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马克思为什么要写《共产党宣言》,书里又讲了什么?


2025年04月28日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

图片

01

以前有读者要我聊聊《共产党宣言》,拖了蛮长时间,正好读书日还没过去太长时间,我们就借此机会聊聊这本薄薄的小书。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累计做了七次序言,其中1883年德文版序言里有句话:“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精神、历史的基础。”

一个时代都是如此,《共产党宣言》这本书,自然也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

《共产党宣言》写于19世纪,而19世纪最大的特点,便是资本和机器推动工业革命蓬勃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推陈出新。

截止到1840年代,英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并用一场鸦片战争击败中国,向日不落帝国的恢弘版图大步迈进。

法国比英国落后一些,但全国也有4800台蒸汽机、工业用煤每年550万吨、年产钢铁160万吨、1500公里的铁路将法国各地连接起来。

德国尚处于诸侯割据的碎片状态,只有普鲁士的生产力比较发达,拥有1100台蒸汽机、78000余家大小工厂。

工业革命通过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方式将各阶层组织起来,导致各国都出现“生产社会化”的特征,但因为资本家和工人是雇佣关系,工业革命的利润基本被资本家收走,工人无法分享时代红利,便又出现“资本私有化”的特征。

换句话说,生产由全社会共同进行,利益由资本家独享。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必然出现的结果就是,英法德等国的工人收入低微,无法消化本国的工业品,各国经常出现生产过剩,造成经济危机。各国为了给工业品开拓市场,又要征兵作战,开拓殖民地,搞得国际关系非常紧张。

国内经济蒸蒸日上却又贫富分化严重,国外开疆拓土却和他国剑拔弩张,便是19世纪中期的欧洲图景。

尽管局势错综复杂,但工业革命终究是促进了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涌现出来。

自然科学方面,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迈耳和焦耳发现能量守恒转化定律,达尔文提出物种进化论。

这三大发现虽然属于自然科学,但人们从其内在逻辑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各领域不是独立静止的,而是紧密联系互动的。通过这个规律,人们便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提供的事实,系统的描绘出一副自然图景。

社会科学方面,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首次以运动、变化、转变、发展的动态眼光来看待世界,费尔巴哈又通过批判黑格尔,奠定唯物主义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通过研究英国经济,提出劳动价值、剩余价值、阶级对立的经济概念。

法国则出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

正是19世纪的经济基础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新发现新理论,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马克思生于1818年,恩格斯生于1820年,在他们对社会最敏感的青少年时期,亲眼目睹了工业革命的利与弊,对人的生存环境产生了诸多思考。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不约而同的做出判断——

社会各阶层共同进行经济生产,却由少数人独享利润,这是不对的,人类社会不应该这样。

成年以后,他们又长期研究、分析、批判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以及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革命学说,最终融百家为一炉,提炼出“科学共产主义”这一理论——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发动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让生产和资本全部社会化。

没有资本家的剥削,无产阶级便会富起来,有能力消化工业品,那么就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以及生产过剩引起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每个国家不必为倾销工业品而开拓殖民地,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也将大为减少。

可以说,科学共产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凭空想象出来的理论,而是基于已经存在的科学,提炼出来的解决社会危机的办法。

他们希望用这一理论解决时代的困境,开辟光明的未来。

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出《神圣家族》,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创造历史的问题,迈出创建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步。

1845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合作写出《德意志意识形态》,详细论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观点。

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至此基本成型。


02

有了理论,下一步便是用理论指导革命。

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移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逐渐团结了一批认同他们理论的知识分子,次年初,他们这些人成立了一个革命组织,取名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想法,是想把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工作重心放在德国,等稍有成就之后,再面向整个欧洲和北美,直至把欧美的共产主义者都组织起来,成立一个世界性政党。

然而,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成员都是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一人来自工人、农民、手工业者等无产阶级,这就导致通讯委员会无法和德国的无产阶级,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

不能和无产阶级建立合作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再完美,也无法落地生根。

他们建立世界性政党的目标,因此没有实现。

科学共产主义真正走向革命的契机,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改造“正义者同盟。”

正义者同盟是德国无产阶级组织“青年德意志”、“流亡者同盟”在1836年合并而成的,是德国无产阶级的第一个独立政党。

刚成立不久,正义者同盟便参加了法国“四季社”在巴黎发动的起义,结果一败涂地,成员被迫迁居到瑞士,1845年秋又迁居到英国伦敦。

而就在这个时候,正义者同盟爆发了理论分歧。

正义者同盟的其中一个领袖魏特林认为,纲领和理论不是革命的重点,我们应该招募一些智勇双全的好汉组成军队,发动游击战争,打家劫舍、毁灭私有财产,直至摧毁资产阶级,建立一个人人绝对平等的共产主义世界。

沙佩尔、莫尔、鲍威尔等领袖坚决反对魏特林的意见,他们的武器,便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刚发表出来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见到这样的景象,马克思和恩格斯随即加入论战,帮助沙佩尔等人讨伐魏特林。

经过一段时间的论战,沙佩尔等人彻底被马克思和恩格斯折服,感觉正义者同盟没有他们两人不行,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认为,通讯委员会应该和正义者同盟合作,把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结合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1847年1月,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成员全体加入正义者同盟,两个政党正式合并。

6月,全新的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政党名称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革命口号改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起草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草案》,明确规定——

“各级领导机构必须通过选举产生,随时可以撤换,所有成员一律平等,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同盟力求做到以原则为准绳,而不是以这个人或那个人为准绳。”

人人平等、坚持组织原则、反对个人崇拜,自此成为国际共运不能违反的铁律。

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沙佩尔当选为大会主席、恩格斯当选为秘书,马克思则是布鲁塞尔区代表,此外还有来自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比利时、波兰的代表,可谓是一场国际无产阶级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通过并完善了前一次大会起草的章程草案,开篇第一条就是: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

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从此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核心力量,开始指导国际共运的前进方向。

大会结束以后,所有代表一致同意,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份宣言,做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最高政治纲领。

这份宣言,便是马克思以《共产主义原理(恩格斯)》为蓝本写成的《共产党宣言》。

那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


03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写过一些著作来阐述科学共产主义,但那些著作的阐述角度各不相同,给出的都是碎片化理论,他们第一次完整而系统的阐述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著作,其实就是《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分为四个部分——

资产者和无产者,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论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目标,并驳斥不明事理的人对共产主义的责难。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社会主义流派。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第三部分现在已经时过境迁了,第四部分是最高层考虑的事,和我们的关系不大,在我看来,对当代社会和个人思想最有借鉴意义的,应该是前两部分。

例如第一部分的开篇写道: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

人类数千年的历史,汇聚成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谓是大道至简,直指本源。

而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这样论证的——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因为)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即资产阶级的人数太少、消费能力不足,无法消化他们制造出来的工业品,便导致生产过剩进而爆发经济危机。

关于无产阶级的困境,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是这样说的——

“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

资产阶级如何节约人力成本、普通人的收入为什么难以增长、阻止普通人向上进阶的壁垒是什么,你都能从这段话中找到答案。

听说共产主义要消灭私有财产,很多人非常惊恐,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告诉他们:

“我们要消灭私有制,你们就惊慌起来。但是在你们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现在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了。”

你们原本就没有土地、住房、生产资料,甚至收入都很微薄,又何谈什么私有财产呢?想的太多了。

有人说,一旦消灭私有制,商业和生产便会停止运转。对于这种说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屑一顾:

“有人反驳说,私有制一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这样说来,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劳者不获、获者不劳。”

只有机器还能运转,生产就能继续,只要无产阶级有消费能力,商业就会繁荣。没有老板,这个社会照常运转,甚至还能运转的更好。

关于共产共妻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反驳道:

“资产者把自己的妻子看作单纯的生产工具......正式的卖淫更不必说了,他们还以互相诱奸妻子为最大的享乐,资产阶级的婚姻实际上是公妻制。”

“随着现在的生产关系的消失,从这种关系中产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卖淫,也就消失了。”

资本把一切事物都物化为金钱关系,婚姻关系也是其中之一。推翻资产阶级,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正是解放妇女,何谈共产共妻呢?

关于祖国和民族,马克思和恩格斯又说:“工人没有祖国,绝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

现在的国家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是资产阶级的政权,法律是资产阶级的法律,无产阶级处于受压迫的地位。你不能要求无产阶级热爱资产阶级的国家,加固囚禁自己的牢笼吧。

等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拥有自己的政权、法律和国家,他们自然会热爱属于自己的这一切。

第二部分的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具体政策:

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征收高额累进税。
废除继承权。
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建立国有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按照共同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
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逐步消灭城乡对立。
对所有儿童实行免费教育。

这些政策,正是新中国能走到今天的根本保证。

04

以上内容,仅仅是我的一些简略摘要,如果大家想长智慧,还是去读原本。这本书的篇幅不长,只有两万多字,花一晚上就能读完。

读完你就能感受到,“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有多么带劲,而且它不是空穴来风,绝对是实事求是的总结。

不过,《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阐述,不是限制无产阶级行动的教条,读书是一回事,如何运用又是另一回事。

读书和运用的过程,便是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

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里写的: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当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话也不能全信。

他们曾说“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但在百年以后,那么多红色政权却凭借这些政策,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建立起席卷半个世界的红色阵营,留下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佳话。

可见,革命导师也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2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股市操盘丨周二是节前抛压最大一天,能否扛住,已跌下来的票怎么办?
下一篇:懂王是美国的“福报”!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