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悼念褚时健可以,歌功颂德还是省省吧!


2019年03月06日 

原创: 咔巴斯基


两年前,曾经传出褚时健的死讯,很快就由他的儿子辟谣。


当时,正在玉溪家中做饭的褚时健不怒反笑:


我现在知道了,原来社会上还有这么多人关心我啊!


但是这次,91岁的老人是真的走了,由他的儿子证实了消息。


红塔山是褚时健的封神之地,也是使他步上祭坛之地。


哀牢山让他重回巅峰,乃至传奇!


这一生的经历,让贴在褚时健身上的标签多且复杂:


游击队员、地方行署干部、右派、厂长、中国烟草大王、企业家、改革风云人物、阶下囚、最年长创业者、中国橙王、励志典范……


犹如由许多个V字组成的、向上下两端扩张无不至极的曲线,如今戛然而止。


所有曾经狂乱而扣人心弦的律动,惟余心电图上的直线:平缓,却是坚定地拖曳,再无关乎起点抑或终点。


落幕时刻,回看过往。


我们都在缅怀褚时健!然而世人究竟能否透过镜像,对这位几乎是中国商业历史上最富有争议人物给出结论?


 01 


1997年,一位大人物在视察玉溪卷烟厂时,不由发出感慨:


这不是卷烟厂,这简直就是印钞厂!


在大人物说这句话的半年之前,有关部门根据接到的匿名举报,展开了对褚时健的调查。


一年之后,调查有了结果。而当时聚焦在他身上的最大争议是:该不该被判处死刑。


大人物的这句话是褒是贬,也许只有他自己明白。


但他说的,却是实情!



其时玉溪卷烟厂年创利税达 200亿元以上,占到云南财政收入的 60%,相当于 400多个农业县的财政收入总和。


另一个更为直接的佐证是:如果拿到厂长褚时健签字的批条,只须转卖这张纸100万立即到手。


决不夸张地说,买得到批条的幸运儿,可以毫不犹豫地跪下来磕头叫爸爸。


很简单!凭批条提货卖往云南省外,立马再赚100万!


So,一百万很多么?但别忘了,那还是“万元户”即致富标杆的年代啊……


时间回到1979年,褚时健来到破败不堪、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从云南省数千家默默无闻的小烟厂之一到稳坐中国烟草业第一把交椅,跃升世界第五大烟草企业。


从固定资产1065.65万元到仅“红塔山”一个品牌的无形资产即达到353亿元……


褚时健厂长在职的17年里,玉溪卷烟厂完成了向“红塔集团”的蜕变,总计纳税超过800亿元。


睥睨天下,炙手可热的他,毫无争议地坐上了“中国烟草大王”这把铁王座。


 02 


然而铁王座毕竟只属于烟草业界。于外延之处、更大的环境里,恰是最理想的祭坛!


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时,已过知天命之年。


并不年轻的他依然不能预见到,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


1999年, “因为有坦白立功表现”的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罪名是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在法庭宣读那份十易其稿的、被称为“现代法律文书的典范”的长达8000字的判决书时,他一言不发。


嘴唇抿成了一个明显的向下弧度,这个弧度从此伴随在他后期所有照片中。


褚时健的坦白是:


我想,新总裁接任之后,我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了。


我也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


所以我决定私分了300多万美元,还对身边的人说,够了!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仅只这个数额,就足够让他被枪毙好几回。


而之所以没判死刑,除了民众的同情和关注,考量之处或许还有主审法官说的:


判决一定要经得住历史考验!


那是一个春天,时年71岁的褚时健锒铛入狱。


风起云涌的时代,也是风谲云诡的时代。


在国企改革转制的时间节点,两种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嬗变亦无声潜行、衔枚疾进。


而“牺牲”这个专属于祭坛的名词,本就已将神圣和残酷糅合其中。


对于权力、利益、法制、价值交织、纠缠引发的模糊、矛盾和迷茫,却不可能在犯人褚时健身上获得所有答案。


但讨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在企业经营中体现企业家的价值?


不久,褚时健的继任者就位,年薪百万。


与之比对的,是他这17年全部的合法收入加在一起,尚未达到这个数目。



时隔多年,褚时健依然保持着收看七点档的习惯,关注每一个重要会议作出的报告,并不吝表达他的赞叹和敬服。


除了嘴唇抿出的明显的向下弧度,谁都不难感觉到一个耄耋老人的柔顺和释然。


有人曾试图了解他对那段经历的想法,褚时健淡然一笑,表示不愿再去回忆。


然后,不作任何解释的褚时健说:


功是功,过是过!


 03 


2001年,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褚时健保外就医。


他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老家一带。次年,承包了哀牢山2400亩荒地种橙。


这时候,已经服刑两年的褚时健刑期减为了17年。


他的女儿自尽于看守所,儿子远走域外。


在哀牢山,伴随褚时健的,只有他的妻子和他的一身病痛。


王石清晰记得,他第一次上哀牢山的时候,看到褚时健与农民工为了20元工钱讲价的场景。这令王石感慨:


他曾经可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啊!


随着柳传志、潘石屹等人的到访,哀牢山逐渐成为耶路撒冷一般的存在。


5年之后,褚橙横空出世!褚时健得以还清借来的10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


10年之后,2400亩荒地遍植35万株冰糖橙。84岁的褚时健跻身亿万俱乐部。


从最初的云南乡亲与拥趸的友情购买,到一橙难求。


褚橙不仅大卖,早已由水果而成为励志故事的象征和载体。


没有理由怀疑褚时健的毅力,他的实干精神和不服输态度让人钦佩,也足以激励人心。


但如果稍加复盘,却不得不沮丧地承认:哀牢山的成功完全不可能复制!


除了1000万的启动资金,还有一个容易让人忽视的细节是:


离开监狱时褚时健把过往来探望他的商人留下的钱数了数,竟然将近100万。



那一年,有人曾以8000块钱买来一套四合院。那一年,北京内城四区的房价是4300元/平方米。


所有这些草蛇灰线,指向的其实是一个伏脉千里的故事。


或者,毋宁说,这是一个关于资本、人脉,以及圈子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里,尚可以把握到一个时代的脉搏。尽管已经微弱,看似气若游丝。


犹如一幅群雕,与身后这些尚活跃在商界大佬们的区别在于,褚时健恰是凸显于最前方的一尊。


而这幅群雕绝非死物!他们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相连血脉,窥见过所有暗夜里的不堪和龌龊,感受得到所有相同的痛楚。


他们必须一道抵御寒冷,一道洗刷耻辱。


所以,王石对褚时健的称呼是:“褚厂长!”


所以,褚厂长的站姿,势必越发挺拔!


种橙是褚时健的个人选择。在应当颐养天年的时候选择创业,不论他的动机如何,强行与他的个人悲剧切割无疑是失之偏颇的。


即使被以讹传讹成为传奇,一个完全不可能复制的励志故事,与油腻鸡汤之间的差别,恐怕也只不过是一包鸡精罢了。


 04 


1988年,褚时健60岁,玉溪卷烟厂正如冉冉升起的红太阳,和煦却不刺目。


一位大人物在视察玉溪卷烟厂之后,喜出望外!挽留提出退休的褚时健:


领导干部不能搞终身制,但是企业家不同。


1995年,褚时健67岁,接到匿名举报的调查组进驻玉溪卷烟厂。


据公开资料显示:


(褚时健的)女儿共索要和接受3630万元人民币、100万元港币、30万美元。


妻子及其他亲属共收受145.5万元人民币、8万美元、3万元港币及大量贵重物品。


这年的12月,褚时健的女儿在看守所中自尽,留下一纸遗书:


我这样做跟号里、所里的人无关,只是无法忍受何日是尽头的苦难和屈辱。



获悉这个消息时,褚时健在省领导家里,当即痛哭失声。


而律师马军犹记得,那时一见面,褚时健就拉着他的手哭了起来,说:


姑娘死了,死在河南,自杀了!


跟着说的第二句话是:


是我害的我姑娘。我要是早一点听了姑娘的话退休,姑娘就不会有今天。


1955年,褚时健27岁,担任玉溪人事科长,兼任肃反专案组组长。



一名医生被人匿名举报。但褚时健仔细看过材料后,感觉多处存疑,甚至逻辑不能自洽。于是他在亲自提审之后,没有再找医生麻烦。


不久,被打成右派的褚时健在农场接受改造。期间感染重疾,一度病危。当年被他放过的医生恰在农场,将他从死神手里截胡了。


事实上不难发现,这样烂大街的因果故事,贯穿了褚时健从游击队员到励志典范的传奇人生,伴随他流离颠沛在祭坛和神坛,不曾缺席须臾。


斯人已去,恩怨功过尽归尘土。


有些人,有些事,终究只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在不同的时代,呈现迥然不同的姿态。这,应该就是所谓结论的吊诡之处吧。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933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股市操盘丨当大盘涨得让人害怕的时候,投资者应该如何操作?
下一篇:牛市的三个阶段!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