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于无色处见繁花——从“两会”看未来政策走向。


2019年03月16日  浏览(10483)人
0


文 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罗志恒 孙婉莹

许诗淇、颜静雯对本文有贡献


事件


3月5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发布。3月15日上午全国人大会议闭幕,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外商投资法》及2019年预算草案等。李克强总理在会后答记者问。两会期间,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国资委等主要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传递政策信号。


解读


两会闭幕,《政府工作报告》务实、开放、市场化,反映民众呼声,顺应时代大潮。总理及各部委答记者问释放出强烈的市场化改革和简政放权的信号。

两会期间,传递的一系列信息振奋人心:经济增长目标更具弹性,发展目标更注重就业、民生、生态环境等高质量内涵,大幅减税降负是一大亮点,货币政策松紧适度注重支持实体经济,供给侧改革更注重市场化、法治化,对去年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予以纠偏,高度重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股票市场迎来大变革大发展,降低关税、放开行业限制等一系列开放举措大步迈进,都市圈城市群模式终于确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国家战略……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只要务实推动市场化导向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一、2019年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更注重高质量发展,尤其关注就业和民生

《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1、2019年GDP目标为“6.0-6.5%”的区间,较2018年“6.5%左右”下调,更注重高质量发展,同时强化底线思维稳增长

时隔3年再提区间目标,2016年目标是“6.5-7.0%”,2017和2018年均为“6.5%左右”,一方面下调目标增速,不强行刺激和大水漫灌,区间的跨度设定更有弹性,为宏观调控增强了灵活性;另一方面更注重高质量发展,突出就业、风险防控、扶贫、居民、生态环境等发展指标。同时,强化底线思维,“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防控风险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防止紧缩效应叠加放大,决不能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根据测算,要实现两个翻一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9-2020的年均增速必须达到6.2%,预计2019年实际增速6.3%。

2、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注重居民收入、扶贫、生态环保,着重强调防控财政金融风险

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2018年首次将调查失业率作为预期指标,2019年更加重视就业,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今年城镇新增就业要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达到近几年的实际规模,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但是由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018年的“5.5%以内”调整为今年“5.5%左右”。此外,目标强调居民收入、脱贫和环保,注重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中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关注养老、托幼问题,解决看病难问题。“应重点发展社区的养老托幼服务,创新机制,对接群众需求;社区工作人员、政府的有关部门要保障公平准入,公正监管,坚决驱逐违规行为。”针对看病难问题,总理指出“今年仍有两大举措,一是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给予50%的报销;二是要提高大病保险的起付线,提升大病保险的报销标准。”

鉴于2018年供给侧改革中的去产能取得较好成绩,去库存基本完成,去杠杆转入稳杠杆,今年不再提“供给侧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而是在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上“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同时,目标上着重强调防控财政金融风险。

 

二、宏观调控:大幅度减税降负是一大亮点,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从宽货币到宽信用,首次将就业优先置于宏观政策,高度重视发展资本市场

2018年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赤字率问题引发市场热议。我们一直呼吁“提高赤字率以强化逆周期调节,从平衡财政转到功能财政理念,从特定行业减税转向普惠式减税,从缩减税基式减税到降低税率式减税,同时划转国资充实社保以降低社保缴费率”,政府工作报告的基调和具体措施符合我们的预期和建议。

1、财政政策:大幅减税降负是一大亮点,加力提效,温和上调赤字率,扩大专项债支持基建,严格控制债务风险

2019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体现在赤字率温和上升、专项债扩大、倒逼政府削减一般性支出提高效率。今年赤字率回升至2.8%,较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但仍在3%以内;赤字规模2.76万亿,较去年增加3800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赤字分别为1.83万亿和9300亿元。主要原因在于:1)今年的财政收支形势严峻,减税降负和经济下行导致收入下行,同时刚性支出压力较大,加强逆周期调节,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增加;2)政府考虑到3%为名义的警戒线,未突破3%,为今后的风险留出空间,控制财政债务风险;3)专项债不计入赤字,发行专项债配合公共赤字的小幅回升。

 专项债发行规模大幅扩大,含专项债的实际赤字率高于去年,基建增速将明显反弹,托底经济。专项债发行规模连续5年扩大,今年规模2.15万亿,较去年增加8000亿元,主要为支持基建项目,报告提出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减轻地方利息负担,预计在3000亿元左右。2015年起,我国实际财政赤字规模均大于赤字目标,主要通过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盘活结转结余资金以及调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2015-2018年公共财政实际赤字与赤字目标之差分别为7409、6489、6963和13754亿元。根据预算草案,2019年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5144亿元,再考虑专项债后的实际赤字率,2019年预计为6.5%,高于去年的5.7%。随着财政发力、货币宽松、逐步降低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基建增速将明显反弹。

积极财政的亮点是大幅度减税降费,减少税收和社保负担规模2万亿将创新高,支持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倒逼政府削减一般性支出。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中国企业总税率(占利润比重)为64.9%,较2017年下降2.4个百分点,但与主要国家比仍严重偏高,较世界平均水平高24.5个百分点,较美国、越南分别高21.1和27.1个百分点,制造业面临转移压力。其中企业的社保缴费率在全球居于前列,为39.5%,高于发达国家平均的16.2%,有必要继续推动减税降费。

减税降费的措施有:第一,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方式减税,将于4月1日实施,对制造业的促进力度最大,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第二,落实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将小微企业增值税的起征点从3万提高到10万。第三,稳定现行社保征缴方式,各地在征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第四,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从19%降至16%,将于5月1日实施。第五,清理电价附加收费,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推动降低过路过桥费用,治理对客货运车辆不合理审批和乱收费、乱罚款。取消或降低一批铁路、港口收费。专项治理中介服务收费。第六,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

在财政收入下行的背景下,中央明确提出在教育、民生社保方面的支出增加,倒逼政府削减一般性支出,提高支出效率。只有简政放权才可能真正削减支出。

2、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疏解宽货币到宽信用渠道,支持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降准降息可期

相比2018年,2019年货币政策不提“中性”,预计2019M2与社融增速将平稳反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稳中求进”总基调,更注重“稳健”、“松紧适度”,不提“保持中性”。在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背景下,要求M2及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根据财政赤字率2.8%及2.76万亿赤字规模,可大致推算出2019年名义GDP增速为9.5%。我们认为2019M2和社融增速在10%左右可能较为合理,预计2019M2和社融有望延续1月反弹态势。从力度看,2018M2和社融同比增速为8.1%9.8%,因此2019年不是大水漫灌。

为缓解融资难题、服务实体经济,2019年要打通宽货币到宽信用的渠道,降准、降息可期。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中指出:“今年不确定的因素不少,还要有更多的应对准备,留有了政策空间,还可以运用像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型或价格型工具,这不是放松银根,而是让实体经济更有效地得到支持。”“今年要抓住融资难融资贵这个制约经济发展、市场活力的‘卡脖子’问题,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贷款上,引导金融机构改善内部管理机制,多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要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供给侧改革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体现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加强对小微和民企的支持。“在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实际感受的融资成本,特别是贷款利率里面,主要是解决风险溢价比较高的问题。第一个途径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消除利率决定过程中的一些垄断性因素,通过更充分的竞争,使得风险溢价降低。第二个途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完善破产制度,提高法律执行效率,还有降低费率,降低实际的交易成本,也会使得风险溢价降低。”

2019年可能会继续全面降准或定向降准,而降息也会有可能。但对于降息,需要注意两点:1)降息并非针对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而是政策利率。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市场利率的下行传导到贷款利率,故若降息可能是通过降低OMO、MLF等政策利率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从而降低贷款利率。2)目前投资端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如果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超预期支撑PPI企稳,降息的必要性可能会减小。

3、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稳定内需

在全球经济见顶回落及中美贸易摩擦仍存不确定的情况下,内需尤为重要,稳消费、稳投资是“六稳”的重要内容。报告指出要“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增强消费能力。”“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2018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为76.2%,大幅提高,但由于国民收入分配居民占比偏低、社保福利不完善、居民杠杆率高原因,仍存在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问题。报告提出要:一是落实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二是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破除民间资本进入的堵点。三是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四是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五是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六是稳定汽车消费,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七是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支持电商和快递发展。

商务部提出,2019年在促进消费上需重点做好三件事:第一,提升城市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改造提升一批步行街,把步行街打造成为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另一件是优化便利店布局,鼓励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让消费者更方便、更放心。第二,扩大乡村消费,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连接城乡市场,畅通流通渠道。第三,发展服务消费,优化服务供给。

2018年下半年以来,发改委审批项目明显加快,5G、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亮点。今年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铁路投资计划为5776和8000亿元,而2018年的目标是5376和7320亿元,公路水运计划投资1.8万亿,与去年持平。从历史完成情况看,基本上会超额完成,2018年铁路和公路水运实际完成率为109%和128%。同时,投资中的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建是亮点。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三去”到“降”“补”,更加注重法治化和市场化

供给侧改革不搞一刀切、运动式、行政式,注重法治化和市场化,注重“八字方针”。今年的预期目标中未明确涉及供给侧改革,但是报告在政策取向中提出: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改革从减法到加法,转向降成本和补短板。降成本方面,主要通过改革降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2019年要通过深化增值税改革、深化电力、公路体制改革和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降成本。在全国推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审批时间大幅缩短。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使更多事项不见面办理,确需到现场办的要“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补短板方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扩大国际创新合作。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四、更加注重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

在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2018年我国坚定推进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和进口博览会上,宣布并推进新的扩大对外开放的举措。2018年我国大幅降低汽车、药品等关税,放开汽车、金融等行业准入限制,通关时间持续缩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市场活力增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在190个经济体中排在第46名,比上年大幅提升32位。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尤其注重激发微观主体活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调要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放宽市场准入,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有:一是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审批事项应减尽减,确需审批的要简化流程和环节。二是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加快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国家层面重在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地方政府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公正监管上。三是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中强调,改善营商环境,要放管结合并重。“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原则是一视同仁。开办企业拿营业执照的时间,今年要力争降到5天,部分地区地方可降至3天。同时,宽进与严管相结合,要形成一种放和管结合、有效的制度性安排。”

 

五、三大攻坚战继续推进,防风险强化底线思维

2019年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输入性风险。精准脱贫要坚持现行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攻坚力度,提高脱贫质量。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重点任务,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总理在答记者问中表示:“要时刻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对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僵尸”企业,不能给予新贷款,要制止打击违法违规的金融行为,加强金融服务和防范金融风险是相辅相成的”。

严控地方债务风险,避免发生新的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存量。刘昆表示,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加上中央债务,全国政府债务余额是33.35万亿元,政府债务和GDP相比,负债率是37%,远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但确实有个别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对此,财政部将严格部署“遏制增量、化解存量、推动转型、监督问责”的工作,对各地财政包括融资平台公司进行监控,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债务违约处置机制,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公开透明、合法合规运作;健全了监督问责机制。

财政加大扶贫投入,商务部门推动五大扶贫工作。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表示,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将加大投入,拟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261亿元;突出重点,扶贫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加强管理,公开扶贫资金安排结果,强化监督问责,解决地方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将围绕电商扶贫、家政扶贫、对外劳务扶贫、产业扶贫和边贸扶贫五个方面,深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创新机制,推进环境监测体制改革,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财政部副部长刘伟表示,除了加大投入以外,机制建设更重要。2019年要清楚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支持推进环境监测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完善以奖代补、政府绿色采购等政策。今年污染防治资金共安排600亿元,其中大气污染方面安排250亿元。

 

六、国资、财政、金融三大改革起航,高度重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股票市场迎来大变革大发展

2019年的改革更加聚焦于国企国资、民企发展环境、财税、金融,比2018年少了产权制度、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

加快推动国企国资改革。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处置“僵尸企业”;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2019年国企改革重点在五个方面:一是着力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向管资本转变。要出台2019年的监管清单,主要是明晰边界,理顺关系,下放权力。二是着力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三是着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四是着力推进董事会建设和经理层任期制的契约化。五是着力多措并举,强化正向激励。国资委已出台了新的考核办法。

高度重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2018年的去产能、金融去杠杆、环保风暴等叠加一定程度上误伤民企,总书记的座谈会讲话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稳定预期。报告指出要“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保护产权必须坚定不移,对侵权行为要依法惩处,对错案冤案要有错必纠。”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预算公开改革力度;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2018年的个税改革和增值税下调税率已经取得效果,增速快速下滑,2019年要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税率,但由于财政压力较大,短期内继续将增值税率9%降为6%或者13%降为9%的难度较大,“三档并两档”是渐进过程。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比重。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针对我国金融系统存在的监管不完善、“脱实向虚”和向实体经济输血不足的问题,提出:金融体系结构要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包括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银行体系要“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并且要“端正发展理念”,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资本市场要“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完善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出口两道关。对于“高质量发展”涵盖的内容,要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包括风投、银行、债券、股票等。金融发展要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要按照市场规律精准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概要言之,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各种金融机构和业态按市场规律满足实体融资需求,优化金融体系结构。

3月2日,科创板正式稿出台,定位补齐资本市场短板的增量改革,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最大亮点聚焦注册制、严格信息披露、退市制度,A股迎来新经济时代。科创板实行注册制,放宽未盈利、红筹架构、同股不同权等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条件,服务重点对象是符合国家科技战略导向、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为我国多数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科创板以信息披露为中心,贯穿发行、上市、持续监管、中介机构、退市整个环节。严格退市制度,当前A股全市场退市比例仅为2.74%,且存在大量ST股票,对A股市场的健康运行造成阻碍,催生重组暴涨、垃圾资产绕道借壳上市等问题。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增强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化解处置。

 

七、2019年或为新一轮开放元年,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值得期待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博鳌讲话宣布了降低汽车关税、放开金融业投资限制等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

近期,中美第七轮高级别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金融服务、农业、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取得共识,3月14日刘鹤副总理与莱特希泽、姆努钦第三次通话,双方在文本上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习近平和特朗普有望于3月底中美元首会见签订最终协议。降低关税、放开行业投资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高水平、全方位开放,既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推动中美贸易谈判取得成功。

2019年全方位对外开放要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一是促进外贸稳中提质,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改革完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扶持政策,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进口,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二是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落实金融等行业改革开放举措,完善债券市场开放政策;加快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执行一致性,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公正市场环境;加强外商合法权益保护;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推进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三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四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贸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继续推动中美经贸磋商。

3月15日《外商投资法》通过,《外商投资法》使外资在中国能够享受到更加开放、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并加强了对外资企业权益的保护,进一步优化了中国的投资环境。李克强总理表示,会推出一系列有关法规和文件,让《外商投资法》顺利实施;将修改《知识产权法》,对侵权行为引入惩罚性的赔偿机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要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加上正面鼓励,准入前国民待遇加准入后国民待遇。从缩减负面清单、扩大正面鼓励、准入前后都实行国民待遇、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依法保护外资权益等角度开展工作。

 

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均为国家战略,都市圈城市群模式终于确立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九大报告、“十三五”规划均明确,当前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其中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演讲时提到,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3省1市)GDP合计占全国的24%,常住人口占16%。在上述背景下,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将从属于长江经济带的长三角区域单独提出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强调推进区域一体化。

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都市圈时代来临。集聚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有助于高质量发展。发达国家人口流动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从城镇化到城市群,其中都市圈为中间阶段。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中后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立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并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但当前多数城市群仍在培育。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此前的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其中指出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城市。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成为推进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这是第一份以“都市圈”为主题的中央文件,要求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都市圈建设。作为城市群的核心板块,近年来我国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但交通衔接薄弱、分工协作有限、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突出。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仍大,市民化进程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60%、45%,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较2012年的17.3个百分点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2018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9.58%、43.37%,差距为16.2个百分点。当前中央要求,放开放宽除北京、上海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九、住房问题要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政府工作报告肯定了2018年“改革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2019年要“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和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延续了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

我们认为,建立居住导向的住房制度和长效机制,关键是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健。确立以大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的城市规划区域规划战略,要促进人口、土地、技术等要素自由充分流动,调动各区域积极性。

 

十、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通过影响预期进而影响房价。房地产税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稳妥推进”到2019年的“稳步推进”,3月8日栗战书表示要集中力量落实好党中央确定的重大立法事项,其中包括房地产税法,要加快立法调研、起草,都要加紧工作,确保如期完成。3月12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指出:“尽快提出房地产税法等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时间安排,按时提交审议,确保完成党中央确定的2020年实现税收法定的任务”。据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乌日图介绍,房地产税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会同财政部组织起草,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完善法律草案、重要问题的论证等方面的工作,待条件成熟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为健全地方税体系,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适应未来存量房时代新形势,房地产税改革势在必行。房地产税的立法和实施将通过影响预期和持有成本,进而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房地产税推进需要遵循“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谈到未来房地产税出台时:“房地产税是一个地方税种,所以房地产税即使出台,何时开征、按什么税率征收,按照法律规定、充分授权的原则,地方政府应该会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房地产税也不能说是占有房子就交税,应该是对占有多套房的、不用于住的、等着炒的这种人会增加负担。”“房地产税肯定设定最低居住面积免除额,到时候法律应该对此作出规定。”

 

十一、未来十年展望: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新经济快速成长、美好生活消费升级

1、经济规模达13.6万亿美元,占全球16.6%,相当于美国的66%,2027年前后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2018年中国GDP规模达90万亿元,相当于13.6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2018年GDP为20.5万亿美元,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约66%,中美差距正在快速缩小。2018年中国GDP实际增速6.6%,低于1978-2008年高速增长期的平均增速9.8%,但仍远高于美国2018年预计增速的2.9%。据IMF估计,2018年全球GDP总量达84.8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和美国占全球GDP比重分别为16.1%和24.2%,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占全球GDP比重仅5.9%,中美主导全球。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从新增生产总值来看,中国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2018年经济增量1.4万亿美元,相当于澳大利亚2017年的经济总量。IMF预测2018年全球GDP总量增长4.78万亿美元,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高于美国的贡献率21.5%。

十年后我国有望跃升为第一大经济体。如果中国经济保持6%左右的增长,则在2027年前后,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再回世界之巅,全球政经格局和治理版图进入新的篇章。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改革战,在伟大的崛起过程中,中国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推动新一轮更大力度的开放。中国正在开展的改革开放将奠定未来30年内圣外王的基础。

 2、人均GDP超9700美元,2022年前后或跻身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2018年中国人均GDP为64644元,名义增长9.2%,较上年增速放缓1.1个百分点。以美元计价,我国2018年人均GDP为9769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DP门槛约为1.25万美元。如果中国能够转型成功,按照6%左右的速度再增长4年左右,大约在2022年前后中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入高收入国家俱乐部。一个14亿人口的超大型经济体从起飞、转型、到跨越,这将是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

3、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互联网+”一骑绝尘

2018年工业生产增长放缓,传统行业增速低。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较上年放缓0.2个百分点。其中,传统行业增速放缓明显,纺织、造纸、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0%、1.0%和3.6%,较上年放缓3.0、3.2和0.2个百分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崛起,全球最好的新经济就在中美,全球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7%、8.9%和8.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5、2.7和1.9个百分点。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铁路客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锂离子电池和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83.0%、40.1%、18.7%、12.9%和9.7%。

中国新经济具有旺盛活力,跨界创新蓬勃发展。2018年,信息服务业一枝独秀,同比增速高达30.7%。全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06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2%。从子行业来看,移动游戏、网络购物约车平台、旅游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众多子行业增速达30%-50%。每个子行业都诞生了一批独角兽企业,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创新创业领域的话语权迅速提升。截至2018年底,中美独角兽分别占全球比重为28%和48%。未来信息服务业与人工智能、AR、VR技术结合仍将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能。

互联网消费贡献突出。全国网上零售额90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8.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2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全年快递业务量507.1亿件,快递业务收入6038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5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9%;移动宽带用户130565万户,增加17413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711亿GB,比上年增长189.1%。

 4、消费主导经济增长,开启美好生活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三产对经济的贡献率创历史新高,消费的贡献大幅提高。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2%、40.7%和52.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35.8%和60.1%,较上年变化-0.9、-0.5和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创历史新高。从最终需求看,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2%、32.4%和-8.6%,比上年变化17.4、0.3和-17.8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 5.0、2.1和-0.6个百分点。

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整体上消费结构升级。2018年食品烟酒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为28.4%,较2017年下降0.9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达到30%-40%为富裕水平,低于30%为最富裕水平,由此从消费结构指标看我国已连续两年保持在“最富裕”水平。同时,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为44.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消费结构改善。

中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孕育大量投资机会:近14亿人口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庞大市场和规模效应(欧洲只有7.4亿人,美国有3.3亿人,日本是1.3亿,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居民收入和就业的持续改善推动消费继续扩张;从住行向服务消费升级,买健康快乐和不油腻的品质美好生活;三四线互联网红利促进新一轮在线购物热潮。

 

十二、2019年宏观形势主要判断:经济年中触底,资本市场否极泰来

1、上半年中国经济还将惯性下滑,随着主动去库存周期结束、产能新周期和货币财政政策效应显现,年中经济将触底,下半年企稳,全年前低后稳,经济失速风险缓解。

经济有自身运行规律,关注世界经济、金融、库存、产能、房地产、政治等六大周期。

2、年初M2和社融增速触底回升,政策底(2018年3季度)、市场底(2019年1季度)、经济底(2019年中)将先后出现。

3、货币宽松和周期轮动,债市、股市、房市、商品将先后转好。

4、未来宏观政策既要防止对冲不及时、力度不够,也要防止力度过大、重走老路。

5、中国“增速换挡”步入“经济L型” 触底期,有三次触底,第一次是2016年初,第二次是2019年中。

6、当前三大挑战: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渐行渐近的人口危机;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家的积极性,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十三、以六大领域为突破口,新一轮改革开放开启新周期

最大的改革是开放,通过开放实现国企、民企、外企等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中国从来都不怕开放,怕的是不开放。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事业都是人干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未来应以六大改革未突破口,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1、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鼓励地方试点,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

2、全面放开汽车、金融、石油、电力等行业管制,竞争中性,调动企业家积极性;

3、以中美贸易谈判为契机,降低关税、放开行业投资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动建立中美自贸区,调动外资积极性;

4、大规模减税降费,从碎片化、特惠式减税转向一揽子、普惠式减税,全面降低企业所得税、制造业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同时,通过简政放权和机构改革,压缩冗余人员及支出,调动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

5、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减少行政干预的同时加强法治监管,鼓励并购重组,推动以信息披露、严惩重罚、退市制度等为核心的注册制,调动新经济和PEVC风投的积极性;

6、建立居住导向的住房制度和长效机制,关键是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健。尽快改变过去“控制大城市人口、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的城镇化思路,确立以大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的城市规划区域规划战略,要促进人口、土地、技术等要素自由充分流动,调动各区域积极性。




已有879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以人民的名义,向央企动刀!中国正在玩一场需要超高技术的财政平衡术。
下一篇:“都挺好”的背后,这些复古的买房模式被揭露。
评论或留言 0

关注公众号获取新网址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