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从近期中概股调整看中国监管关注的七大领域!


2021年07月28日 
今天在离岸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又大跌。没有企稳。投资人(尤其是海外投资人)呈现恐慌情绪,大呼对中国“看不懂”,不知道监管会在教培之后蔓延拓展到哪些行业。金融最憎恨不确定性。在这个情况下,就开始撤资,导致许多细分行业的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大跌。一、针对企业/行业,中国的政府/监管机构到底会关注哪些点?从蚂蚁折戟,到反垄断,到滴滴上市及数据安全,到民生与教培行业,好像各种行业企业都会被监管重锤,是否有什么规律?我将其归纳为七大类。企业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可能符合哪几类。1、“大到不能倒”的对抗监管型。一个企业如果大到一定的规模,在行业、经济里占到一定的比重,——具备风险传导效应、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这家公司出问题,还会波及影响细分及关联行业的其他企业,或某个地方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绑定足够深并可能引发金融体系的风险(藉此,“绑架”了金融体系)——有一个巨大的上下游生态体系,联系着巨大的就业群体或消费者/终端用户——通过科技(譬如互联网平台)穿越地域与空间,甚至具备垄断的可能。那么这个企业就构成了对政府政治与社会治理的一种挑战与威胁。这样的企业还可能声称自己“大到不能倒”(toobigtofail),将这种”大到不能倒”作为自己信用的背书和“安全性”的来源,藉此吸引及绑定更多的资源,使自己滚出来的雪球更加壮大,最终达到一种叫板/对抗监管的态势,这样的企业是危险的。如果这个企业能够维护法律、维护并伸张主流价值,承担社会价值,那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它不顾监管、挑战监管,甚至叫板监管,那就会出现问题。在中国,其一,越大越要“从”,做好学生。其二……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82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又有城市用了这个狠招!炒房已穷途末路!
下一篇:疯狂杀跌结束了,不要怕!
评论或留言 1
叶恒刚 :  只知其一,反过来想一下,国家让好的企业在香港或国内上市,即可以满足国内投资人需求,又可拆美国市场柱子,何乐而不为!
2021-07-28 16:12:1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