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沃顿商学院院长:11月份之后,美国对华政策可能在幕后悄悄出现重要变化。


2018年10月08日  浏览(8524)人
0

沃顿商学院院长杰弗里·盖瑞特(Geoffrey Garrett)于8月25日在上海大学就中美关系发表了一次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略有删节


本文由瞭望智库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沃顿知识在线”(ID:WhartonCKW),原文首发于2018年9月19日,标题为《独家发布:沃顿院长盖瑞特就中美关系发表演讲》。




1

重塑未来的三大转折点




我希望改变我今天上午主题演讲的主旨,转而谈论一个非常宏观的话题:当今的中美关系。上周在给我校MBA班级的学生讲课时,我曾谈及即将重塑未来世界的三个“重大转折点”(inflection points)。


其中之一是技术。技术正在改变一切,包括工作的地点、含义和各方面。


西方世界的第二个转折点是民粹主义(populism)在美国和欧洲的兴起。


但是,我想让学生们注意的第三个转折点,是中美关系在全球的核心地位。


如果让我形容过去35年内世界上发生的最大变化,那么网络和移动技术是其中之一。另一大变化就是中国的崛起。回顾20世纪后半叶,亚洲的确出现了一些经济奇迹,比如新加坡、韩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和中国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中国的经济奇迹已经持续了40年,而日本的经济奇迹只持续了20年,韩国或许持续了30年,新加坡可能更久一点,但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高速增长时期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中国的规模也同样重要。新加坡有多少人口呢?五六百万。今天,如果大上海、大北京、珠江三角洲都是国家,那么它们和法国差不多大。但在中国这只是一个城市。所以,如果把中国经济奇迹持续的时间乘以中国的规模,你会发现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是我观察到的第一件事。




2

中国已经举足轻重




我观察到的第二件事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国家发生的事情在全球都有影响力。如果中国只是一个小得多的国家,如果中国的增长没有这么强劲,如果中国的志向没有如此远大,那么世界不会像今天这样关注中国。


中国在过去40年获得的成功让许多人开始质疑中国。他们在质疑什么呢?问题并不在于其他国家是否从中获益。我认为答案很明显,世界的确从中受益了。我来举两个例子,说明中国的崛起给美国带来的好处。第一个例子是 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的前期,中国对世界而言是低成本的生产商。当时沃尔玛从中国进口大量商品,之后这些商品出现在沃尔玛的货架上。或者我们再想一想苹果,我的苹果手机背面写着,苹果手机是由苹果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设计,之后在中国进行组装。中国作为全球流水线和世界工厂,的确让其他国家受益巨大。中国使全球公民可以使用的商品范围得以扩大,并且价格还非常低廉。


如果要用更贴近时代的版本来描述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那就是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我们来谈谈三家标志性的美国公司:苹果、通用汽车公司和波音,它们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那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在于中国是它们最重要的、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从苹果公司谈起。苹果过去把中国当作手机组装地,而现在则把中国看作销售市场。




第二家是通用汽车公司。这家公司在2008年之后破产,时任总统奥巴马助其摆脱困境,之后该公司恢复盈利。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呢?正是通过在中国出售汽车。通用在中国出售的汽车多于美国,但为什么它对此事实避而不谈?因为这些汽车是在中国制造的。我还记得十年前参观浦东的上汽通用别克工厂。这是我见过最令人惊奇的工厂。第三家是波音公司,这是美国出口业的一个伟大传奇。如今波音的大部分飞机销往哪里?正是中国。


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已经不再只是一个面向全球的低成本组装国家。中国现在是全球最重要的增长引擎。这是一个利好消息。为什么我们要对此忧心忡忡呢?特朗普总统会回答:是的,我们可能的确从中国的崛起当中受益了,但中国获得的好处更多,而且中国是以“不公平”的方式获得更多好处。


让我尝试解释一下这两种观点。“获益更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经济学当中,我们总是寻求双赢——你赢,我也赢。我们都变得更好。毫无疑问,中美就是双赢模式。当特朗普说中美更像是我赢你输的关系时,他指的是相对关系(中国获益更多),而不是绝对关系(因为事实上美国也获益了)。




3

强调中美双赢 鼓励中国开放




我的第二点观察是,特朗普总统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公平的,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这里的不公平指的是什么呢?对于特朗普来说,不公平是指中国政府过多地参与到中国经济当中。但现在全世界的政府都已经永久地参与到了经济当中,甚至在美国也是如此。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体量大,而且做得很成功。


所以,特朗普政权对《中国制造2025》的批判,诸如中国不应该拥有自己的产业政策之类,就有些奇怪了。因为新兴市场一直都在运用产业政策,目的是把技术和资本从更加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本国。这就是发展的方式。我坚信双赢的观点。为什么我们不关注双赢呢?我认为你赢我输的相对观点在经济学上并没有太多意义。同时,我认为存在一个更低调批评中国的方式,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让我来稍作解释。我认为一种非常简单的说法是,当20世纪90年代中国入世、中美经济关系初步形成时,中国市场对美国产品、公司和投资的开放程度,要低于美对中的开放程度,这一点可以理解,因为当时的中国还远远没有今天发达。今天,我们应该关注中国改革中的双赢领域,换句话说,中国市场的改革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全世界。


汉克·格林伯格(Hank Greenberg)是20世纪早期起源于上海的美国国际集团(AIG)和史带集团(Starr)的传奇领袖。他在上周的《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他在文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上是不对称的,减少这种不对称对中国同样有利,而美国应当鼓励中国加速这一改革的步伐。


的确,本届中国政府将进行更多供给侧改革。那我们应关注哪些指标呢?我认为对美国人来说,一个目标就是减少对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并开展业务的限制。以汽车为例,当通用汽车进入中国时,它不得不和上汽集团成立合资企业,因为这是中国当时规定如此,对中国来说这是进入国际汽车制造和生产业的良策。但是如果特斯拉现在要进入中国,或许特斯拉可以成立中国全资子公司。或许,这在金融领域也将同样可行。


格林伯格不是唯一一位认为提高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能够助力中美实现双赢的位高权重的美国人。曾任美国财政部长并于20年前带领高盛挺进中国市场的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在若干年前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也发表了相同的观点。20年前制定的中国金融业法律法规如今看起来已经不太合理了。中国应当适度减少对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限制。美国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富达集团之前的经验可以作为佐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也应当成为一个自由的金融区,这一想法很棒,但目前尚未实现。




4

既要直言不讳 又要尊重对方




坦率又诚实的友谊不仅需要直言不讳,还需要尊重对方。我想说的是,中国的巨大体量和成功发展意味着,中国所肩负的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责任只会不断加重。现在没有人把中国视为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因为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是一个体量巨大、成就卓越、满怀创新大志的经济体,而且有望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不妨看一看中国已居于全球领军地位的各大领域,例如电动汽车、高速铁路和移动支付。中国早已不是日益衰退的贫困国家,而是全球创新领域的领导者和先驱者。


因此,其他国家提出中国应当效仿美国和西欧的相关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我认为这一观点是可以理解的。这正是友谊的特征之一:说出心中的真实想法。不过,我们还需要尊重对方,意识到讨论变革的最佳方法不是敲大鼓、舞大棒,而是私底下低调地会谈,鼓励中国朋友开展符合双方利益的举措。


回顾一下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尼克松(Richard Nixon)和基辛格(Henry Kissinger)首次访华以来的中美关系历史,事实正是如此。诚然,由于中美的不同历史,两国在许多问题上的观点截然不同。不过在近50年的时间里,中美关系的核心趋势是“加强互动”(more engagement)。对两国而言,处理差异的最佳方式是加强沟通与互动,不是制造障碍,而是搭建桥梁。


我认为,美国仍然应当采取这一政策。每个人都必须承认,现在的中国已不再是1978年刚刚开放的中国,也不再是2001年刚刚加入WTO的中国。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贸易国,也是对全球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目前,中美两国正在争夺全球第一创新经济体的席位。而这一切,在1978年都是难以置信的。


不过,这也为中国带来了全新挑战。美国和欧盟认为,中国应放手市场按照经济规律运行,因为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而已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和全球举足轻重的大国。我同意这一观点,但我同样认为,最好的双赢方法是鼓励中国的朋友独立思考,最终选择同样符合自身利益的改革方案。要想实现双赢,最佳的变革之路是深化两国间的纽带,而非在公开场合大肆宣扬或采取威胁政策。


毋庸置疑,万事并非一帆风顺, 不过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在现实的乐观主义者看来,中美近50年来虽有争议,但每次解决争议后,双方的关系都更进一步。两国的互动不断增多,双方合作也不断加深。




这正是正确的合作之路,我相信双方能够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我希望,我们沟通得越多,就越能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自身、对方乃至全世界的发展。


有一件事总是能让我发自内心开心起来,这就是当我鼓励别人来中国看看,当他们再次回到美国时,我会问他们,你对中国有什么印象?没有来过中国的人无法想象中国的辽阔、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大城市。遗憾的是,有此机会的人并不多。在沃顿商学院,我经常鼓励别人来中国。因为如果你不亲身体验,就无法切实了解。如果你压根不了解,又该如何批判呢?


谢谢大家!



5

问答环节




提问:感谢您精彩的演讲。我想问的是,我们应当如何响应特朗普总统对中国的所言所行,他经常会说一些我们不喜欢的话,我们应当如何恰当地应对呢?


盖瑞特: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能够帮忙回答这一问题,这里的“我们”是指对中美间经济往来的真正性质有深入了解的人。美国国内对于中美关系的说法十分简单。中国持有太多美国国债,国库券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也过大,超过3,500亿美元。


从学界的角度来看,这一关于中美关系的说法未免过于简单。对于中国政府斥巨资增持美国国库券,我有什么看法?我想强调这对于美国民众的好处:在金融危机后的10年内,美国的利息率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美国政府债券,我在美国的房贷成本有所下降。这是一个普通大众都能轻松理解的观点,但从没有人提及过。


第二,美国企业也从不提及他们在中国销售的产品远多于出口至中国的产品,事实上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为什么呢?因为美国的跨国企业喜欢谈论“出口”,这意味着直接推动美国就业。而美国设在中国的子公司的销售额则是为母公司带来利润。因此,对于美国的股东而言,两者都有益无害。


第三,美国人民可以买到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为美国人民带来了切实利益。不过,这一事实已经淹没在对中国抢占了美国大量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声讨中了。


关于对华外交政策,我刚刚提到过,我推崇低调地鼓励对方,而不是在公开场合夸夸其谈。我认为,中国未来的改革方案不仅会满足自身利益,也会满足美国的利益。那么,有没有什么例子呢?知识产权保护就是一个例证。随着中国越来越强调创新技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符合中国的利益。因此,中国未来一定会实现这一点。而西方世界要做的就是鼓励这一趋势,是的,我们要做的是承认中国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同时鼓励中国不断前行。


那么,中国政府又应当如何应对这一态势呢?我认为中国政府目前的举措十分明智。一方面,我理解中国政府为什么必须针对美国关税政策采取针锋相对的报复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如果一个国家希望自身看起来十分强大,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不过同时,我相信中国政府正在考虑的部分供给侧改革不仅对国内市场有利,也对美国有利。


现实是,从现在起到11月的中期选举期间,美国将一直保持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因为从美国国内政局而言,这有利于增加选举获胜机会。我预计,11月初的中期选举结束后,某些意义重大但不引人注意的幕后变化可能会悄悄出现,因为美国的大型企业会采取行动。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减轻中美市场开放程度的不对称问题。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不过,这一问题在未来两个月内将不会凸显,而是到未来6到12个月内才会显现。


谢谢大家!


拓展阅读:

两位企业家大佬的讲话,很有启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ID:xiake_island),原文首发于2018年9月18日。


1

宁高宁:

经贸摩擦会如何发展下去?




经贸摩擦会如何发展下去?


首先,经贸摩擦是关于贸易,关于贸易禁运、关于关税,是关于500亿还是2000亿的问题,国家之间有各自的立场,贸易问题对世界产生影响,但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权力——在过去,西方想看到的是大多数人能够尽可能的从增长当中获益,但现在情况变了,他们要求你不能够超越美国,你绝对不能占美国的便宜了。


特朗普在越南的演讲中说,你们这些亚洲国家一直在占美国的便宜,这也是为什么你们的经济表现一直都很好,今天我告诉你们,你们不能再占我们便宜了。我不知道我们中国到底占了美国什么便宜。入世时大家已经达成协议,是美国允许中国进入的世贸组织。现在都变了。


会不会出现关于国家政体或者经济体制的争端?


美国说,中美之间是不对等的,美国是民主国家,你必须和我们搞一样的才行。从中国的历史来看,而且就在最近的40年中,中国的经济表现持续强劲,这也正得益于中国有这样一套适合自身国情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这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美国人告诉你不能这么做,你必须要回到原来的老路,中国显然不会答应。


我完全赞同大家的观点,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每一个层面、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改革,这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共识。但是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需要权衡很多问题和兼顾多方利益,这意味中国的改革将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世界经济贸易和投资的链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周而复始的循环。我并不认为向中国发起经贸摩擦会为美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其实早就已经是充分就业的市场,还需要更多的就业机会吗?需要更多的墨西哥移民来工作吗?美国真的能够改善贸易平衡吗?我并不这么认为。即使美国不从中国买,还得从其他国家买;中国不卖给美国,中国还可以卖给其他国家。


我给大家举一个大豆的例子,大豆成为这次经贸摩擦中的主要产品。如果中国开始减少对美国的大豆进口,中国会从巴西买更多的大豆,因为中国每年都需要进口近1亿吨大豆来满足国内需求。如果中国从巴西买更多的大豆,巴西就向欧洲卖的更少一点,而美国可以把大豆卖到欧洲更多一点。


世界经济就是这样一个循环,所有的贸易投资都是如此。除非美国停止与整个世界的贸易把自己孤立起来,否则,对美国来说,发起经贸摩擦并不可能给美国创造更多的贸易盈余。


有意思的是,我曾经就是卖大豆的。我们中国的企业从美国购买来大豆,在中国压榨加工成商品,我们最终向谁供应呢?是肯德基和麦当劳!也就是说,用美国的大豆生产的产品卖回给美国的上市公司,而它们最终把产品又卖给中国消费者。


所以,美国发起经贸摩擦,到底想阻止谁的利益呢?目前看来,美国发起经贸摩擦可能会带来一些成本的增加,初期可能会这样,世界需要时间来进行适应和调整。经贸摩擦可能会改变链条上原材料、配件、产品、资金等要素的流动方向,但世界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和流动不会因为某些经贸摩擦而停止。


即使经贸摩擦维持时间较长,你还是会看到贸易流最终发生变化,世界经济贸易的整个链条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圆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通过孤立获得发展。


中国企业界认为美国在技术方面是起引领作用的,像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这样的企业,它们是技术的引领者,推动技术发展,中国企业是跟随者。当中国追上一些的时候,美国又进一步拉大了差距。


当年我去美国读书的时候,研究的第一个案例就是美国的耐克鞋,当时耐克在美国没有生产厂,所有产品生产都外包到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我们认为耐克这家公司是一个英雄。但现在你却让所有的耐克鞋生产都回到美国去。


我想美国应该继续将自身定位为一个技术和创新的引领者、贸易的引领者,而贸易终将使所有人获益。




2

曹德旺:

“美国要恢复制造业大国没那么容易”




首先跟大家声明一下,我的发言不代表任何机构,包括我从事任职的福耀集团,只代表我个人。这样的活动我很少参加,这次受大会的邀请,我感到很有兴趣,主要是想听一听中美经贸摩擦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件事情发生,福耀已经公告了,我准备9月份退休了。这件事发生以后,我认为还不宜退休。


我亲身见证了改革开放的40年,美国人现在在指控我们,当然不是全体美国人,是大多数美国人。刚刚佐利克(注:前世界银行行长)先生讲话,我非常赞同。作为退休的人,我是想告诉那些人,你应该很认真的,本着双方能够接受的方案解决问题。


中美经贸摩擦应该要有很认真负责的态度。因为中美友好是来之不易的,30年冷战换来的,后面是尼克松和邓小平两位很优秀的政治家促成这个事情。现在就整天吵这个事情,我认为没有太大的意思。


我经历的一些事情,比如1978年中国提出了改革开放,那个时候中国非常贫穷,结束凭票买东西是1995年。没有几年,我们就加入世贸,2001年加入世贸。到今年为止才18年。


这18年怎么过来,我们做了什么事情?中国负责任地拯救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如果那次没有中国,世界就乱起来,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会提前。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中国人义无反顾地跳出来。鲍尔森(注:前美国财政部长)自传里就写到这一段,他来求中国政府协调,王岐山这些领导全部站出来给他回应。


中国目前属于转型中社会,对条约意识、对13亿人的思想的调整,都需要有个过程。我认为中方的谈判代表也应该承认这些问题是现实,应该列出来怎么改。


我经常想起一个问题,中国人对美国人的研究不够,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研究也不够。我说你们不要来这一套,按GDP人均值排位,我是排100多位,既然是排100多位,不就是应该受到保护的国家吗?


而且中国人个性又强,又难谈,你拿枪指着他,你问他改不改,他说我不改,你开枪吧。你怎么办?中美贸易的互补性非常强,中国从美国进口波音飞机,买飞机容易,一架飞机的零部件比飞机还贵。我们可以不买波音飞机,但零部件要不要买呢?肯定要买,不然我们飞不出去。


美国需要的东西,刚才宁董事长讲的,耐克的鞋全部搬到外国去生产了,本土没有工厂。现在说恢复制造业大国,我说你等一等吧。去工业化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的,到今年40几年,什么都没有了。投资工厂的老板没有了,工人没有了,管理干部没有了。我在那边搞了23年的工厂。现在我们雇不到人,缺几百号人,雇不到,这种情况就发生在我在俄亥俄的工厂。


什么问题呢?你恢复制造业大国,还要把所有政策、法律法规、思想动员到70年代的水平。如果你不把相关政策动员回去,我相信也做不起来。不是说你今天去工业化,明天就可以生产东西了。没有门。还是要双方坐下来实实在在的谈判。


另一方面,在中美贸易问题上,我希望中方要慎重考虑,珍惜中美友好关系。我去问了很多中国人,他说他不怕。因为人均GDP排位排到100多位,再往后排几位也没有关系。如果他真这么想的话,美国肯定也完蛋。


我认为是不宜这样处理的,双方都应该寻找一个可以一同进步的方向,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来这里参加这个会,我就想把我的观点说出来,寻求各国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大家放下架子,不要讲气话,认真负责地为两国人民解决问题。


美国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美国。中美友好会推动全球经济的有效稳定发展。在现在这个时间,考虑如何抢先解决自己的危机,我认为那是不负责任的。历史会评判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注:宁高宁发言系全程脱稿英文演讲,本文的中文版本来自“国资小新”。曹德旺演讲实录转自凤凰网财经。)




总监制:金风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谢芳



已有943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昨天解读央行降准放水的,请统统滚出财经圈!央行降准真正的原因在于……
下一篇:不就是央行降个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评论或留言 0

关注公众号获取新网址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