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准备聊这个话题的,因为其他人聊得太多嘛。不过老收到好多消息让我说说理解,所以周末把政府工作报告仔细研究了下,写成了本文,跟大家一起分享下。文章开始前,可能有读者不是太清楚到底什么是碳中和,我先给大家稍微解释下。现在一般认为,地球温度再上升两度,人类就完蛋了。冰山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掉沿海地区,而且会出现极端气候,比如暴雨大风什么的。往往引用的是下边这张图。下图就能看出来,过去一千年地球温度还是很稳定的,最近一百年突然上升了一度左右,这一百年正好是人类开启工业革命之后。地球温度上升这事应该是真的,不过到底是不是人类搞成这样的,还有争议。我查了很多论文,说啥的都有,有不少学者信誓旦旦是人类搞坏的,也有说法认为地球的温度一直这样变来变去,并且有周期性。不过古代有一段时间温度确实比现在要高,那时候比较温暖湿润,黄土高坡还是绿的,河南还有大象。当然了,海平面也比现在高一些,上海有一半还在海里。唐朝之前,那个崇明岛完全在海平面下,后来露出来的。直到很后来,上海那地方一直泥泞不堪,所以叫上海滩。不过气候话题应该是最“政治化”的一个,一直以来都是根棍子。最明显的就是美国,唯一标准就是是否对自己有利,自己要搞工业就不参加气候协定,换个总统改了策略,又热心地参加上了。比如最近这次,川总刚退出巴黎协定,拜登一上台立刻又重新加入了。以前西方逼着中国遵守碳排放协议,主要是中国那时候处在工业的上升期,必然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西方希望中国能主动降低。问题是在那时候,降低碳排放就等于降低发展速度,我国当然不愿意了,很多人有意见,也就有了丁仲礼院士和柴静的那一番对话,柴静一副傻白甜样站在西方的角度指责我国。不过时过境迁,柴静和丁仲礼的对话发生在2010年,这不十来年一晃而过,我国态度已经发生了大转弯,要保护环境主动降低碳排放了。原因也不复杂,因为我国已经完成工业化,并且要转型了。高举环保大旗,说不定还可以防止制造业回流西方。我国这几年承诺要在2030年“碳达峰”,也就是那一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也就是中国这边工业和居民排出去的碳,都要自己吸收掉,所以叫“碳中和”。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搞清洁能源、绿色工业,这些可以降低碳排放。再多种树,把二氧化碳吸收掉。首先咱们回顾下历史,大家体会下大国到底是怎么完成交替的。当初把“信用”和“压低成本”发挥到极致的荷兰人在大航海时代第一个崛起,却没顶得住“负债经营”并且拥有大量殖民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6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