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困境中的毛泽东,从来不妥协!


2022年08月06日  浏览(6737)人
0

作者 l 希锐

首发公众号 l 陶然纪(ID:taoranji2022) 


平时刷手机的时候,我常会看到这样一些问题:


大学毕业,投了很多简历,杳无音讯,很迷茫,怎么办?


工作多年,依旧在基层打转转,看不见晋升的希望,怎么办?


因为观点不同,被他人排挤孤立,甚至恶言相加,怎么办?


三十好几了,随时面临被裁员的危机,不知道何去何从,怎么办?


……


事实上,这些问题很普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


归根结底,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人生中的一道道坎。


许多人选择逃避,于是困在这些问题中一辈子,蹉跎岁月,到头来只留下一声叹息;但有的人却能够选择直面,并解决它们,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实现人生的突围。


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突围的高手。


你知道吗?


他出身农家,17岁才上小学,经历过艰苦的北漂生活,曾被人瞧不起,还被多次排挤孤立,但他没有消沉下去,而是选择积极勇敢地面对,最终用实力证明了自身的价值,获得了成功。


毛泽东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聊聊毛主席人生中的3次突围时刻,看看他在面对困境时,是如何处理的。


进而,再谈谈其经历带给我的启发,以及我们面对困难时,应该如何去面对。





01
离开家乡



1910年的一天,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普通的土坯房内,毛泽东正和他的父亲毛顺生激烈地争吵。


这已经不知道是他们之间的第多少回争吵了。


从小到大,父子二人间的关系总是显得若即若离,一个想管束,一个想逃离,矛盾总是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二人之间的拉扯没完没了。


这次的争吵不为别的,只为上学。


毛泽东已经17岁了,他并不是没上过学,事实上,他读过几年私塾,但这远远不够。他想到城里去,在一所教“外国”课程的新式学堂里当全日制学生。


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


好奇心驱使着毛泽东,他觉得自己必须走出山沟沟,去外面看一看、瞧一瞧。


可他的父亲毛顺生,却计划让他到湘潭县城一个米店当学徒。


当毛泽东以一种冷静又尊敬的方式,向父亲提出继续上学的想法时,得到的回复,却只是略带嘲讽的“呵呵”。


毛泽东发自内心的请求,却被至亲之人置若罔闻,一腔热情,被一泼冷水浇得冰凉。这让他感到很难受,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没再和父亲说话。


幸运的是,通过母亲家的关系,毛泽东得到一个机会,他在湘潭一个失业的法律专业学生家里独立学习了6个月。


或是迫于父亲还有经济上的压力,6个月后,毛泽东回到家中,但那段学习时光却深刻地改变了他。


他决定用他的所学,来为自己争取继续上学的权利。


这一次,他不再打无准备之仗,而是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事前也没有声张。


他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他从母亲娘家那边借了一些钱,觉得攒得差不多了,他开始进行下一步。


某天吃完饭时,毛泽东看着父亲,郑重地对他说:“我要到东山高小去上学。”


毛顺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说:“莫不是你今天早晨中了彩票大奖,突然发财了?”


毛泽东没说什么,而是把攒到的钱给父亲看。


毛顺生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毛泽东会有这一手,但即便如此,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这小子去了湘乡上学,那就得筹钱另雇一个长工来干活了。


毛泽东看准了父亲的心思,他从母亲家的亲戚又多借了一些钱,加上之前借的,凑了十二元,交给父亲:“这里是十二块钱(雇一个长工的价钱),我明天早上就去东山。”


天蒙蒙亮的时候,毛泽东起床收拾行装。


他跟母亲道别,给父亲,则留了一首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离开了这个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


过去,他的视野和行动范围只局限于这小小的一方天地,他总是受束于父亲的严厉管教和传统礼教,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眼便能望得到头,毫无波澜。


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通过自身的努力,辅以他人的协助,终于突破了这些困局,走了出去。


走出去,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并存,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当然,还有意想不到的挫折在等着他。


虽然他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怎样,但他已然走出韶山,去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去努力成为那个想成为的自己。





02
苏家坡的山洞里


    

1929年6月22日,龙岩公民小学兴学祠,一次大会正在召开。


这是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是为了解决红四军中存在已久的分歧。


分歧的双方,在关于红军建设和领导权等问题上,各自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


其中一方是朱德,另一方则是毛泽东。


自打毛泽东1910年出了乡关,19年的时间里,他从求学之路逐渐走上革命道路,现如今,作为红军领导人,他正在考虑红军建设和作风培养的问题。


这次会议对他来说很重要,他希望他的战友们能够接受他的主张,让红军早日走上正轨。


会议主持人是陈毅,他也是朱毛之间的一个调解人。


在会上,他说:“你们朱毛两个人,一个晋国,一个楚国。两个大国天天在打架,我这个郑国在中间简直是不好办。我是晋楚之间,两大之间,我跟哪个走,站在哪一边?我就是怕红军分裂,怕党分裂。我还是希望你们两方面团结。”


话虽这么说,但会议的最终结果是,朱毛二人都受到了批评,其中朱德予以书面警告,毛泽东予以严重警告。


对于毛泽东,会议作出了如下批评:


英雄主义;固执己见,过分自信;


虚荣心重,不接受批评;


在党内用手段排除异己,惯用报复主义;


对同志有成见;工作态度不好;小资产阶级色彩浓厚。


面对这样的结果,不知道毛泽东作何感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让他很生气。


除了受到批评,他还落选了前委书记,这可是会议投票的结果,也就是说,这意味着多数人并不认同你。


这样一来,他在红四军内也难以容身,便以养病和做地方工作的理由,离开了龙岩。


陈毅后来说:“这个会开了一天就结束了。这个时候,毛主席因长期行军作战,患重伤风感冒到蛟洋那里去养病了,实际上是愤而辞职。毛主席走了,前委书记就由我代理了。”


毛泽东去到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因为疟疾,住在一个叫苏家坡的小村休养。那段时光,他身边连个警卫员也没有,只是和妻子贺子珍相伴。


或许是因为还没法接受已经离开红四军的事实,他心情一度很不好,疟疾反倒加重,这居然让共产国际以为他去世了,还给他发了讣告,闹了个大乌龙。


没有实权,没有人认同,还“被死亡”了,怎么办?


换做一般人,这个时候估计就躺平摆烂了,毕竟,抬头一望,四处似乎都没有出路,奋斗的意义何在?


但毛泽东不,虽然暂时脱离了红军的工作,他依旧没有闲着。


他在村子附近发现一个山洞,白天就在洞里读书、思考,临近黄昏再回村里住处睡觉。


在苏家坡的4个月里,毛泽东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说:“真理开始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要保护少数。问题是真理在你手里,你怎么还会被罢免呢?”


这其实是对自我的拷问。


小时候,他与父亲之间发生种种冲突,可以采取冷战、不辞而别甚至威胁的态度,那主要是亲人之间,或许有些用处。


但到了真正的工作之中,自己的想法不被认同,于是也采取类似的态度,是不是就显得有些幼稚了呢?


毕竟,工作不是在家里,没人有义务有理由去真正理解你。


他开始意识到,即便自己说得再有道理,再符合客观实际,那也得大多数人拥护你。


否则,你特立独行,你总觉得别人不对,总不给他人台阶下,总是处于少数,那么,看法再对又怎样呢?


想推行一种观念,关键是要获得大家的支持。


而获得支持的办法是什么呢?


团结人。


一旦学会团结人,事情就好办了。


毛泽东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此后脾气改了许多,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开始学会综合其他人的意见。


他在苏家坡的山洞里的反思,一如王阳明在龙场的悟道,虽然形式上不尽相同,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类似的:他们都在遇到重大挫折后,经过自我的深度剖析,最终在认知上获得了一个飞跃,并为接下来的个人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他们都在遇到重大挫折后,经过自我的深度剖析,最终在认知上获得了一个飞跃,并为接下来的个人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到后来,当毛泽东再次回到红军时,他与朱德、陈毅达成了和解。


对于此,中共中央特派员涂振农这样记录道:


“据我在那里的观察,确实都从行动上改正过来。


朱德同志很坦白地表示,他对中央的指示,无条件地接受。他承认过去的争论,他是错的。


毛泽东同志也承认工作方式和态度的不对,并且找出了错误的原因。过去军政关系的不甚好,是做政治和做军事的人对立了,缺乏积极的政治领导的精神。


同时要说到四军党内虽有争论,但都是站在党的立场上,在党的会议上公开讨论,虽有不同的意见,但没有什么派别的组织,只是同志间个人的争论,而不是形成了那一派和这一派的争论。”


之后的一次会议,大家就很熟悉了,那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重新当选为前委书记,他关于党和红军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科学的观点,都得到了认可与贯彻。


虽然这些思考还都只是初步的探索,但它们就像一粒粒种子,日后生根发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并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原则。



当然,这更多是从整个党的发展史来看的。


在当时,毛泽东尽管获得了不少人认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他即将面临一个新的挑战,这个挑战来自留苏归来的中共领导人,他们说:


“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




03
遵义会议



古田会议之后,革命根据地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但就在形势发展一片大好的时候,危机再一次悄然降临。


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一个叫王明的年轻人得了势,以他为首的一帮苏联留学生,自恃有共产国际撑腰,完全从苏联立场看问题,居然还企图攫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


一群总是胳膊肘往外拐的人,若是企图真的达成,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王明给根据地派来了一些领导,他们来到苏区,不干正事儿,专挑刺儿。


毛泽东又一次被批评得体无完肤,他被说成是“狭隘经验论”“根本否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这完全是农民的落后思想”。


他又一次失去了在军队的领导权。


面对这种不公正的待遇,他话里话外难免透露出不满的情绪:


“他们不做实际工作,却要指手画脚,到处发号施令,同国民党打仗,怎样才能取胜?农民为什么会革命?他们懂吗?”


尽管如此,毛泽东还是选择了忍耐和等待。


相比1929年,他变化了不少。面对反对意见,他不再总是意气用事,而是用一种更为积极建设性的态度面对。


他曾表示:前方军事急需,何时电召便何时来。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没人电召他。


毛泽东又一次被孤立了。


既然军事工作暂时做不成了,那就做做经济工作吧。


他在中央苏区开启了调查研究的工作,包括倾听农民的讲话,计算粮食的担数等,并写出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报告。


除此之外,他接着读书写诗,还教警卫员认字,试图以这些方式缓解内心的压抑和焦虑,但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不解决,那负面的情绪也必然得不到根本的消解。


这就好比鞋里有石子,不倒掉,总觉得膈应。


更糟的是,他又生病了。


对于那段时光,他伤心地回忆道:


“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


这一次,他高烧41度,甚至还得了肠痉挛,或许,他自己都怀疑,这一次能否挺过去。幸运的是,在医生的精心照料下,他恢复了健康。


然而,王明派到中央苏区的博古、李德等人,却彻底玩脱了,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怎么办?


撤吧,只能撤。


不撤,等着老蒋来个一锅端?


长征就这么开始了。


但是,在博古和李德的手上,这样的“长征”只是痛苦的撤退,或者更现实点说,是没什么头绪和策略的盲目逃跑。


湘江一战,红军从开始时的8万6千余人,一下子锐减为3万多人,再不做出根本性的改变,等待红军的,只有全军覆没。


毛泽东意识到,自己必须挺身而出了。


他大胆发言,指出博古和李德军事路线的错误,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路——西进贵州。


面对惨败,博古等人无话可说。周恩来开始听从毛泽东的意见,王稼祥、张闻天也表示支持。


红军西进后,果真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击,毛泽东的意见初见效果。


看似死棋一盘,却硬是被毛泽东找到了活的突破口。


接下来,胜利接踵而至。


曾经损失惨重、士气低落的红军队伍,似乎再次看到了希望。


毛泽东是红军迷茫困顿时的一束光。


毛泽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支持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他开始用自己的实力证明:


我能带领大家走出一条绝处逢生的路,我能带领大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遵义会议,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展开的。



对于这次会议,毛泽东显然是有备而来。


会前,王稼祥等人就明确支持毛泽东,这就为整个会议的走向定下了基调。


会上,毛泽东严肃批评了博古、李德等人所犯的错误,并用确凿的证据去说明,无可辩驳。


同时,他的批评又主要是聚焦军事层面,而不是全盘否定,激化扩大双方的矛盾。


更为关键的是,在指出问题后,毛泽东没有继续批判,而是调转话题,给出了自己的战略战术,包括今后军事行动的方向、下一步该怎么办、革命事业还能不能继续等问题的思路。


这就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


问题,我给你们指出来了;


思路,我也给你们指出来了;


矛盾,确实存在,但不要激化,影响团结;


现实,摆在这儿,停止争论,精诚合作,给同志们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这是什么?


这不就是实事求是嘛。


根据实际情况,研究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找到相适应的解决方案,进而取得相应的成功。


这次会议,毛泽东被选为常委,成为了周恩来军事上的帮助者。


此次出山,毛泽东变得更加沉着、冷静,思考问题更加缜密、周到,并更善于团结人了。


他开始带领红军,进行有策略、有计划的长征,并最终成功完成这一二万五千里的壮举。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地成长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为中国革命的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了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04
写在最后



回顾毛主席人生中的这3段经历,我们不难发现:


每一次,你眼看他陷入困境,好像没什么希望的时候,他却总能找到突破口,破局而出,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这是因为他运气好。


真的如此么?


我们当然不能忽视运气这个因素,但须知: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运气、机会来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到。


事实上,我们真的不缺机会。


我们很多人缺的,只是抓住机会的实力。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些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对于毛泽东来说,大多也遇到过。


诸如不被认同、被孤立排挤、人到中年还在“四处漂泊”……


对这些问题,他也迷茫过、痛苦过、踌躇过,但关键的关键,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过。


谁也不希望一天到晚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麻烦,但既然问题来了,就别慌,而是接纳之。


要知道,一味的抗拒是没有意义的,问题仍旧存在。


相比之下,选择接纳问题,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个人的成长进步。


小时候,为争取继续上学的权利,毛泽东与父亲斗智斗勇,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


长大后,面对争论,他虽然一时意气用事,但也能及时反思,学会团结他人;


遭遇孤立和排挤,尽管很难受,但他没有躺平,而是蓄势待发,关键时刻逆风翻盘。


尼采说:“那些打不垮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加强大。”


深以为然。


对于毛泽东来说,每一次打击,都是他实现人生突围的契机。


当我结合毛主席一路走来的坎坷经历,再看他的《论持久战》时,我忽然意识到:关于人生的突围,很多时候,不也就是一场持久战么?


何以见得?


要知道,突围就是突破包围,摆脱当前糟糕的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但它常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曲折反复的,中间充满了攻守和拉扯。


持久战也有类似的特点。


用毛主席的话来说,要打赢持久战,就需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要取得人生的突围,这套逻辑,其实也适用。


化用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的一句话,就是:


我们也不是不喜欢速胜,谁也赞成明天一个早上就把“困难”(原话为“鬼子”)赶出去。


但是我们指出,没有一定的条件,速胜只存在于头脑之中,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幻想和假道理。


因此,我们客观地并全面地估计到一切敌我情况,指出只有战略的持久战才是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而排斥毫无根据的速胜论。


我们主张为着争取最后胜利所必要的一切条件而努力,条件多具备一分,胜利的时间就早一日。


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缩短突围(原话为“战争”)的过程,而排斥贪便宜尚空谈的速胜论。


简而言之,一句话:


面对困难,不要怕,也不要急,慢慢来,一点点解决,局面会逐渐打开的。


须知,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共勉。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487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合理预期是什么?
下一篇:别让佩洛西稀释了周劼!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站点声明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