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个建议老百姓用“三分之一存款买住房,经济就能复苏”的专家犯了众怒,被骂上热搜。孟晓苏,被称为“普通专家”并不恰当。他早年有很高的从政经历,后来也是在曾经的房地产央企中房集团担任董事长,因此他还有个外号是“中国房地产之父”。虽然“房地产之父”的外号过于夸张,但是要明白他“曾经房产央企董事长”的身份,就知道他的立场不是“客观专家的建议”,而是房地产产业内部的“救市呼声”而已。这次孟晓苏的“百姓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建议上热搜后,媒体和民众骂声一片,他后来也做了解释。我仔细梳理了“从建议到挨骂”的各方观点,发现大家的愤怒和火力“完全用错了方向。”这场“全民愤怒”折射的危机,更应该引发重视。孟晓苏提出“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经济就能复苏的建议,是基于两个数据。第一个,是央行公布的存款数据:2022年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我们要关注的就是居民存款增加的这个17.84万亿元。第二个,市住建部门统计的,2022年我国房屋销售额从2021年的18.2万亿元急跌到13.4万亿元,减少了将近5万亿元。于是,孟晓苏的逻辑就是存款里“激增的部分”,拿出来正好就能弥补房地产市场的坑,从而把经济带出谷底。孟晓苏的这一观点一上热搜,主要就引来两个强烈的质疑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居民新增存款,要看是哪些人存的?肯定是少于10%的人,新增了90%以上的存款,绝大多数人2022年存款是见底的,生活是更困难的,怎么可能拿出三分之一身价来买房?第二种观点:就是怒骂孟晓苏的“黑心”,老百姓新增的存款都是“养老的钱,保命的钱,防风险的钱”,孟晓苏竟然想让低收入者去接盘高房价?这两种观点的人在网上形成合流,并且还有媒体参与进来,以“专家对专家”。有“专家评论员”指责孟晓苏的建议,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8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