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不该打贸易战的道理,你真的明白吗?


2019年01月08日  浏览(10033)人
0

原创: 刘愚er

如果世界上没有政治家这种物种,没有复杂的政治,那么,理解自由贸易的道理也许会简单许多许多。

自由贸易的反面,就是关税壁垒。世界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熟悉的世界,国与国之间,关税壁垒处处皆是。

「贸易战」,则是一种极端形式。多数情况下,醉翁之意不在酒,贸易战对垒的是贸易,但目的却未必在贸易上。虽然政治家往往有一套说辞,让你相信这是为了贸易,为了国民福利。

有时候,政治家还会很夸张的在民众中动员,表示,为了众生福利,要「不惜一切代价」在贸易上与他国对垒。

我们芸芸众生,虽未必能完全知晓政治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至少应该知道,贸易战中,我们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代价」,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

即使对世界无可奈何,好歹也要图个明白。


01.

自由贸易何以重要

先举个例子吧。

假设事情发生在美国与英国之间。美国的大豆便宜,每蒲式耳5英镑,英国本土产的大豆需要10英镑,如果自由贸易的话,英国人都会跟美国购买大豆。价格低嘛。

英国种植大豆的农民一看,这样子不行啊,他跑去向当地议员哭诉:我国的大豆产业要保护啊。我们农民每蒲式耳大豆要卖10英镑,竞争不过美国人,如果不向美国大豆征收5英镑关税的话,生产大豆的人就活不下去了。我来跟你哭诉,不仅仅为了自己,我还雇佣了10个年轻人啊,要是美国大豆害我的大豆卖不出去的话,这10个人也会连带着要失业。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美国大豆增加5英镑的关税,英国人就不会购买美国的大豆,英国农民就能美美地卖出大豆,养活自己和其他人。

农民的隔壁邻居是个捕鱼的渔夫,他知道后,顿时觉得不对,凭什么以前买美国大豆5英镑,现在要多花5英镑呢?

渔夫想:要是买便宜的进口大豆,我还可以省下5英镑买别的东西呢!我可以把我的渔船设备维护下,这样我可以捕更多的鱼,这些鱼出口到美国,比美国本土的还便宜呢。这个家伙,只看到他卖的大豆和他请的人,完全忘了我这个邻居要卖给美国人的鱼。而且那么多买大豆的英国人,每个人都多花了五块钱,如果买的是更便宜的美国大豆,那省下来的钱用来购买国内的各种其他产品,不也让这些行业增加了收入,又能多养活多少人啊。

再说,要是英国提高了大豆的关税,美国为了报复,也提高鱼肉的关税,那我渔夫也活不下去了,我雇佣的人也要失业啊。

简直岂有此理。

于是,渔夫找农民理论:

「你这个自私的家伙!你的大豆技术不如人,生产出来的大豆比人家美国人贵。我们其他英国人的钱就不是钱吗?凭什么非要让我们英国人为了你这个没效率的行业做出牺牲、多花钱?」

农民反驳说:

「你还有没有同胞意识?你还是不是英国人?我们英国人虽然大豆上技术还不如人家美国,可是毕竟有这么多同胞的工作在里面啊。你忍心看着我们的同胞失业嘛!我对你的冷漠感到无耻!」

渔夫简直怒极而笑了:

「难道你这样做就没损害我们同胞的工作吗?如果大家不买你们这个破产业的大豆,能购买更便宜的美国大豆,那一个人可以省下5英镑,整个英国能省下多少钱你算过没有?这些钱如果全部来买我们渔民的鱼肉(我们的鱼肉可是比美国人的还要便宜),我们渔民能增加多少就业?如果用来买我们英国其他行业的产品,又能带来多少就业,你就没算过吗?

你心里除了大豆行业的同胞,还有没有我们其他同胞?!你才是真的冷漠!」

农民吃了一惊:

「这我还真没想过...」

渔夫:

「没文化真可怕。你再想想,美国人出口大豆给我们,从我们手里赚到了英镑,这英镑他们又不能带回美国用,他又不能用英镑支付给工人工资。所以最后,他们还不得用这赚来的英镑在我们英国买我们的好东西?比如我捕的鱼,还有其他我们英国人优势产业的产品。这不就支持了我们的优势产业,既增加我们英国人的收入,又能增加优势产业的就业。

我还想多雇佣一批人,把我捕鱼的生意做得更大呢!你这个破产业不行就不行了,可以转入我们捕鱼行业嘛,担心失业个锤子。」

这下,农民不同意了,反驳说:

「哼哼,这你可蒙不了我,美国人赚了我们的钱,才不会舍得花在买我们的东西上,他们会把英镑都统统换成美元,然后买他们本土的东西,这样一来,他们又能靠出口赚我们的钱,又能把钱用来保护他们自己生产的东西上。美国人够狡猾了,你也这么不老实,我可不上当。」

渔夫气不打一处来,眉毛都竖起来了:

「哎哟我的老邻居,我怎么有个这么蠢的邻居!你动脑子想想,要是美国人赚了这么多英镑,又不愿意在英国买产品,统统换成美元带回国,会有什么后果你知道吗?

美元就那么多,一下子来这么多英镑去兑换,结果不是显而易见嘛?汇率市场上,美元对英镑就会升值。他在美国生产大豆,成本用美元计算。运到我们英国卖,要用英镑标价。就算他在国内生产大豆的成本没变化,用升值后的美元来计算他卖给我们的大豆的英镑价格,那大豆的英镑价格肯定就跟着涨价了,到时候,美国人的大豆,就未必能比你生产的大豆便宜了呀。

美国人要真这么干了,老邻居啊,你的机会就真正来了。但是啊,你有一点说的没错,美国人是狡猾的,才不会像你这样傻不拉叽。所以这种好事你就别想啦!」

事实上,两个国家之间,(自由贸易+自由汇率)的组合,美妙之处就在于,相互之间最佳做法,都是发展各自优势的行业。这样两国之间都能得利,都能沿着专业化的路线不断优化本国生产结构。

这是双赢的局面。而如果非要为了保护本国的落后行业,用关税打击别人的优势行业,那反过来的贸易报复,也会导致本国的优势行业被别国的关税打击。最终是两败俱伤。

这个道理简直简单的不得了。也被人类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各国之间拆除贸易关垒产生的效果所证明。

当然,蠢事还有很多。比如有些国家想出来的歪招,把本国汇率钉死在一个很低的价格,这样本国的产品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卖的特别低(按别国的货币设定的价格),于是「Made in ××」的产品卖的到处都是。

但这种带着纯粹人为的价格优势,既不表明卖的好的产品是本国优质产品,同时为了维持住低汇率,要不断增发货币来兑换从贸易赚来的外币,于是产品在国外卖得有多火,国内通货膨胀就有多厉害。

祸水内引,最终是不可持续的。

被渔夫训了一通的农民回到家长,跟他妻子聊起这个事,结果——啪,他妻子呼了他一巴掌,厉声训他:

「难怪说你笨呢,说到就业,隔壁的道理显然不对啊。一万英镑投入到我们大豆行业,能养活的劳动力,比投在他捕鱼上,能养活的人口更多啊。我们是一个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啊(注:此处为方便说明,假设大豆产业更劳动密集型)。

同样一笔钱,在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创造的就业要更多。其他不说,提高大豆关税后,我们英国赚到的钱,肯定比自由贸易雇佣的劳动力更多,你个笨蛋,被渔夫蒙了!」

农民一听,还真是这个道理,一想到大豆关税能让更多英国人有工作,他心里顿时一片火热,带着这样的底气,他特地跑去隔壁,与渔夫辩解一通。

渔夫听完后,哭笑不得:

「啧啧,你的意思是,只要能有更多就业,咱们大英国的经济结构好不好,优质不优质就不管啦?

老邻居啊,如果只是这么简单,那我们也别跟美国人闹了,你也别种大豆了,我也别捕鱼了,让我们政府出钱,请一半英国人挖坑,一半英国人埋坑,不就所有人都有工作了不是?

可是,老伙计,这样的话,我们英国的生产力整体有提高吗?经济有真正的发展吗?没有,压根没有!

这是一条断子绝孙路啊。我们英国人就不要未来了?跟委内瑞拉一样你才高兴?」

聪明的渔夫一语道破天机,他和美国经济学家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一样聪明,因为他们都看到了,经济进步的首要原则是追求生产最大化,即以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而不应该是保障充分就业。

赫兹利特在他的名著《一课经济学》中曾仔细解释了为何不能把「保障就业」当作经济目标,而应该把发展优质的经济结构,输出最大生产力当作可追求的目标。一国经济,如果生产结构能随着市场竞争不断优化,那么不但能带来充分就业的好结果,而且还能不断成就这个国家的未来。相反,如果把「保障就业」当作目标来追求,那么在政治家运作下,会出现很多愚蠢的事情,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落后产业,导致本国经济结构优化受阻,最终葬送了未来。

《一课经济学》

作者:亨利·赫兹利特

译者:罗耀宗

出版社:经济新潮社

出版时间: 2018

现实中,像英国农夫这样「傻不拉叽」的人却也不少,他们可以找到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贸易保护辩护,提高关税壁垒,可以保护本国没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可以让本国人充分就业。

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如果提高关税保护了一份需要1000人的工作,就业人数看似增加了,可总体的社会生产力也并没有得到提高。因为最后的结果是,大量的人力集中在本国并不具生产优势的产业上,导致其他行业也受到损害。所以,社会生产力反而降低了。

为了一小群特定的生产者,损害了所有的消费者,还损害了其他高品质的生产者。

破窗理论,是检验有否经济见识的最好例子。一块玻璃被打碎了,看得见的利益是玻璃厂商有了工作,但窗户破了的这户人家,本该把这笔买新玻璃的钱花在其他地方,比如买一套西装。所以,玻璃厂商的这份工作,其实转移自西装制造商,就业并没有增加,相反,这户人家的资产减少了,这就是看不见的损失。图片©Suburban Glass

追求生产最大化,实现社会利润的增加,才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在这个原则基础上,我们才能通过比较得知,提高关税进行贸易保护对整体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现实中人,往往短视。凯恩斯有句糊涂话:「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所以他只要管短期可见的好处。这种类似「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态度,灾难无穷。

因为聚焦短期、聚焦看得见的部分,再加上政治家的口号,人们只看见关税保护之下的某个劣质产业的继续生存,只看见这个行业的就业,而看不见整个社会要为这个行业多承担的那份负担,以及因为多了这个额外的负担,而在其他优质行业减少的就业与发展。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贸易战 ©Imgur


而且,习惯了关税保护的人,除了看不见高关税保护劣质产业的坏处外,也看不见自由贸易的好处。

甲国向乙国出售一项优质产品,甲国挣得的钱,会去购买乙国具有优势的商品,这就会使得乙国这部分产业赚得利润,资金又回到了乙国手里,并且通过扩大产业链,增加就业。

此时,不用担心甲国不购买乙国的这些优质产品,因为乙国的货币如果甲国不用来购买乙国优质产品的话,就一无是处。如果甲国想着通过外汇市场,统统兑换成甲国货币,那只会抬高甲国货币的汇率,于是太高了他优质产品的售价,会损害此优质产品的贸易优势。

但凡有点经济理性,岂会干出这种事情来?

综合这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利弊,才能完整理解高关税保护一个劣质产业的愚蠢所在。

如赫兹利特在书中的直言,关税降低了效率、生产和财富,百害而无一利。

我们身为芸芸众生一员,尤其要有清醒认识。贸易保护口号容易喊,但最后的代价是我们普通人啊。我们要用口袋里不多的购买力为低劣产品买单,还要面临在其他行业得不到更大发展机会甚至失业的风险。

历史早有教训。


02.

以史为鉴

1453年,伴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地中海贸易被迫中断。随之而来的大海航时代,也让国际贸易开始萌芽。

在瓜分新大陆殖民地的过程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相继衰落,后起的英国在对待殖民地的态度上有了很大转变,比如与当地政府保持合作关系,输出本国价值观等等。正因为如此,它坐拥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成为后来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

可是,英国在对待印度纺织品进出口方面,依然留下了不小的教训。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东印度公司以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在当时,印度纺织品因为轻盈,色彩鲜艳,易于穿着而备受国外欢迎。

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所展的印度装饰纺织品

©维基百科


到了17世纪末,英国的纺织厂主们认为东印度公司输入国内的纺织品让他们赚取不到任何利润,于是要求议会干预东印度公司的事务。为了保护本国利益,议会颁布法令,禁止使用印度纺织品制作衣物,否则将面临处罚。

就这样,英国市场对这些印度纺织品关起了大门。随着权力的加大,东印度公司以极低的关税向印度本地大量倾销英国工业品以赚取利润。除此之外,还采取垄断措施,打压印度其他纺织业,将纺织品出口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织工失去就业信心,纷纷转行或移民他乡。随着专业织造社群的消失,纺织业失去发育土壤,很快就衰落了。

后果随之而来。因为无法积累财富,印度的购买力越来越低。而英国工业也因为过度依赖印度市场最终自食其果。

此为历史教训之一。

近在眼前的,还有另一场更加惨痛的教训。

1929年夏天,美国经济出现萧条,次年,为保护本国贸易,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备受后人诟病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

根据《时代周刊》的报道,这项法案对超过2万种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最高关税比率接近60%。随后,经济情况并没有因为限制进口而得到改善,反而愈加严重。

宣布提高关税之后,其他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也纷纷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截止1933年,美国进口降低66%的同时,出口也降低了61%。这次贸易战的后果,是全球贸易规模萎缩了大约66%。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GDP跌幅一度达30%,失业率也超过了20%。

美国大萧条中失业家庭的小孩,1929年

©thebalance


今天看来,《斯穆特霍利法案》带来的贸易战争远没有缓解大萧条带来的问题,反而加深了经济的困难程度。

历史教训之二。

当然,历史上发生过的贸易战远不止这两次,每次贸易争端都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双方也都损失惨重。

没人是赢家,除了政治家。


03.

没有人能在这场战争中赢得胜利

自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提出自由贸易的经济理论以来,西方经济的飞速发展证明,自由贸易就像低流之水,是「自然之验」。

早在启蒙时代,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就在《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中认为,经济领域是一套完整的循环流。

《商业性质概论》

作者:查德·坎蒂隆

译者:余永定、徐寿冠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97


我们本周直播嘉宾,著名青年经济学者梁捷在讲述法国重农学派时说,这种经济循环流的思想表达的正是一种无为而治,无需人工干预的态度。而通过政策性措施限制他国商品进入本国相关领域,看似是「保护」,实则是是垄断性的作法,绝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前人智慧,值得重温。

前人教训,值得总结。

对当下中国来说,也面临着一场大考验。

2018年发生的中美贸易战至今余温未散,充满悬念。未来两国贸易关系将何去何从,争端有无消除之可能,全世界在等待答案。

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贸易战不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哪一方能赢得胜利。

尤其代价会降临到中美两国,每一个普通人身上。




已有867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深度剖析:原油价格暴跌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金正恩访华的三个时间点透露出重要信息!
评论或留言 0

关注公众号获取新网址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