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仲华
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
只要我们讲中国的建设成就,尤其是讲诸多方面开始超越美国的时候,就总有人拿人均GDP的数据对比来嘲讽我们。好像人均GDP高就代表了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之高。面对这种把无知当武器的言论,通常不太好驳斥,因为要讲清楚人均GDP并不代表生活水平和质量,还得从GDP和人均GDP的基础常识讲起,太费劲。一说起GDP或人均GDP,似乎没有人不知道,最起码都能对“三驾马车”脱口而出。然而,对于“三驾马车”如何创造GDP,其实除了专业人士,真懂的人很少。2024年3月,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海港的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主桥墩被印度人驾驶的货柜船撞倒, 导致整座大桥坍塌,6人死亡。如今,这座大桥要重修了,方案已经公布,预算为52亿美元,工期为5年。我们就以这件事情作为典型案例,来讲讲GDP到底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美国的GDP到底有多虚。一座总长2.7公里,主跨366米的普通公路桥梁,预算造价52亿美元,工期5年。这还只是预算,按照美国的习惯,实际的造价一定远高于预算,翻上几倍是再正常不过的,实际的工期也一定会延长再延长。这不是恶意猜测,看看加州高铁的情况就知道这一点都不夸张。加州高铁2007年立项时规划长度为826公里,预算为330亿美元,后来涨到981亿美元。鉴于项目进展缓慢,2025年项目总里程从原计划的826公里缩减至191公里,但项目预算则进一步增加至1500亿美元。时至今日,项目资金至少已经耗费了150亿美元,但一公里高铁都还没有建成。这就是美国效率,但我要讲的不是效率问题,而是夸张的投资和巨额的成本如何创造虚高的GDP数据。以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为例,GDP是这样创造出来的:1、直接投资贡献的GDP为52亿美元。桥梁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支出(如材料、劳动力、设备)会计入GDP的"固定资产投资"科目。总投资额会直接转化为GDP增量。此项目贡献的年GDP增量为52/5=10.4亿美元。2、间接贡献的GDP为104亿美元。通过乘数效应,投资会刺激相关产业链(如钢铁、制造业、服务业)和工人消费,进一步放大GDP。乘数大小取决于经济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和产业关联度。参照IMF的数据,基建投资创造GDP的乘数通常为1.5-2.5之间。我们取2.0的中值来计算间接GDP贡献就是104亿美元,年GDP增量贡献就是20.8亿美元。我们暂不考虑长期效应,只计算直接投资和乘数效应创造的GDP就是52+104=156亿美元,年GDP增量贡献为31.2亿美元。一座投资52亿美元的桥梁,为美国创造了156亿美元的GDP,创造了156/3.3=47美元的人均GDP。请注意,这只是一座2.7公里长的普通公路大桥。我们显然找不到规模和地质条件完全一致的中国桥梁与之对比,但我们知道中国建造了更多规模更大、地质条件更复杂的桥梁。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是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的13倍,地质条件要复杂N多倍,但总造价只有138亿元人民币,折合19亿美元,是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造价的36%。
类似的还有港珠澳大桥以及一系列创造了全球多个第一的多座桥梁,比如贵州众多的高山峡谷桥梁。按照中国造桥的均价,建造一座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在中国绝不会超过3亿美元,这是上限。我们就以这个上限来计算同样的桥梁在中国能创造多少GDP。直接投资创造的GDP就是3亿美元,间接的贡献按同样的乘数2.0计算就是6亿美元,总共创造的GDP就是9亿美元。建同样一座桥梁,在美国创造的GDP是156亿美元,在中国是9亿美元,还不到美国的6%。建同样一座桥梁,在美国创造的人均GDP是156/3.3=47美元,在中国是9/14=0.64美元,中国只是美国的1.3%。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但要理解数据为什么会如此差别巨大,还得从根子上理解GDP的本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固然能创造GDP,但除了说明投资多、消费高、出口多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扩大投资简单,印钱就是了。扩大消费也简单,涨工资就是了。出口要复杂点,多少得靠产品质量和性价比,这不是美国的强项。印钱印出的GDP占有美国GDP总量75%以上,这方面我过去讲太多了,这里就不再啰嗦。今天讲的是,即使是那点可怜的制造业GDP,也是靠高投资、高成本、高薪酬和高消费创造的。正如人要虚胖,必有三高,或者反过来,人有三高则必然虚胖。这就是美国GDP和人均GDP虚高的本质。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什么是经济效率和发展质量?要想创造GDP和人均GDP,除了不断地投资、消费之外,是不是多撞坏几座桥梁就可以?这是凯恩斯的观点。凯恩斯是伟大的,他早就讲出了GDP的本质。只是人类并不在乎GDP并不等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事实,只需要通过GDP和人均GDP来讲故事。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就按建造同样一座桥梁所创造GDP的数据来比较中美GDP,中国2024年的GDP其实相当于18.94/0.06=315万亿美元的美国式GDP,中国人均GDP相应就是315万亿/14=22.5万美元的美式人均GDP。这个比较计算是参照建同样一座桥梁创造的GDP中国只是美国的6%,将此比例推广至整个经济活动来估算整体的GDP数据当然太不严谨。我这样做只是想以此为例来说明GDP是如何创造的,其本质是什么,吹嘘GDP和比较人均GDP有多无脑。当然,GDP、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虚高也有好处,至少在国际间的消费优势会比我们高多了。所以,我一直主张人民币升值,同时主张人民币发行和定价要基于真实的产能(如发电量),让人民享受与实际价值创造相符的生活水平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