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刚刚,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四季度及全年的经济增长数据:
201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也即是GDP初步核算为900309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2017年增长6.6%。其中,第四季度GDP的增速为6.4%,对比前三季度的数据分别为6.8%、6.7%和6.5%。
四季度的增长数据符合市场预期,因此数据公布后,资本市场没有多大的反应,上证指数维持小幅上涨的日内走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年GDP6.6%的增长创了近三十年增长的新低,比这一数据更低的增长发生在1990年,当年的GDP增长为3.9%。
此外,分季度来看,2018第四季度的GDP增长数据,也创下近十年单季度最低增长水平,相较于2009年一季度的6.1%,彼时全球经济正处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经济增速在此后的刺激政策下,快速反弹。
近年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情况,参考下表:

怎么解读最新的GDP数据?
官方的用词是这样的:
国家统计局称,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成,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
重点是“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当然,这样的用词,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在早先更高级别的会议中,已经被多次提及。这说明第一个问题:
经济增长面临的情况的确没有那么好,形势比较复杂严峻,2019年一季度往后经济增长继续惯性下滑是可能的。
但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仅仅看到这个还不够,因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定价进资产价格了(股市、债市和商品等)。从2019开年后的资本市场走势情况来看,市场目前已经在交易另一个逻辑:
在经济增速持续创新低的背景下,政府势必会出台更多稳增长的政策措施。
在这样的逻辑下,四季度6.4%的增速,实际上反而为交易提供了“利多”的空间,因为这样的数据证实了经济增长下滑的预期。
换句话说,不断下行的经济增长,将促使“政府出台更多更直接的刺激措施”这一可能变为现实,这是近期股市和商品走出一波反弹的最重要逻辑。
再次重申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易思想:
凡是被预期到的事实,都不会对价格产生额外的冲击。预期到的事实,都已经被定价到价格当中。超预期的东西,才会对价格产生冲击。
资产价格运行,往往是在对多个变量的“预期”的合力之下,选择最小阻力的方向进行。换句话说,任意时刻,都有不同的力量在牵引资产价格的运动。
比如对于股市来说,有流动性、基本面(企业盈利)、市场情绪(风险偏好)三股基本力量。而对于债市来说,有基本面(经济增长)、通胀、风险偏好等力量的影响。对于商品来说,又有宏观(基本面)、行业(供需)和基差的影响。
要理解和预判资产价格的走势,就必须找出某一个时段的合力方向。换句话说,也就是起主要作用的力量是哪一个。比如在2018年,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合力就指向了基本面变差的预期和风险偏好降低的方向。
对于目前来说,合力的方向正在发生改变,至少目前的市场交易结果,在传递这一信号。人们对股市的走势似乎变得不再像2018年那么悲观,尤其是外资。这样的风格转变是有道理的,因为当经济增长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故事的逻辑都会发生变化。
正如总理近期所言的那样:
我们允许经济增速有一定的弹性浮动,但不能大起大落、更不能“断崖式下跌。
很多同学都朴素地认为6.5%和6%没有多大差别,毕竟都是正增长嘛!有这样想法的同学,建议搜索学习一下奥肯定律。要知道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
宏观上一丁点的细微变化,对应到微观世界,都早已是沧海桑田。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