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变化,如今大多数地方也度过了第一轮冲击。面对这轮疫情,各地的情形各有不同,大家置身其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天我也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见本地乡村的一些情形。要说明的是,笔者身处闽地乡村,这边的情况和内地很多乡村可能有很大的不同。由于今天没来得及出门拍照,过两天补上一些我们这边目前情况的图片。和城市相比,乡村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往往以一种被观察者,对比者的形式存在,不免成为一种它者。千百年来,农民要求的不多,抱怨的也不多,始终以一种坚韧的品质努力生活着。本地乡村在本轮冲击中的遭遇,既没有某些人想像的那么糟,当然也不是世外桃源,而是充满了一种乡野的韧性。这种缓慢的燃烧,不同于城市的疾风暴雨,但也是当代人间的一角。本地的疫情大约是十二月中旬开始陆续出现的。最开始,是在单位上班的年轻人,之后是餐饮店,然后是小卖店和物流点,都是本地人员流动比较密集的地方。两周前算是达到一个高峰,餐饮和物流基本停顿,乡镇只能靠少数人员维持最低程度的运转,各村陆续感染,乡村陷入一种沉寂。而到了上周末,大规模的感染已经陆续结束,干部和村民也逐渐从疾病恢复了过来。本周五是本地圩日,久违的热闹,各路摊贩一直买到下午三点多才陆续散去。而像平时,来赶集的摊贩和村民吃过午饭,下午一点多就差不多该散圩了。这周,乡下的物流也基本恢复正常的收发货,面店的老板也乐呵呵地表示会一直营业到除夕。本地的疫情,我个人感觉发展的速度远没有在城市里那么快,症状也普遍较轻。直到目前,本地还有不少人没有被传染,可能有四分之一。一个典型的例子,经常给我送水的小卖店老板,一家人都没有被感染。我们的集镇只有两家小卖店,他这里自然是主要的……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7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