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特朗普冲击下,“五眼联盟”的三种前景!


2025年03月30日 
作者:万里无云
来源:九万里

近段时间,随着美国与欧洲、加拿大等传统盟友间关系的不断恶化,关于“五眼联盟”可能解散的消息不胫而走。

2月25日,据多家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正在推动将加拿大踢出“五眼联盟”。

2024年7月17日,纳瓦罗与他的妻子邦妮,在威斯康星州举行的费哲坛论上发表讲话。 

消息一出,西方舆论一片哗然,紧接着又有英媒称,为防止特朗普政府阻止盟友间的情报共享,部分英国官员已经提议要建立一个不包括美国的“四眼”情报共享联盟。

一时间,这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最牢固的安全架构,似乎要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疾风骤雨。

“五眼联盟”,冷战遗产。

“五眼联盟”是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五个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的国家,组成的情报共享联盟。

合作最初只建立在美国和英国之间,之后随着1948年加拿大加入,1956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加入,“五眼联盟”正式成立。

冷战产物,延续至今。

冷战期间,“五眼联盟”的主要对手是苏联和东欧,苏联解体后,该机制一度被弱化。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为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又重新激活了“五眼联盟”。

在过去,“五眼联盟”的活动始终保持着高度机密性,甚至连一些成员国的政府官员都不知道这一机制的存在,直至2010年,这一组织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图片

2023年10月“五眼联盟”国家情报机构最高负责人首次在美国公开同台出席活动。

“五眼联盟”国家之间没有正式条约,也没有法律框架。它依靠的是默认信任与深度技术绑定,合作方式甚至可以说是“无缝共享”。

美国情报人员可以直接参与英国最高决策层会议;新西兰监听到的原始信号会第一时间回传美国国家安全局;加拿大则被安排在北极方向,重点搜集中国和俄罗斯的情报;澳大利亚则因为靠近亚太,被赋予监控整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任务,从日本海到南海,几乎无一遗漏。

可以说,每个成员国都有分工,彼此紧密配合,但从不公开,也从不对外多作解释。

无缝共享,监控全球。

直到2013年“棱镜门”曝光,外界才意识到,这个联盟并不只是为了所谓的反恐或者防御,而是在全球实施大规模的情报窃取活动。

目标从敌对国家一直延伸到“自己人”——包括欧洲盟友、国际组织,甚至本国公民。

但“五眼联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成员国家间一直都有嫌隙。

上世纪80年代,新西兰因为拒绝美军核潜艇靠港,被边缘化了近20年;澳大利亚监听印尼总统的事件,也曾引发外交风波;而美国自己多次擅自泄露盟友情报,更是一再削弱成员国的信任。

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再次走上孤立主义的老路,唯利是图的特朗普因为关税问题已经和加拿大闹得不可开交,盎格鲁撒克逊盟伴间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加。

“五眼联盟”,还有未来吗?

毫无疑问,美国是“五眼联盟”能够存续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特朗普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五眼联盟”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它的前景又如何呢?

前景一:美国掀桌,机制中断。

一直以来,“五眼联盟”靠的是一种“你信我、我信你”的默认机制在运转。

几十年来,成员国之间已经习惯了这种美国主导下的默契合作。但这种靠惯性维持的合作,一旦有强势方突然“翻脸”,整个系统就可能瞬间失灵。

当前,面对“不按规矩出牌”的特朗普,“五眼联盟”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特朗普重回白宫以来,对美国全球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从以“价值观为基础”构建合作框架,迅速转变为以“美国的现实利益为根本”判断亲疏远近,传统意义上的西方盟友频频遭到美国打击。

与此同时,特朗普基于个人价值观和政治利益考量,全力推动美俄关系转圜靠拢,使跨大西洋关系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

图片

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在情报领域,早在第一任期时,特朗普就曾亲手把以色列提供的敏感情报转交给俄罗斯外长,震惊了“五眼联盟”的多方盟友……

今年3月5日至9日,为了迫使乌克兰做出让步,特朗普又中断了乌克兰的情报共享,一度让俄乌战场上的乌克兰“眼盲耳聋”。

基于美国的战略性转向,“五眼联盟”的存续基础遭到严重侵蚀,一个长期高度依赖美方技术、数据和判断的合作网络,一旦失去中枢支持,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自行维持,机制瘫痪中断也是大概率事件了。

前景二:合作降级,盟友自保。

据前情报官员透露,五眼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卫星图像与情报共享已经高度集成,几乎实现“自动化”,因此彻底解构这一合作机制的技术环节极为复杂。

同时,考虑到联盟彻底解散产生的负面政治影响,“五眼联盟”也有可能仍然保持存在,但内部合作方式发生转变。

事实上,这种变化其实已经在发生。

当前,“五眼联盟”内部共享的情报分为两类:一种是人力情报,比如线人信息、间谍行动等,这类信息最容易“挑着给”;另一种是信号情报,包括通信拦截、网络监听,技术上更多依靠自动流转,但也不是完全无法控制。

过去,成员国之间几乎是无保留交换情报信息,甚至有美国中情局(CIA)与英国军情六处(MI6)联合执行任务的情况出现。但现在,这种“无条件信任”正在松动。

图片

2024年9月7日,MI6负责人摩尔(左)和CIA局长伯恩斯在英国伦敦肯伍德大厦举行会面。

原因很简单,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情报,被美国随意拿去乱用或者泄露。

在过去几年,美国政界对情报系统的干预越来越严重,经常故意泄露情报,以此来作为对外谈判的工具。

因此,五眼各国逐渐变得谨慎,一些涉及敏感地区的情报在传递给美国前,“去敏”“延迟”“只传摘要”等操作已经成了默认选项。

换句话说,虽然大家表面继续合作,但背地里也开始留一手,以防万一。

同时,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美国现在到底有没有意愿保护这些情报,也开始让成员国持怀疑态度。

前景三:美国系统失灵,联盟名存实亡。

过去几十年,“五眼联盟”之所以能高效运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超强的情报能力。而一旦这个核心本身开始出现结构性紊乱,那么“五眼联盟”也会受到重挫。

一些迹象表明,美国情报机构正因特朗普的国内改革遭遇重大危机。

近期,美国中情局遭遇大规模裁员,有经验的骨干被快速清退,许多岗位迟迟不补人,内部运转面临危机。

国家安全局(NSA)方面也出现了令人费解的操作——把核心运维任务外包给商业机构,甚至还出现了邮件发送错误导致中情局人员信息外泄的严重问题。

这种低级错误,竟然发生在一个处理全球敏感情报的系统里,不由得让人错愕。

与此同时,领导层的专业性也大幅下降。

特朗普新任命的FBI负责人卡什·帕特尔,对情报工作缺乏相关经验,上任后推行大规模政治清洗,严重影响核心业务开展,多次引起盟友质疑。

图片

联邦调查局(FBI)新任负责人卡什·帕特尔。

这些问题传导到“五眼联盟”内部,影响是连锁的,一旦美国内部信息质量下降、节奏混乱,其他成员也将面临延误或误判风险,很可能影响整套共享链条的稳定。

长期以往,“五眼联盟”即使仍然存续,但每一份“延迟共享”的情报、每一次“自行判断”的行动、每一回“假装默契”的会议,都在默默削弱它的实际作用。

总的看,诞生于冷战时期、建立在单边主导、缺乏问责机制的“五眼联盟”,在面对特朗普上台带来的强烈冲击波时,既缺乏制度约束,也难以维系信任,注定很难适应这个多极化趋势加速、利害交织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7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德国女外长,干得漂亮!
下一篇:新凯来展示的是什么?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