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妈,我没抢到回家的车票!


2019年01月08日  浏览(6906)人
0

原创: 深海斯基


你可能是写字楼里的白领,也可能是工地上的农民工,也可能是还没出校园的学生。


或者你都不是,但你肯定有亲戚朋友和他们一样,离家千里,求学工作。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不管之前从哪里来,他们现在都想要到同一个地方去——回家。


回家要坐车,坐车要买票,买票要靠抢。今年,你抢到回家的车票了吗?


1995年春节前,一架飞机从深圳机场缓缓起飞,目的地西安。


这是中国春运历史上第一架农民工回乡包机,已经走上中国经济舞台十余年后,农民工才积累了足够的能量,从社会的角落渐渐走到了聚光灯下。


当然,在国家刚刚取消“购买机票必须持介绍信规定”的两年后,能舍得花上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买张机票回趟家,是少数先富来的农民工的特权。


在接受采访时,一位来自陕西的农民工说:“最主要的是坐飞机速度快,快去快回,春节一过还有个大工程等着开工呢。”



一晃30多年过去了,大工程离普通人还是很遥远,坐坐飞机对不少普通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每当寒冬时候,春节来临,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就要凝神屏气,等待着铁路放票的时刻到来。


尽管中国铁路已经从1997年开始经历了6次大提速,尽管高铁网通车里程已经达到2.9万公里,但这些在2018年近30亿人次的春运客流量面前,依然捉襟见肘。


也许只有在春运期间,整个交通系统会在短短的几天内遭遇天量的乘客,抢到票的洋洋得意,落了空的垂头丧气。


春运真的是个无解的难题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在春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归程?


这个难题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太简单了。既然人多票少,涨价不就行了嘛,一个成功的典型,就是民航。


从一出生,民航就带着“经营”、“投资”、“股份”等市场经济的种子,在几十年发展中,一直在市场化定价方面走在铁路前面。


2015年《关于推进民航运输价格和收费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更是明确了民航市场化时间表,到2017年,对已经形成竞争的国内航线客票价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


反映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无论在什么日子,只要你愿意多花钱,你就能买到机票。


(火车票定价还未实现市场化)


照这个思路,原来活跃在火车站广场的“黄牛”才是我们的大救星,他们用真实的市场价格,满足了最想回家的人。


2010年的初春时节,来自上海铁路局的干部孔兆平,在大会上忍不住说了点个人想法:


老百姓买不到火车票是因为铁路运能提供不足,与实名制没有关系。实名制只能增加售票成本,使老百姓买票更困难。



正是在这一年的春运期间,广州和成都铁路局开始“车票实名制”的试点,并逐渐在全国铺开。无数次的整治,无数次的口诛笔伐,都丝毫奈何不了“黄牛”。人多票少价格低,这是“黄牛”背后坚实的群众基础。


但在车票实名制的大杀器面前,“黄牛”立马缴了械。曾经对“黄牛”又爱又恨的群众们,终于坐在了一起,抢票面前,人人平等。


脑袋里装满市场意识的精英们,继续为火车票价市场化摇旗呐喊,当年的孔兆平也在2014年4月落马。


有人赞同,就有人反对。精英要效率,大众要公平。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那个靠拳头靠力气获取资源的原始社会,已经消失上万年了。


现在的社会,力气大个子高不再是多么值得夸耀的优点,你必须要把自己变成钱,再用钱去购买资源,可以靠智力,可以靠体力,也可以靠关系。


当看到不会在网上抢票的农民工,打地铺在火车站排队抢票的时候,除了同情关怀,我们却很少意识到,这种方式才能最大发挥他们的优势,肯吃苦,有耐心,放得下架子。


低价车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是只需要委屈一下自己就能得到的实惠,多好啊。它尊重了人类的直觉,却违背了自然的规律。


茅于轼抛出过一个骇人听闻的观点:“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我绝不是在为富人说话,恰恰是出于对社会上最困难人群的关心。”


一言既出,不少人表示茅于轼这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廉租房为啥不该有厕所,穷人的屁眼也不是铁打的啊。



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套廉租房,时尚时尚最时尚,装修肯定棒。当我满怀期待自己也能搞到一套的时候,却发现里面早已停满了宝马奥迪。


表面上看是运气问题,仔细想想估计是实力差距。


不合理的车票定价规则,其实会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让坐得起飞机的人去坐飞机,让坐得起高铁商务座的人去坐商务座,让有车的人开自己的车回家,让愿意挤硬座的人去坐硬座,让所有人各就其位各得其所,需要有一个市场化的车票定价,人少了就降价,人多了就涨价。


造高铁架铁路是生产力,一个合理的游戏规则也是生产力。


可是我们倾尽一切力量,真的能彻底解决春运的问题吗?偌大的中国,一年一度,短短半月,几十亿的人流量,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问题。


1978年,中国只有15万农民工。当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动机一经点火,煤炭、石油、钢材木材,还有井喷增长的农民工一起,汇入了增长爆发的熔炉里。他们往往来自中西部人口大省,穿越大半个中国为了获取比家乡更高的收入,打工的收入,够他们贴补家用,但支撑不了在此安家。


为了省钱,甚至有人穿着草鞋,随身携带米磨碎的粉,饿了就用开水冲冲吃,用这种方式一路走回家。



当1987年还在使用“盲流”这个带有歧视性词汇称呼他们的时候,他们便已经和春运绑在一起,每年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作为一个群体的他们才会被关注一次。


1995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旅客量已经突破14.28亿人次,这一年第一代农民工的孩子们,已经要踏入学校大门,父母在外打工养家,他们则肩负着未来的希望。


2018年春节,当他们已经长大成人的时候,大学生越来越多,农民工越来越老,他们和父辈们一样,像候鸟般在春节完成像信仰一般的迁徙。


只要这种大规模迁徙还在,春运就永远是一个问题。希望有一天,这些为了生活奔波的人,能真正在要去的地方扎下根,回家不再是刚需,而是变成了怀旧,谈笑间买张车票,来个说走就走的回家,这样我们就能过上一个从容的新春佳节了吧。




已有886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中美即将摊牌,美国忽然撑不下去了!
下一篇:一个处理过400件离婚案的律师,一句话戳破爱情失败的真相!
评论或留言 0

关注公众号获取新网址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