人自己吃,就是“犯罪”,而多余的甲类粮就成了日本军资。而日本人的野心远不止东三省,它们妄想侵占整个中国,妄想奴役每一位中国人。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粮食问题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南京政府来说,粮食安全的严重性在于:一、如何保证粮食不成为日本人的军资?二、如何能够做到足兵足食?三、如何避免奸商和买办捣乱中国粮食市场?四、如何确保中国粮食能适应长期抗战?到了1936年,这些问题就已经非常突出,而且极其紧迫。中国各界的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南京禁止粮食出口。河南《民众日报》发文称:中国应为民族生存作最后决斗,以政府的力量限定粮食价格,各地广设粮仓,禁止粮食出口!1936年9月28日,《大公报》再次就粮食问题发文,指出中国之粮食“不可久储,亦不能久储。”的问题,呼吁南京立刻解决积谷存仓问题。也就是说……
2022-05-152212
前不久,迪士尼CEO吹牛逼说:没有中国市场,它们也能过得很好。迪士尼能不能过得很好,需不需要中国,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中国需不需要迪士尼?能不能没有迪士尼?为此,我做了个简单的调查,我问了问我老婆:“你小时候看什么动画片长大的?”她说她看《蓝猫淘气三千问》长大的(90后),我又问了问我弟弟,他说他看《虹猫蓝兔七侠传》长大的(95后),我再问我小侄子,他说他看熊大熊二光头强、喜羊羊灰太狼长大的(00后),他现在还在看《喜羊羊之框出未来》、《熊出没大电影》。迪士尼对他们毫无影响力,我问他们你们难道不看冰雪奇缘和艾莎公主吗?我老婆说那个破玩意儿太无聊的,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白左矫情之作,完全是为了一首歌拍的电影......我侄子说什么时代了,还看什么艾莎公主,麻烦你们老人家擦亮眼睛,看看《喜羊羊之框出未来》吧,那才叫热血篮球动画片,讲战术讲技术讲团队,比NBA都好看;你再看看《熊出没重返地球》大电影,那叫做科幻大片,熊大熊二都拯救宇宙了,那特效、那剧情,比什么星球大战都燃多了........我看了一下,确实不错,甚至某些方面比美国、日本儿童动画更用心一些。特别是《熊出没重返地球》,比最近那些粗制滥造的成人商业片、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这就叫“良心”。我们成年时嘲讽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没》,实际上不但是另外一代人的美好同年,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喜羊羊宇宙”和“熊出没宇宙”。然后我就反思了,我作为80后,确实看过《米老鼠唐老鸭》、《小熊维尼和跳跳虎》这些迪士尼动画片,我还看过《铁臂阿童木》、《忍者神龟》、《灌篮高手》、《足球小将》、《四驱兄弟》、《神奇宝贝》、《龙珠》这些日本动画片.......啊,你看,就我被美国和日本文化影响严重,小丑正是我自己。但是再回想一下,难道我们80后的童年就没有国产优秀动画了吗?其实倒也不是……
2022-05-152597
自2020年以来,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遭到了新冠病毒的入侵,唯独朝鲜是个例外。疫情一开始,朝鲜就切断了海陆空对外的一切联系,彻底关闭了边境。就连个别必须物资入境,都要先隔离消杀10天,而且允许的入境数量还非常少。在这种单机模式下,朝鲜成功避开了一切互联网病毒。中国是依靠不断扑灭的小疫情来防控病毒的,而朝鲜是从头到尾就没出现过疫情。2022年5月12日,维持了2年多金身不败的朝鲜,破防了。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的公开新闻中是什么说的:自4月底以来,“不明原因发热”的症状在朝鲜全国范围内爆发式蔓延,短期内已出现35万例发热患者,其中有超过16.22万例已经治愈,迄今共有超过18.78万名发热患者被隔离并接受治疗。5月12日,朝鲜新增发热病例1.8万例,6人死亡,其中一名发热病例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奥密克戎BA.2毒株。5月13日,朝鲜新增发热病例17.44万例,21人死亡。目前朝鲜官方公开确认的新冠病例只有1例,是位于首都平壤的一名发热患者。但结合突然出现的数十万例发热病例,可以断定奥密克戎已经在朝鲜蔓延开了,因为朝中社对发热病例增长的官方公开描述是“爆发式蔓延”,这可不是流感可以做到的。以朝鲜的体制,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本国发热病例,那可不是随口说说或者用错了形容词,结合承认1例奥密克戎病例,这等于公开承认本国已经发生了大规模奥密克戎新冠疫情。为什么要用数十万例发热病例和1例新官确诊来进行描绘,非让大家去猜,这也未必是故意瞒报,而是为了严谨性。因为朝鲜可能确实没有大规模检测新冠病毒的能力,只在首都平壤保留少量试剂就已经很不错了。朝鲜长期遭到国际封锁,只和中国……
2022-05-152798
13日,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冠治疗新药”的报道刷屏全网,全国网友为之鼓舞。因为西方治疗新冠的神药“瑞德西维”早就被吹破牛皮,辉瑞最新的“新冠神药”更是被证明“抑制和预防新冠没有明显疗效”,却依旧卖给我们2000多块一盒。在西方等着用“新冠特效药”收割我们的背景下,我们确实需要在“新冠治疗药物”上发出中国声音。当我看到治疗新冠的新药是“千金藤素”之后,立刻被这药品两个特性吸引住了。“千金藤素”这个药物吸引我的第一个特性,是它不是一款“新药”。很多年前,因为家中有长辈接受“抗癌化疗”治疗,当时他服用的药物里就有“千金藤素片”。千金藤素在“抗癌化疗”中的作用,是为了增多“白细胞”,与癌细胞作斗争。因为“千金藤素”的这一特性,除了治疗癌症化疗中用到,千金藤素也有很强的“消炎”效果。说“千金藤素”不是一款新药,只因为它除了早就是抗癌化疗中的药物之外,关于“千金藤素”对杀死新冠病毒有功效,也是我国“北京化工大学”的科学团队,早在2020年1月,新冠刚刚爆发就提出的观点。在新冠大流行的两年半里,“千金藤素”经历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过程,如今在国内拿下“热搜”,是因为它终于从“活在论文里”,冲到“成功申请专利”的阶段。2020年初,北京化工大学的童贻刚团队,就用几十种药物在“穿山甲冠状病毒”上做对比试验,最终得出“千金藤素”能够有效杀死冠状病毒的结论。当年的“穿山甲冠状病毒”只是“新冠病毒”的近亲,而且随着我国国内新冠疫情快速清零,失去了用新冠患者进行“千金藤素临床试验”的空间。而且在2020年……
2022-05-153603
不知道从何时起,在大城市买房成了一个非常光宗耀祖的行为。只要你回老家的时候说自己在大城市买了房,旁人立即就是一副超级羡慕的表情。根本不问你这套房的情况如何,也不问你负债了多少,只要你能成功买到房,那你就是成功人士,未来必然一片光明。都说买房是投资行为,但在所有的资产类别里这可是独一份的待遇,你买啥资产都不可能有这么神奇的效果。买房是要贷款的,动不动就建议全款买房的人,和你快饿死时被建议何不食肉糜一样荒谬。绝大多数人都是凑够首付就买房,甚至很多人连首付都是6个钱包凑出来的,至于更极端的还要对外借款凑首付那种也有。但别人从来不问这个,只看你有没有成功买到房,只要你有本事凑够首付买下房,那就默认你未来必然一片光明。但很多人都忘了,房贷是一种债务,不是送的,是要还的。之所以长期以来大家都假装房贷好像不存在,无论多少房贷都可以闭着眼借,那是因为房贷是刚性的,而房价是弹性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房贷的债务不可能突然暴涨,而是一个固定值,每年按合同约定还本付息就可以了,雷打不动,非常的刚性。但房价会暴涨,涨幅不固定,你也无法确定是多少,非常的弹性。这两句话是相辅相成的。在房价一直上涨的时候,人们享受房价是弹性的好处,以至于可以忽略那个刚性的债务,甚至有借债越多本事越大,借债越多越成功的说法。货币是会贬值的,要赶紧买房抗通胀,借债越多越占便宜这种说法甚至风靡一时,几乎所有房产中介都一定会反复灌输给你这个经典逻辑。成功之路从未如此的简单粗暴。不需要什么复杂的管理技能,不需要敏锐的感知市场需求,不需要刻苦的钻研科学技术。只要你买套房,有本事背上几百万贷款,那你未来就会成功。很多背负大量贷款强行买房的人,基本都默认以下三大前提是……
2022-05-142275
5月9日,美国普利策奖在官网上公布了2022年度的获奖名单。其中,“特写摄影奖”颁给了来自路透社的阿德南·阿比迪、桑娜·伊尔沙德·马图、阿米特·戴夫和已逝的丹尼什·西迪基。因为他们拍了印度疫情期间当街烧尸体的照片。印度人就不服了,他们说美国疫情期间的照片,一点都不比印度差,什么纽约街头的冷藏车、遍地的裹尸袋、堆到天花板的尸体,同样很震撼啊,为什么没有获奖?印度网友还阴阳怪气,为美国记者抱不平,“所有奖都被印度记者拿走了,这太糟糕了,纽约人竟然没有获奖。可怜的纽约记者拍了多少好照片呀,这对他们来说不公平。看看他们拍的照片有多出色。”要知道,西方的文艺、新闻奖项是有流量公式、财富密码的。你可以去非洲,找到一个快要饿死的黑人小孩,在他气息奄奄的时候,抓拍下他瘦骨嶙峋命在旦夕的样子……展示西方文明悲天悯人的情怀。你可以去叙利亚或者伊拉克,把一个孩子满脸涂上血污,孤零零放在那里,然后拍一张孤独无助的照片;把一个孩子的尸体送到海边,精心摆放好,然后拍一张“小难民”惨死的照片……控诉内战的残酷,当地政府的不……
2022-05-141842
今天跟朋友们说一说这段时间议论纷纷的青储小麦的事儿。所谓青储小麦,从字面意思上说就是麦子还是青的,还没出穗,还没到收割的时候,结果就把它割了,当草一样,储存起来,将来给牛羊猪等动物作饲料。这一次青储小麦的事,发生的时间点也非常微妙,因为按照正常的季节推演,还有大约20天小麦就可以收割了。我们通常在六一儿童节前后开始收割小麦,而这一次青储小麦的舆论热点发生在5月上旬。我对这件事情的关注是从昨天开始的。很抱歉,朋友们,我的反应有点慢。因为当我关注一个事情之后我就要去做功课,做功课的时候就会排斥对其他事情的关注,而我刚好过去几天的关注点没在这个方面。由于这段时间给我留言希望我说一说这件事的朋友比较多,所以从昨天开始,我开始关注这件事。这件事的基本情节是,还有20多天小麦就要收割了,可是有人高价购买青麦苗,价格大约是一亩地上的麦苗可以卖1500块钱。而正常预算,今年一亩地小麦,等它成熟之后,收获麦子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大约是1000~1200块钱。也就是说,对于农民来说,提前把麦苗割了,卖的钱,比等20天之后收割麦子,得到的钱还多。这个情节,给人第一反应就是要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因为如果这个事蔓延下去的话,今年的小麦就会泡汤,因为农民们都提前把麦苗割了,卖了。这几年,我对于比较雷人的消息的第一反应,都是担心他是假的,所以我首先要确认这事儿是真的。说实话,生活在一个谣言满天飞的环境氛围里,我已经习惯性地不相信很多雷人的事,或者说,事情越雷人,我越不相信。于是我看了短视频,看看能不能找到他是假消息的蛛丝马迹。可是说实话,我感觉那个视频是真的。然后是,我看到了5月10日新华社的报道,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全面排查各类毁麦情况,确保夏粮颗粒归仓。这说明,农业农村部对这个事情进行了调查,肯定是有提前割麦苗这样的事儿,才会做出这样的工作安排。农业农村部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要确保粮食丰收,粮食丰收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颗粒归仓,在粮食成熟的20天前,把苗给割了,那还怎么颗粒归仓呢?未来一年我们吃啥呢?难道动用粮食储备吗?所以才有农业农村部官员的这番表态。看来,事儿是真的,事情也很严重,那就更有做一番功课的必要了。我首先想到的问题就是,买青麦苗的人,为什么愿意出那么高的价格?我的第一反应就是……
2022-05-142720
进入5月,俄乌战争还是没有停战的迹象,而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美国,在大洋彼岸也并不好过。5月6日,美股再次遭遇了一次跌盘,标普500指数大跌3.6%,纳斯达克大跌4.5%,几乎创下了一年来的新低。为啥会大跌?原因有很多,但根子还在美国难以控制的通胀上,美国已经连续通胀一年多,美国3月份的CPI通胀率竟然达到了8.5%,而且远未见顶。虽然美联储不断收紧货币政策,但从效果来看并不明显,因为美国通胀的原因,货币政策只占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美国供应链断了。供应链危机不仅影响到了消费,而且导致美国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断档,产品产能无法得到保证,美国国内很多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价格飞涨,超市货架空空如也,消费者无法购买到所需商品。在供应链尚未恢复的情况下,美联储还拼命抽水,美股能不跌么?可谁能想到,供应链危机,很大一部分原因竟然在一群卡车司机身上?要知道,美国大约70%的货物是由卡车运送的,全美80%的地区完全依赖于卡车运输。然而,美国政府的松懈防疫措施,导致大量美国货运司机和港口货运工人感染新冠病毒,失去工作能力。与此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未感染新冠病毒的司机为了避免感染风险,选择辞去工作。根据美国卡车运输协会(ATA)的数据,2021年,该行业缺少8万名司机,创下历史纪录,如果不加以解决,预计到2028年,卡车司机缺口人数将达到16万。港口没人卸货,物资没人运输,关系美国经济命脉的物流体系也就断了,造成美国严重的供应链危机,直接导致美国第一季度GDP负增长1.4%。而在中国,从事公路货运的卡车司机数量是美国的10倍,也有着比美国更强大的便捷物流体系,看似中国不会出现像美国这样的供应链危机,但事实上,中国货车司机群体的抗风险能力,远远低于美国。因为中国卡车司机的生存现状,一点也不乐观。孩子又哭了。正在驾驶货车的小谭顿时心乱如麻,想侧一下头看看女儿怎么了,但又怕这一转眼的功夫发生交通事故。小谭是一位90后单亲爸爸,坐在副驾驶位的女儿小倩,刚满两岁。在小倩有限的记忆里,生活里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爸爸的货车副驾上度过的。他们就是“货车司机带2岁女儿开车”故事的主角……
2022-05-141305
本站旨在为会员用户提供精选优质文章阅读服务,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大部分文章均已获得转载授权,未联系到作者的文章也都有注明原创作者或来源信息。部分文章及图片因网络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出示著作权属证明,我们会标注来源信息或者删除。如有其它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号:shiping001或联系QQ:2239545405。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