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当地时间11月23日,路透社发布独家报道,宣称美国“政府效率部”已提前8个月解散。这场由马斯克主导的美国政府改革实验,在争议和质疑声中,以“高效率”解散告终,留下了一地鸡毛和未兑现的承诺。

前后矛盾的官方表态
这场风波始于11月23日,路透社发布一则报道称,特朗普上任首日设立的“政府效率部”已在任期还剩8个月时被悄然解散。
报道援引了本月初对人事管理局局长库珀的一段采访。当被问及“政府效率部”现状时,库珀明确表示:“其根本不存在”,并补充说“政府效率部”已不再是一个“集中式机构”。

这一表态被路透社解读为特朗普政府首次正式承认该部门已解散。
而“不存在”一词也迅速引爆了媒体。
一夜之间,国际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颇具讽刺意味的新闻——一个旨在提升政府效率的部门,自己却未能“高效”地完成任期。
然而,就在新闻热炒之时,库珀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反驳,称有关报道“并非实情”,指责媒体“嫁接了”他的话,“创造了抓人眼球的头条”。

库珀辩解道,“政府效率部”或许不再有“集中化的领导”,但其工作准则将继续保留。
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耐人寻味。同一个官员,在不同场合对同一机构做出截然不同的描述,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细看库珀的辩解,他并未否认“政府效率部”作为集中实体的消失,只是强调其“精神”将长存。
这种言辞游戏像极了美国政治中常见的“朝三暮四”——通过巧妙措辞掩饰实质性的政策失败。
从电锯惊魂到无声告别
回望“政府效率部”的成立与消亡,其过程如同一场短暂的政治表演。
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当天即签署行政令,组建名为“政府效率部”的顾问委员会,由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牵头。
马斯克手持电锯亮相的场面,一度成为这场“效率革命”的标志性形象。

在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上,马斯克将电锯举过头顶宣称:“这就是用来削减官僚主义的‘电锯’。”这种戏剧化的表演,当时确实吸引了众多关注。
初期,该部门大张旗鼓地采取行动,对财政部、国际开发署等多个联邦政府部门掀起“查账风暴”。据其自称,截至4月20日已为联邦政府节省约1600亿美元。
然而这仅完成了马斯克此前宣布的削减一万亿美元联邦开支目标的不足五分之一。
更讽刺的是,尽管采取大规模裁员、机构关停、合同削减及公共服务缩水等措施,美国本届政府任职以来的开支与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增。
内部矛盾与权力斗争
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方式,折射出这位亿万富翁的企业家思维与华盛顿政治文化的格格不入。

在马斯克主导“政府效率部”工作期间,其激进的裁员和缩减预算的行为招致广泛批评。他与多位内阁部长的矛盾也日益公开化。
路透社报道称,国务卿鲁比奥控诉马斯克“毁了美国国际开发署”,交通部长达菲因航空交通管制单位大裁员与马斯克“正面对峙”。
更戏剧性的是,媒体爆出马斯克与财政部长贝森特发生激烈争吵,连当天到访白宫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特朗普和白宫其他官员都听到了。
这场权力博弈最终以马斯克的退出告终。
5月底,马斯克宣布辞去“政府效率部”的工作,并在随后因“大而美”法案与特朗普公开决裂。曾经高调亮相的“电锯”,最终悄然收场。
随之而来的,是“政府效率部”留下的一笔难以核实的“遗产”。
该部门声称削减了数百亿美元支出,但外部金融专家无法核实这一说法——因为该部门从未公开提供详细的工作核算报告。
不仅如此,其最令人诟病之处在于缺乏透明度和问责。该部门声称取得了惊人成果,但始终拒绝提供详细的公共会计记录。
同时,至少两名“政府效率部”的核心员工已加入特朗普在8月通过行政命令成立的“国家设计工作室”。
该机构由爱彼迎联合创始人乔·格比亚牵头,负责优化政府网站外观。
此外,夏季以来,该部门工作人员已经“收拾衣服和被褥”离开总部,寻找新住处。曾经,为了表现决心,这些员工自2月起就睡在部门总部;如今,他们不得不各奔东西。

“政府效率部”的员工已在政府内部担任其他职务。扎卡里·特雷尔曾是DOGE团队成员,如今已担任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首席技术官。此外,根据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官网信息,蕾切尔·莱利目前已出任该办公室主任。
这可真是人走茶凉,物是人非。
表面解散,实则制度化?
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声称要消灭政府浪费的临时部门,在存续不到十个月后,自己却成了被消灭的对象。
库珀回应争议时,试图描绘一幅不同的图景:不是解散,而是“制度化”。
库珀表示,“政府效率部”催动了相关变革,美国人事管理局、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一起将其制度化。按照他的说法,该部门的工作准则将继续保留:减少章程架构,减少欺诈、浪费和滥用,重塑联邦人力结构,将效率放在首位等等。
然而,这种解释难以掩盖一个事实——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部门,未能实现其雄心勃勃的目标。
特朗普在1月成立“政府效率部”时,曾承诺要大刀阔斧地削减联邦开支。不到一年时间,该部门就已名存实亡,只留下库珀关于“制度化”的苍白解释。
“政府效率部”的失败不仅是一个部门的失败,更暴露了美国制度性腐败的深层次问题。美国政府的低效浪费只是表象,制度层面的“合法”腐败、监管缺失才是问题实质。
在美国政治中,权钱交易并非特朗普政府首创,而是贯穿美国政治的底层逻辑。从政党“分肥制”到政商“旋转门”,金钱与权力的制度性捆绑为美国的腐败提供了“合法”形式和“合规”操作。
“政府效率部”的成立初衷是消除浪费,最终却成为政治分肥的牺牲品。这场改革尝试的失败,揭示了美国政治体制深层次的制度性腐败,已绝非表面上的“提高效率”所能解决。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