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500亿!史上最大美企落户上海,中国已决心清理最后顽疾。


2019年01月14日  浏览(9761)人
0

原创: 戎评


1月7日下午,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产业区正式开工。

 


去年5月10日,特斯拉获得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核发的营业执照,7月10日,马斯克就飞抵上海宣布要建厂。

 

10月17日,特斯拉斥资约9.73亿人民币,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买下近1300亩土地。又过了不到3个月,总投资达500亿元人民币的新工厂就开始动工了。

 

从去年4月17日发改委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到特斯拉正式进场,一系列动作近乎“神速”。

 

马斯克欣喜之余,还有幸进了次紫光阁,新闻联播里也露了脸。如此短的时间,如此大的规模,是一次强有力的信号:

 

中国已经下定决心彻底解决汽车产业顽疾,倒逼国内汽车技术革新。

 

汽车产业,制造业的顶梁柱


1886年1月29日,德国街头出现了一辆奇怪的“马车”:

 


它有三个轮子,没有马牵着却能自己往前跑,一路上不断发出奇怪的噪音。而且毛病挺多,时不时就停住,怎么也动不了。

 

当时,它被德国人戏称为“散发着臭气的怪物”,但这个“怪物”却打开了一扇财富的大门:

 

它是全球第一辆汽车,其发明者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鼻祖”,是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现代汽车产业的先驱者之一。

 

工业革命让西方完成了从手工业向工业,生产方式从低效向高效的转换,这是西方生产力得到提升的序幕。

 

列强们向殖民地倾销大量的工业制品,摧毁当地经济的同时掠夺了海量财富,以极快的速度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1806年,英国基本完成了棉纺织业机械化、动力化,使用蒸汽发动机的织布工厂成为主流。

 

纺织品薄利多销,英国还有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作为倾销地,资本家们铆足了劲搞生产。1828年,英国棉布占到了出口总值的一半,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

 

19世纪中叶,英国的煤产量、棉花加工量都相当于世界的一半。毫无疑问,煤炭、棉花和钢铁产业受益最大,但其他行业分到的利益有限。


纺织业的产业链太短,除了纺织机械和蒸汽机所需的煤炭,再就是棉花等经济作物了。也就是说,直接受益的产业并不多。

 

真正解放与粘合社会生产力,由序章转入高潮的,是汽车产业。

 


作为人类第一大工业制成品,汽车产业催生了一系列产业链条,对工业革命的成果进行了整合与升华。

 

从上游生产,到下游销售、维修,再到产业金融和基础设施建设,各行各业都能分一杯羹。

 

以德国为例,1871年才建立起统一的帝国,工业化进程比英国人要慢近一个世纪。但是德国却借着汽车产业,只花了30年就追上了英国。

 

1894年,本茨开发出世界上首种能批量生产的机动车,年销售量仅为125辆;

1901年,全德国汽车厂数量增加到12家,拥有职工1773人,产量提升到了884辆;

1914年,一战爆发前夕,德国汽车产业拥有5万多名制造工人,年产量超过2万辆。


当时德国汽车产量,已经不落后美国多少了。其工业产值占到了世界的15.7%,工业实力稳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一战德国战败,不仅背负巨额战争赔款,还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十分之一的领土和人口被掠走,近半煤矿和6成以上铁矿也被剥夺。

 

在近乎失去所有希望的情况下,汽车产业救德国于危难之际。

 

汽车产业带动能力十分强劲。轮胎等橡胶材料涉及到化工,润滑油、汽油和柴油等涉及到石油产业,车体需要钢铁,发动机和传动等零件拉动精加工,组装则吸引大量劳动力就业。

 

资本在进入汽车产业时,需要投资建厂,融资需要推动金融发展。而销售汽车时,也需要足够的工作人员,汽车保有量增加也会让维修需求增加,维修厂得以发展。

 

靠着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德国经济获得恢复,科研与技术人才积累不断厚实,也借此逐渐从战败的阴影里脱身。


 

1932年,全球首条高速公路在德国建成,这就是汽车产业发达所带来的基建红利

 

1933年希特勒,这历史上最有名的小胡子提出一系列经济计划,不仅把修建高速公路作为的社会救济项目,而且设立了“国民轿车”项目,大众汽车由此诞生。

 

直到二战爆发前,德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份额的13.2%,重回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位置。其境内建设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4000公里,交通大动脉基本建成

 

二战后,德国本土被打成一片废墟,国土和人民也被迫分裂。

 

在空前的绝境里,德国人再一次被汽车产业所拯救。自1950年开始的艾哈德经济奇迹,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1960年,德国汽车年产量达到200万辆,十年时间增长了5.7倍,坐上了欧洲汽车产业的头把交椅,经济和工业实力也回到欧洲前列。

 

从德意志帝国到西德,汽车产业三度拯救了德国工业、经济和人民,也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所谓“达者为师”,有好的经验就要学习。德国人的经验不是秘密,但中国的汽车产业却非常不尽人意。

 

颓像:中国汽车产业


去年12月,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数据显示,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4万亿元,同比增长9.1%。


 

从营收总额来看,电子设备制造业(96508.7亿元)和汽车制造业(76041.7亿元)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两大支柱。

 

但从增长幅度来看,电子加工业更加繁华,增长达到10.1%。对比之下,汽车产业却十分惨淡,增长只有5%。

 

和营收数据一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反映同样的事实。

 

1至11月间,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3.4%,11月增加达到12.3%。可是汽车制造业1至11月间只增长了5.9%,11月更是负增长了3.2%。

 

对于中国经济与制造业来说,汽车产业是一个短板,让我们前行时一瘸一拐。

 


自中国入世之后,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开始释放。销量从2001年的237万辆,一路增长到2017年的2888万辆。

 

2017年,中国市场规模约等于1.7个美国,近6个日本,是德法英意俄五国总和的近2.5倍。将全球汽车市场划成三份,中国独占其一。

 

但是,中国汽车产业却空守着宝山,眼瞧着他人“淘金”。

 

2017年,销量前五的汽车厂商里,吉利汽车以123.9855万成了独苗。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的销量加起来,还比不过上汽大众(208.1729万辆)。

 

至于奇瑞汽车和比亚迪,加起来都没有达到百万这个级别。相比之下,2017年中国进口整车124.68万辆,价值510.30亿美元。

 


进口整车这一项的数据,竟然足以超过任何一家国产车企。

 

去年吉利汽车公布财报,2017财年利润为106.34亿元人民币,看起来成绩是不差。

 

然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的利润分别为154亿和53亿。

 

按照股比分成,通用汽车靠着这两家合资车企的销量,就从中国捞走了100亿。


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创造了3.7万亿人民币以上利润,外资拿走了2万多亿!

 

单看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收入,民族品牌根本没法与合资车同台竞技。

 


此外,企业利润也会分配到产业工人手里。西方汽车工人一年的收入,要比中国汽车工人高太多了。

 

在中国北上广等发达地区,汽车工人年收入超过12万的都是凤毛麟角,大多月薪在6千到8千左右。至于其他地区,要少3成甚至一半!

 

而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汽车产业强国,汽车工人的月收入最低都在2万人民币上下,高的能超过5万。

 

都是汽车工人,干同样的活,可中国工人平均工作时间要长得多,赚的却少得多。

 

究其根本,有3个原因。

 

1、技术积累

 

中国汽车产业起步很晚,尽管张学良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有过尝试,但终究是镜花水月。

 


在新中国成立前,战争让汽车产业无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将所有财富、工厂和技术撤出大陆,只留下“一穷二白”。

 

在中国初步建立好工业体系后,德国、日本、美国和韩国的汽车技术,早已遥遥领先。

 

2、合资陷阱

 

改革开放后,外国企业要进入中国市场,就得和中国企业合作,组建合资企业。

 


然而,这些资本家利用合资把控了中国市场,却不给中国企业所急缺的技术。十年前,中国的合资车企就是个组装厂,从国外进口核心零件,最后不过是在国内组装罢了。

 

当时,我们是希望用市场来换取关键技术,可惜没能成功。也正是这一因素,让我国汽车产业后继乏力。

 

3、品牌效应

 

汽车不像其他产品,想要获得消费者认同,除了解决技术性问题,还需要建立起一个品牌。

 

品牌效应在汽车产业里是十分巨大的,全球传统汽车巨头,没有一个是“年轻人”。

 


通用、福特、奔驰等企业,在一战前就成立了,丰田、日产、大众等也不晚于二战,年轻一些本田、现代,也要早于上世纪50年代。

 

上世纪50年代前,新中国连基础工业都没有。韩系车算是传统车企品牌里的吊车尾,其最年轻的起亚,也有51岁了。

 

中国的自主品牌入场不过十几二十年,抛开民族情结不谈,消费者的认同感少得可怜。

 

不过,成立才十几年的特斯拉声名鹊起,马斯克另辟蹊径,成了技术造就品牌的典范。

 

路在何方:新能源汽车是唯一希望


传统汽车产业里,历史沉淀产生的品牌效用左右着整个汽车市场。

 


想到豪车,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奔驰、宝马、玛莎拉蒂和奥迪,这四家全都是百年“老字号”。

 

传统汽车产业中,美日欧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生态集群,蛋糕早已被瓜分殆尽。

 

想要某个企业完成单一突破,基本不可能动摇西方的市场垄断。而集群突破更是难上加难,近乎天方夜谭。

 

唯一的方法,就是利用革命性的技术优势,进行弯道超车!

 

什么弯道超车?特斯拉已经给出了答案——新能源汽车


 

相较于传统车企,中国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不比其他汽车强国慢。

 

1991年,通用汽车将首款量产型电动汽车投入市场。结果收益惨淡,只生产了2000多辆,到2002年就放弃了。

 

在通用“弃赛”的前一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中国自此入场。

 

2008年,特斯拉首款电动汽车发布。同年,中国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新能源汽车元年”就此拉开序幕。

 

十年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做出了优势。电动汽车发展初期最大的瓶颈,是其不堪使用的续航里程。



通用最早做出的电动汽车,充满电也只能跑出140公里。而特斯拉的电池技术,早期是向松下采购18650电池,现在换成了21700电池。

 

松下提供的是钴酸锂电池,优缺点都很明显。特斯拉汽车的续航能力,是松下一手撑起来的,造价也被松下给抬高不少。

 

钴酸锂电池可不便宜,成本本来就高,采购价就更高了。

 

但中国新能源车企就不同了,都采用自家的技术。今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磷酸铁锂电池简称“铁电池”,成本比钴酸锂电池低不少。再加上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续航同样能在400公里以上,整车成本却得到了有效控制。

 


去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近一倍,连续四年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其完全自主的“铁电池”技术当居首功。

 

然而资本和懒驴没什么区别,不抽着走,就会想着躺着赚钱。

 

过去十年里,中国新能源车企要市场需求有市场需求,要政策扶持有政策扶持。这就是风口,就是只猪也能给吹上天。

 

但长达十年的时间,中国仍然缺乏高端的自主品牌,大多数集中在利润很低的低端新能源汽车。

 

2018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889.81亿元,净利润竟然只有15.27亿元。而特斯拉去年第三季度营收为68.2亿美元,净利润高达5.16亿美元!


 

马斯克曾公开承认,一辆特斯拉Model3的成本仅为28000美元(近19万人民币)。可这一辆续航不到360公里的电动汽车,售价超过50万元,可见利润空间之大。

 

营收是比亚迪多,利润却是特斯拉高,高端品牌的溢价效应就是如此!

 

风口将平,猪怎么办?



是中国车企技术不行吗?当然不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电池技术,比亚迪比特斯拉高很多,是“有”和“无”的区别!

 

只是风口上站久了,资本总想着躺着赚钱。他们极度缺乏上进心,3个短板极为明显。

 

1、高端市场


电动车领域内,全球高端市场都是特斯拉的,见不到中国品牌的踪迹。



而国内市场呢?在13万到30万元的中高端新能源车市场,比亚迪有一款。


比亚迪唐的售价在24万上下,国内销量还没特斯拉高,海外市场几乎没有立锥之地。

 

至于吉利汽车,旗下的沃尔沃还能拿得出手,但其电池等核心技术仍需要追赶。

 

2、研发投入


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车的动力来源不同,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构造完全不同,包括传动系统和汽车的八大机构都需要大改。

 

这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是一次翻身的绝佳机会,无论是技术积累还是品牌效应,我们都没有落后太多。


 

但是,技术要进步就得搞好研发,搞研发就得舍得投入资金。比亚迪新能源车企的是营收大户,2017年营收总额为1058亿元,但研发投入资金约62.66亿元。

 

研发投入不足营收总额的6%,这就是比亚迪的态度。但这个比例,相比之下却是中国车企里最具“良心”的。

 

2017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为33.64亿元,占比仅有3.32%;北汽新能源研发投入仅为1500万元,占比还不足1%!只有可怜的0.15%

 

将全中国车企的研发投入加起来,不过1164.6亿元,堪堪高过德国大众的1080亿元。举全国之力,研发投入只能和一家德国公司相提并论,这些车企都应该好好自省一番!


3、骗补风波

 

不舍得花钱是一方面,还有些车企尸位素餐,挖空心思“骗补”、“骗资质”、将整个产业搞成一场“骗局”。


 

2016年9月8日,国家调查发现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新能源车企,意图骗补国家财政补贴超10亿元!


而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据统计,全国骗补企业竟然多达90家,比亚迪、吉利、众泰汽车等名企赫然在列!


2009年到2015年,国家累积补贴334.35亿元。但查处涉嫌骗补的金额却高达92.7亿元,占整个财政补贴的27.7%


这补贴补下来,比大多数车企的利润还多。还卖什么车?搞什么研发投入?骗一次补贴,比卖一辆车赚多了!



中国对国产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很大,尤其隔几年就换新一次的公交车,地方在采购时全面支持中国车企。

 

2017年底,深圳市将最后一辆燃油公交车退役,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公交电动化”的城市。

去年11月26日,广州市推广应用纯电动公交车10336辆,投入规模和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3月1日起,海南将逐步禁止销售传统汽车,为新能源汽车在全省推广使用制定新规划。

 

中国的汽车人们,就应该扪心自问。是政策扶持少吗?是收入不够多吗?是补贴不够足吗?他们该问问自己,是否还有基本的良知,是否还有基本的道德!

 

当然,资本没有良知,更没有道德。能驱使资本的,就只有强势而统一的声音,和一条外来的“鲶鱼”。

 


马斯克此番“进京”,就是政府要倒逼中国车企们找回“进取心”。


新能源汽车并不是一场“骗局”,它的未来要比传统汽车更加宽广。


无论是市场还是技术,传统汽车所具备的潜力所剩无几,留给我们的只剩下蛋糕屑。


石油越挖越少,污染越来越重,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必然,更是我们进军高端制造业的突破口。


同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和新技术的契合度更高。无论是5G应用还是人工智能,都可以紧贴新能源汽车产业,共同做出集群式突破。


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是不可逆转的大势。一旦我们获得成功,全球高端制造业版图将被彻底改写。


不仅是价值难以计数的全球市场,更在于“话语权”!只要我们能先人一步,中国标准就会是世界标准!


目标早已明确,风口正在平息,那些还在天上的“懒猪惰驴”们,该动动了!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858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对非投资中国吃了大亏?忽悠,接着忽悠!
下一篇:多国帮台湾造潜艇!大陆忍无可忍如何出手反制?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站点声明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