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原创:刘斯郎
前言:近来经常在文章中提及“非此即彼”的西方思维,造成了很多新读者的困扰,因此今日特意翻找了一年前专门解读“非此即彼”的文章,相信这篇文章,有助于大家看清楚更多中西方的社会问题。以下是正文内容:
西方社会真的什么都比中国好吗?中国真的哪都不如欧美社会先进吗?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说,骨子里大概就是这么认为的。这些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无非是抛开了“事物的多面性问题”而走向极端化。
1:什么是西方的“非此即彼”思维?
我在国外生活很久了,也经常写文澄清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实,但每次提及“中国比西方好的地方”或者“西方不堪的社会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被一类人归为“刻意抹黑”、“捏造事实”、“用意险恶”,这些人视笔者为公害物种,并无所不用其极地恶意举报。
笔者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批人每天沉浸在极端化的“西方是天堂”的美梦里,甚至有一些人,凭借着几天的流水式体验,或者是一两日走马观花般的旅游经验来全盘否定一个社会的多面性问题,更让人费解的是,很多人连西方到底什么什么样的都没见过,上来就是一句骄傲的怒吼:西方就是好,西方就是民主,西方就是灯塔。
而随着时间的沉淀,也随着在西方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西方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那些在欧美没待两三天、甚至是没到过西方就断言“西方怎么怎么好,中国怎么怎么差”的媚外者非常像,脑回路都是出奇的一致。如果把这些思维总结分析,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很典型的西方式“非此即彼”的思维,而接受了这一套思维洗脑的人,就会陷入在极端的判断框架里——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别人做好事都是错的,自己干坏事都是对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非此即彼”的西方式思维呢?简单地说就是“如果不是美好,那就是丑陋,你必须按照我的价值观来,否则你就是错误的”。这一点在西方人的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就比如他们所说的天堂和地狱,天使和魔鬼。而如果对西方文化有简单了解的人,也应该对柏拉图的“理念与现实”、奥古斯丁的“上帝与凡间”的思维印象深刻,这些也都是西方“非此即彼”思维模式的集大成体现。
而这种现象在如今也表现的非常明显,就比如在中国人完全可以接受其他不同的社会制度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存在的时候,西方人却想方设法要搞垮中国和中国的制度,他们眼里容不得沙子。即便不用牵扯到中国,在西方社会内部这种现象也非常明显:英国人眼里容不得德国人,德国人厌弃法国人,法国人鄙视意大利人······他们这种互相之间的鄙视感,并不是单纯的“看不顺眼”,而是建立在“种族优越感”的基础上,而导致西方“种族论”如此猖獗的根本原因,正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吧:
2:西方“非此即彼”的思维在生活中的表现:
(1)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就等于没有信仰?
2017年夏天,我走访了多个定居在欧洲的华人家庭。整体上大家的思维是“中西式结合”的,但其中一户家庭比较特殊,已经完全被西方式的思维洗脑。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家人在文化上做出了“非此即彼”的典型论断,男主人在和我交谈的时候,很严肃地说:“我以后是不会回中国的,我的孩子也要拿欧洲的护照,因为中国人太可怕了,中国人完全没有信仰,居然不信耶稣,没有基督教,没有信仰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些你知道吗?”
我当时被他震惊到了,我顺着他的意思说:“西方人逢年过节敬拜耶稣,求的是上帝,去的是教堂,绝大多数中国人逢年过节没有耶稣,没有教堂,所以中国人没有信仰?西方的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中国却是绝大多数人不信教的一个社会,所以中国人就是没信仰,没有灵魂的,是这样吗?你敢果断地说是吗?”他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支支吾吾地反问我:“难道,你觉得不是吗?”
我接着问他:“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知道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吗?”他摇头,还是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看着他的眼睛,拿起饭桌上的酒杯说:“这杯酒,我一敬天地与万物,二敬父母与家国,三敬这平凡的自己;中国人的信仰,是自然万物,是祖先,是家国。逢年过节了,中国人回的是家,去的是祠堂,拜的是天地和先祖,中国人崇拜的是实实在在的脚踏实地的精神,以及那与天地万物斗争的民族之魂,你难道不是靠着这样的精神拥有如今庞大的基业吗?”他木讷了很久,用拖拉的语气回答:“被你这么一说,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我的这个华人朋友,和我相识也已经小半年了,但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是一个夹杂在东西方文化里的矛盾体,但很明显的一点是,他经常用这样被洗脑之后的“西方思维”来定义自己民族和家国的好坏,“非此即彼”的判断方式,让他否定了自己的文化,而极力赞美他认为更伟大的西方文化,背对他的是被他遗弃掉的血脉,与那从此冰凉了的家国。当然,绝大多数华人华侨没有走上这条路,但对于少数接受了“非此即彼”思维洗脑的人,他们获得的是一时的快感,丢掉的是自己血脉里的文化。
静下心来反观一眼中国,我们必须警醒,因为现在很多这样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在蔓延,那些极致崇拜西方的人,整天“否定中国、赞美西方”的模样实在是丑陋。如果我们不警觉,真的被这样的思维洗脑,那么迎接我们的,就真的是民族信仰的流失了。
(2)统一的大国就是不民主,小国寡民才民主?
在西方,有一种思维是根深蒂固的,我把它叫做“城邦思维”。在欧洲生活过的很多人应该都深有体会,那就是他们在一个国家的内部,没有雄厚的家国文化,甚至不少人认为自己所在的大区或者城市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就比如:西班牙加泰罗民众认为自己是个国家,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托、拉齐奥大区的民众不认同和南部的一体关系,你甚至还会发现,他们的一些小镇或者家庭挂起自己的旗帜,过家家一样地宣称自己建立了一个国家;而在美国,大量加州人也在不断寻找着自己独立的窗口。在这样的思维下,他们认为所谓的民主与文明,就是“有人想独立,那就独立,你控制它统一起来,就是强权,就是不民主”。
前面我们说过了,这是西方的文化思维,对他们来说,这是对的。所以大量的西方民众和一些政府官员,他们认为中国人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错的,在前些年,他们甚至不允许声称“台湾和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留学生上课。而即便到了如今,也会有很多西方人在和我交谈的时候同我不断地争论这个问题,我每次让他们停止争论的一句话都是:“你不是中国人,你不能拿你们你们西方的思维和文化去绑架我们的文化和社会,否则这和你们当初的侵略有什么两样?中国是中国,轮不到你们决定中国是什么样的”。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看在这种思维下的西方社会:仅仅一个与中国面积相当的欧洲,就划分出了数十个国家,而美国即便是名义上的统一,却是实质上的各立门户,甚至各有律法。但我们必须认清的是,这是西方思维下的社会形态,适合的是西方群体,不能作为东方世界的评判标准。因为东方国家的社会文化与西方国家大相径庭,而且中国自古就是以家国统一为核心的,正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团结力量大”,和西方的“城邦文化”是两码事。可以说,中国之所以能统一,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不惜了几千年的世界大国,靠的不就是这背后的“家国统一”的文化吗?
值得我们寻味的是,当一个人接受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洗脑之后,他就会立刻以西方视角来给东方社会“扣帽子”,因为在这样的思维导向下,得到的结论就是:西方是对的,中国是错的。但我们结合上文的内容简单分析一下就能看出来,这些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根本就不了解,是徘徊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中的孤魂野鬼,他们在挣扎地证明自己选择了“更文明的西方思维”,但极端化的丑陋言行,和近代西方社会的“掠夺精神”沆瀣一气 ,其追求的方向都是:你不服从我的,那就逼你服从。
(3)中国怎么可能会比西方国家发展得还要好?
可以说,近些年(指2008年之后)从中国到国外中国人,都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增强了很多,甚至到2017年首度出现了“海归人数超过出国人数”的现象。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是不可否定的,中国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甚至比很多发达国家都好,以至于不少中国人到了法国、西班牙、比利时这样响当当的发达国家,会误以为自己到了一个欠发达国家。
但常住在海外的人,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西方人和被西方洗脑的国人不相信中国变得很好,在他们看来,西方作为长期的世界领导者与发达的象征都尚且如此,中国等亚洲国家怎么可能比老牌西方国家发展得好?
造成他们这样考虑问题的原因同样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因为在他们看来——“西方社会绝对发达,其他地区都是落后的;西方国家绝对美好,其他国家多多少少都有点丑陋”。这种思维和国内崇洋媚外的人是如出一辙的,都在绝对化地肯定西方的同时极尽地否定中国。
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
当中国出现海归潮的时候,因为再也无法用“出去的多,回来的少”来佐证中国比西方差了,所以接受西方那一套思想的人就开始黑海归的人说:“人才都留海外,回来的都是渣渣”;
当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选择回国发展的时候,他们就会将此解读为:“没能力的都回国了”;而当有侨胞表示“祖国很好,我不会移民”的时候,这些人就会说“那是你没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有个狗洞,这些“被西方精神殖民”的人都能往里面钻,无论如何,中国和中国人都是差劲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实和西方社会现状非常吻合,长期待在西方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触:大多数西方人眼里根本容不得中国的进步,他们甚至觉得中国和印度一样。而如果用“非此即彼”的思维去想这个问题,你就会很快得到答案了:要么西方好,要么中国好,但西方以前一直比较好,所以中国不可能比西方好。
我们这里要说的不是“好坏”的定义,而是在这种思维的洗脑下,会变成什么样——显而易见:不仅偏激,还很固执。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媚外者,或者整天只会抨击国家传递负能量的人,看见中国好的一面就泼冷水,看见不好的事情就无所不用其极地挖苦谩骂,连生养自己的祖国母亲都能玷污。
(4)香港西化学生要求“剔除汉语”,高楼大厦和基础建设不是发达的象征?
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被这种“非此即彼”思维洗脑的同胞的表现。
我想,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应该算台湾和香港的年轻人,在极致偏激化的西方式“对错”的价值观评判标准下,香港浸会大学的学生,居然可以公然冲进办公室掌握老师,要求取消让他们因为“不及格”而无法顺利毕业的汉语考试。这叫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我觉得这东西不美好,所以它不应该存在。这种现象在欧洲多个国家也屡次出现,就比如意大利的普拉托,不但学校禁止说中文,街头汉字也被剔除,此前也有美国的大学教授被曝光“公然要求学生不许说中文”。
回国头来,我们来看香港浸会大学的“废除汉语”事件,我们且不说这些学生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我们依旧可以找到很浓的“非此即彼”的味道——因为老师不撤销汉语考试,所以学校就是黑暗和专治的,所以要抗议,打倒那些不给过科的老师。这中现象,在西方也很常见,比如法国学生为了不考试,不但罢课砸学校,还攻陷学校电脑系统以示抗议,这都和香港出现的现象非常雷同。
此外,2017年香港的《苹-果-日报》刊文的《上等人不使用支付宝》的文章所传达的观点,以及不少台湾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欠发达地区才发展支付宝,发达地区都使用信用卡”的言论,这些也都是很典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表现。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这些人的判断会围绕着“我有的才是先进的,我没有的都是没必要存在的”展开,这也足以佐证为什么会有香港媒体和台湾青年极力挖苦大陆领先的移动支付以及其他新时代的社会正面问题。
而在我们身边,不少媚外思维的“携带者”在这些细节上也表现得很明显。我们举几个例子:当我们骄傲地说中国的高铁有多快多好的时候,这些人就会说发达国家才不需要高铁,人家都坐飞机;当我们提及中国遥遥领先的基础建设和史诗级的高楼大厦的时候,这些人就会说“一个社会发不发达看的不是基础建设和楼房有多高”,但当年中国没有的时候他们却在极力鼓吹西方的房子好高基础建设多发达;而最可笑的一点是,当我们提及中国是全世界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的时候,这些人就会挖苦说“北朝鲜最安全,快去北朝鲜生活”。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而且也无需太去理会这样的思维论断,因为这是很低智商的“用思维否定现象”、“用主观否定客观”的偏颇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在这些人眼里:西方的社会问题不是问题,中国的社会问题就是巨大的问题,所以西方绝对美好;中国的美好不是美好,西方的美好才是真的美好,所以西方才是人间天堂。
(5)城市宜居排名与西方价值观的论断:
最后一点,是我到西方之后感触最深的,那就是——“非此即彼”的思维已经深入到了西方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客观评判标准里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这几个国家,都分别有自己的一套大学和中小学的教育排行标准,在各自的标准下,各国都将本国大学的优势优势作为重要的排行项目,以至于各国的评判标准不同而导致了名单次序不同,这是建立在各自思维定性下的,所以你在法国的排名里会发现法国的大学都相当靠前。我们不是否认这些排名的科学性和在相关领域内的部分权威性,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些遵循的都是西方的价值观体系,而且“非此即彼”的痕迹也很重。
再有,想必很多人应该都有关注每年的“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全球公共服务水平排行榜”等等由西方国家编写的榜单,在这些榜单中,排在前面的基本都是欧美城市。在国内的时候,我会花很多时间来研究这些榜单的,并且非常好奇为什么这些西方城市排名会这么靠前。但后来,去过几个榜单上的城市之后,发现这些城市治安不好、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等众多的社会问题,在某些城市甚至有随时被“爆头”的可能性,有的城市还潜伏着恐怖分子,我们不是说这些排名靠前的城市不好,但一个社会给人的最基本的宜居保障除了自然环境外,还有治安和公共服务以及基础建设,但在西方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定义下,众多名不副实的西方城市上榜了。
此外,我们还能发现,在艺术作品以及一些微妙的社会现象中,存在着这样的规则:在西方,展现中国负面的内容的作品,获奖几率很大(例子大家心中有数),而且凡是能“黑中国”的,就会一夜之间沸腾起来,甚至能拿国际大奖。
所以,如果我们被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洗脑,最后得到的,无非就是不停地被西方人牵着鼻子走。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无非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让中国声音和中国的价值观,傲立起来。
3:值得从中找问题,促进我们的发展
我们不是在谈西方思维的“对错”,而是在说明这种思维背后的现实问题。此外,中国人要有中国人自己独立的思维和价值观,在客观看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借鉴西方的思维,来激励和扩展自己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在遵守我们自己的原则的时候,我们也要从西方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定义中找到自己发展的问题,从而让自己更强大,让这个国家更好地走下去。
4:中国有中国的问题,西方有西方的问题
看到这里,我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个道理,包括那些尚有良知的媚外者:中国有中国的问题,西方有西方的问题;中国有中国的美好,西方有西方的美好。切记不要用”非此即彼“的思维给这个世界下套。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是通过极致的否定和挖苦支撑起来的,而是靠每一个人共同手拉手推动的。中华民族若想真正走向复兴,就要团结、自信,并且要敢于面对世界的风云变化,做堂堂正正的世界大国,做大写的“中国”!
最后敬上一言:
千万不要上了“非此即彼”的当!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0基础快速入门,教你生财有道!加入副业赚钱课,做金钱的主人!
2020-04-16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