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三国演义》五大处事法则,你若读懂,终身受益!


2020年03月25日 
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曾说:“《三国演义》是一部经世治国之书,也是一部有情有义之书。”它写尽了英雄情义,道尽了世间人心。对于许多人来说,《三国演义》不仅是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更是一座历经沧桑的人生大课堂。在这座人生课堂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处世哲学。其中更有五大经典做事法则,值得我们细细玩味。留有余地: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菜根谭》有言:“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绘画讲究留白,做事讲究变通,懂得给自己留退路的人,才能进退自如。要说《三国演义》中的“逃跑专家”,那自然非刘备莫属。刘备在创业前期,可谓是将36计中的“走为上计”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面对吕布的反戈一击,还是曹操的突然袭击,他都能化险为夷,成功脱身。究其原因,则是刘备平日里做事,时常为自己留有余地。有一次,刘璋的亲信张松途经荆州,受到了刘备的盛情款待。张松素来钦佩刘备的才能,又见他如此礼贤下士,便在席间劝刘备夺取刘璋的益州。对于张松的提议,刘备不置可否,只是热情地从旁劝酒。后来,张松又派他的好友法正,前来询问刘备的想法。酒过数巡,法正低声问刘备:“张松昔日的提议,您考虑得怎么样了?”刘备听后,缓缓答道:“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何况人乎?”刘备的这句话,蕴藏着极深的处世智慧。他不是不想夺益州,而是在预估这件事的风险,从而事先给自己留好转圜的余地。如果过早表态,那么事情一旦……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68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中美口水战降温了!
下一篇:都2020年了,吃财政饭的“作协”还有必要存在吗?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