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01
昨天有件事情刷屏了。华为CFO孟晚舟月初在加拿大转机时被扣留,孟晚舟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长女,也被认为是未来华为的掌门人。整件事实太少,不做阴谋论式的猜想了。外交部和华为的声明都简洁有力,静待他们的工作结果吧。
我想说的是,其实看看商业史就知道,美国这一手其实都是老套路,为了维护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对追随者一向是不择手段的。
02
上世纪80年代遏制日本半导体行业就是一例。
日本自打二战战败之后就一门心思去挣钱,70多年的发展史中科技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股市、楼市涨了跌跌了涨,但依赖在科技领域的实力,即便有失落的二十年,也保持了不错的竞争力。
50年代,sony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到美国出差,引入了晶体管技术,这主要用来制造当时的高科技产品——收音机,很快成为爆款,其他公司纷纷引入晶体管,开始一窝蜂地制造收音机,本国消费能力有限,就用于出口。
1959年向美国出口了400万台,6年之后达到了2400万台,不过美国业内一致认为日本只是弄弄收音机之类的低端产品,对其构成不了实质性威胁。
更重要的是1959年,美国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 发明了集成电路。到了1970年,IBM 宣布在新推出的大型机中将使用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开始替代磁芯,在半导体存储器中占据重要位置的DRAM内存芯片,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不论是半导体还是集成电路,当时的主要中心都在军方,冷战时期,这点是可以理解的,60年代,美国军方的半导体需求超过了供应量的50%,集成电路达到了72%。
日本一点也没闲着,紧随美国的脚步。
美国搞出来集成电路没两年,日本也做了第一块集成电路。美国整出DRAM芯片不久,日本NEC也推出了自己的DRAM 芯片,不过技术稍逊。
此时,美国开始搞事了。日本一个公司叫卡西欧,他们当时主要生产计算器(现在也很多),高峰时,他们公司的产品占了全美市场的80%,1972年,美国借口计算器倾销,拒绝给日本提供核心 IC集成电路,日企大败落,市场份额一个腰斩接一个腰斩,两年后就降到27%。
日本急了,不给就自己造呗!他们当时采用的也是国家队的模式,成立了”DRAM制法革新”国家项目,怎么讲?就是政府牵头,联合日立、NEC、富士通、三菱、东芝等等重要企业,大家凑份子筹资737亿日元设立研究所,其中光主管部门通产省就补助了291亿日元,占39.5%。
03
他们怎么搞呢?
到了1980年,当时最牛的科技公司美国惠普的测试结果表明,“日本货的良品率远远高于美国货”,龙头公司NEC、东芝和日立的良品率,比有的美国著名公司高6倍。
有了这么高的评价,日本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不断上涨,到了1980年,完全超过美国,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霸主。1986年,日本半导体产业在 DRAM 份额占到了80%。
但是“战争”的种子早已种下,早在1977年3月,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就得出结论:日本电子产业的成功,是在美国倾销的结果。而为了保持美国电子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政府必须介入这次争端。美国政府认同了SIA的立场,围绕芯片产业的产业战争,就此开始。
这里需要了解一下美国对于高科技的战略定位,尽管有货币优势、有贸易优势,但是美国的执政者一致认为——对于高科技的垄断地位,才是美国霸权的基石。而电子、芯片产业,对国家安全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所以这不是一个成本核算的问题。
但也有人认为,按照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既然芯片不是美国的优势产业,那就应该放弃,直接市场购买就可以了,为此,美国国防部安排了一个小组做了调查,结论认为:美国所有的先进武器系统,都建立在无比先进的芯片技术上,所以,美国必须保护本土芯片业的商业市场。
于是,美国政府开始针对日本开始了“芯片战争”。
04
经济学家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一书中提出了“踢开梯子”的说法,讲的就是“一个人攀上高峰后,就会把身后的梯子一脚踢开,以免别人跟上来,以此来保证自己的优势”。
美国自打成了老大,就不断踹梯子,防止后面的人跟上来,冷战、贸易战都与此有关,日本在80年代风生水起,美国针对日本的汽车和芯片贸易制裁就没停止过。
芯片战争的时间值得解释下,1985年,是一个转折的年份,之前日本凭借多年的积累正在“买下美国”,对美贸易顺差极大,本国的房子、股市也都是飞涨,美国没办法,只好协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核心就是逼迫日元升值,让美元贬值,以此来增加美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平衡美国的国际收支,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迎来失落十年。
而美国政府采取的一贯手段就是“剥洋葱”。啥意思呢?就是先提出一个原则性问题,里面对关键性问题一笔带过,如果这个原则性问题获得对方认可,那就针对这个潜藏的关键问题提出具体建议,真是一个心机婊啊。
到了1985年,美国SIA认为,如果政府还不迅速采取严厉措施,整个行业将在与日本的竞争中消亡。到了6月,SIA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日本电子产品的倾销提起了诉讼,这就是著名的301条款。
日本政府还没想好应对之策,市场传言又起:说日本存在一个影子“九人委员会”。他们定期会晤以决定芯片价格、市场份额等等。日本坚决否认这些报告的真实性,美国政府也从来没有要求确认。因为他们的目的达到了:1986年9月,两国签署了《半导体协定》。
主要就是两条:
05
这两条看着简单,但却是日本芯片业衰退的开始。
因为协议的签订和本币升值,不能低价出货,所以很多日本厂商之间的竞争加剧,日本通产省为了协调此问题,对出口规定了统一的最低价,但是1987年3月,美国以日本没有执行协议为名,对日本进行3亿美元的进口产品实行100%惩罚性关税,限制包括日本产的电视、计算机等等,但是不包括芯片。
套路清奇不?美国的目的就是要让日本的企业内斗,拆散日本的芯片产业联盟。
同时,他们把日本这套搬过来了,成立了14家厂商组成的“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有政策支持,有资金支持,技术的短板很快补上。之后美日双方还签订了第二次半导体协议。
依靠这两手,1992年,美国本土公司重新夺回了市场份额,在日本本土的份额也达到了20%。第二年,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芯片出口国。此后日本一直在这个领域奋斗不息,但从来没有重回80年代的风光了,反而被韩国、中国台湾等地步步紧逼,辉煌不再。
日本的故事跟中国没啥实质性联系,时间对手都不一样,只是能从中看出美国的策略和他们的各种手段,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和全球最多的人口,足以支撑很多世界级体量的公司,相信华为有实力也有能力走出这次危机。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说,“如果华盛顿继续阻止华为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可能无法在5G时代引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