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乌波尔的“战斗”,差不多迎来大结局了。关于马里乌波尔战场上的情况,俄乌双方的报道不太一样。俄方称亚速钢铁厂已有959名乌方人员投降,越来越多的亚速营成员和乌克兰军人放下武器,走出钢铁厂投降,顿涅茨克领导人称将会拆除亚速钢铁厂.......但是,乌克兰方面的报道是——“马里乌波尔的守军已经完成任务,可以撤离”“亚速钢铁厂守军的撤退,在乌克兰内务部和军方的全面掌控下进行”。这套话术非常耳熟,让我想起了历史上的“转进”和“一切尽在掌握”。但是他们撤向哪里呢?撤向了俄军控制的顿涅茨克.......乌克兰重新定义了“撤离”。这段时间我们见证了战争史上的奇迹,马里乌波尔其实只被围了25天(实际上是从4月22日开始围城的),没有看到乌克兰的“大军”打出什么像样的战斗,只是拉着平民做盾牌,躲在钢铁厂的地下设施中龟缩了两个多月.......然后放下武器,向着俄军的方向“撤退”了。最近看乌克兰新闻,学了不少新词儿,比如说“放下武器撤退”、比如说“向敌方控制区撤离”、比如说“钢铁厂换防”……不得不说乌克兰的外交语言真的是博大精深,有人扯几十年前的“转进”,转进还真的不如这个“撤离”、“撤退”、“换防”。转进太朴实了,朴实到一眼就能看穿真实的状态,“撤退”和“换防”就踏马高深了,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乌军胜利阻击对手,从容撤退呢;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俄乌一家亲,一起对抗外星人,现在兄弟部队来换防了呢。踏马的逃跑讲成“转进”还有点道理,投降变成“撤退”真的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我记得马里乌波尔打得焦灼的时候,有人天天在网络上刷“马里乌波尔依然在”,把钢铁厂吹成什么前苏联科幻末日工程,可抗陨星可防外星人,能镇山河能化万劫,固若金汤天衣无缝,物资充足可以吃到沧海变桑田,甚至能够繁衍万代开创“人类地下文明”……我还记得他们把马里乌波尔之战叫做……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62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