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原创:玛格
2016年11月,乌镇西栅河边的转角咖啡馆,移动互联网三大巨头——今日头条张一鸣、美团点评王兴、滴滴程维,闭门密谈了3.5小时。
他们从互联网时代的下半场、扩张、盈利,一直聊到技术驱动、负面舆论、国际化。此后的两年,三家公司疯狂扩张:滴滴从打车业务扩展到出行,美团从外卖拼团扩展到“帮中国人吃得更好、活得更好”,而今日头条进化到字节跳动。
流量红利消失之际,三位年轻的创始人,想到了一点:如何利用流量在金融变现。
互联网公司用户基数大、日活量高、交易高频、场景丰富,似乎天然可以薅金融羊毛。整个互联网都在做金融,只有那个被外界誉为约*神器的陌陌坚持操守,不做金融。
互联网三大巨头中,蚂蚁金服和腾讯金融科技估值千亿美金级别。小巨头TMD的金融业务,如今也不可轻视。
三家中,拥有海量用户、合作商家和消费场景的美团优势最大,起步最早;数据丰富垂直的滴滴,场景明确,但金融业务欠缺规模;而内容发家的头条,不仅起步较晚,且缺乏支付场景,仍处萌芽阶段。
这里对小巨头TMD新金融业务做一个小结。
1
美团:“千亿规模”的野心
“美团有信心打造一个千亿资产规模的金融事业。”
2015年,美团通过一则招聘信息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其金融野心。
美团是TMD中最早涉足金融的,其金融业务的打造始于获取支付牌照,构造资金流闭环。
喊出“千亿规模”的同一年,美团推出支付业务,但由于没有牌照,被数次举报和约谈。在中国,牌照是金融业务的命脉。
为了打通“命脉”,2016年9月,美团全资收购了第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花费高达13亿元。
虽然代价高昂,但支付牌照之于美团意义重大:规避监管风险不在话下,且支付作为金融业务的基础,是借贷和理财等更广阔业务开展的前提。
美团攫取金融牌照之旅正式开启。
目前TMD三家中,美团牌照最全,已获得商业保理、支付、小额贷款、民营银行、保险经纪五张牌照,业务布局最广,涵盖支付、理财和信贷三大部分。
可是,美团金融颇像近期刚改名为度小满金融的百度金融:虽然起步早,但并没有获得特别的重视,业务推进也非一帆风顺。
在美团的业务中,金融一直处于“半隐形”状态,并没有独立列出,在财报中仅被纳入“新业务及其他”。
2018年9月,美团在港上市,招股书里重点介绍了到店、外卖、酒旅和电影。这四项均是美团的优势业务,而金融却甚少被提及,其地位在美团内部之“低”可见一斑。
这或许和美团版图过于庞大有关。王兴多次强调美团对标的是亚马逊,并不为业务范畴设限。餐饮、外卖、酒店、旅游、出行、新零售……美团的确在朝着亚马逊般的“everything store”进军。
也正是因为多点耕耘导致缺乏垂直化深耕的金融业务在美团中并没有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2017年,美团营收339亿元,而包含金融贷款在内的“其他服务及销售营收”为12亿元,占比仅为3.5%。
作为中国最大的生活服务电商平台之一的美团,客群以C端用户为主,但其“to C”金融业务并无特色,借贷、理财、信用卡等功能和其他平台大同小异。
美团金融的突破口应在B端,在中小微商家及背后的餐饮供应链金融,尤其是在美团自身加注 “to B”业务与监管层要求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情况下。
餐饮外卖是美团最重要的业务。餐饮商家多为依赖赊销的中小微企业,难以从传统银行处获得资金支持,而其他大型互联网企业又缺乏餐饮数据,风控成疑,对该领域的金融业务兴趣不大。
但这个领域美团并非没有对手。9月,饿了么宣布,在过去10个月向商户投放的应收贷款总额已达到150亿元。相比之下,截至2018年4月底,美团小贷业务商家端应收贷款总额只有约14亿元。
美团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落后并开始采取行动。
11月21日,“中金-美团生意贷第X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已经获批深交所储架发行额度50亿元,并完成了首期5亿元专项计划的设立,主要为美团旗下510万小微商户提供贷款业务。
美团希望对标的亚马逊,2018年开始全面构建自己的金融生态。想必未来美团也会再加强金融方面的构建力度。
2
滴滴:盈利魔咒
经济学家王福重在解释其“所有伟大公司的最后一步都要成为金融公司”这一观点时正是以滴滴为例。
他认为,滴滴并不是一间出租车公司,而是一间大数据公司,积累乘客和司机的数据;滴滴还是一间金融公司,打车最后的支付过程就是完成了成为金融公司的跳跃。
截止2017年底,滴滴订单总量及用户数分别达74.3亿单和4.5亿人。庞大的用户数量是作为数据公司的滴滴最充满想象力的资产。
这些数据数量众多,大多真实有效,场景明确,且打车行为本身连续性较强,故滴滴在大数据挖掘方面得天独厚。
作为一间金融公司,滴滴手握的海量数据对于金融机构的放贷和风控而言价值无限,是在消费金融领域制胜的关键。
高盛出身的柳青和卖过保险的程维显然不可能忽视滴滴的金融潜力。
出行是支付的重要场景。滴滴的金融布局也是始于支付牌照。去年,和美团一样,滴滴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了支付牌照,牌照获取价格为3亿元。
支付牌照让滴滴能绕过支付宝和微信完成支付,为更多的金融尝试奠定基础。
2018年2月,滴滴金融事业部正式成立,定位在“以科技手段赋能金融行业,为滴滴司机和用户提供保险、信贷、理财、支付、汽车金融等普惠金融服务”。
两个月后,滴滴和新网银行合作,上线了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的消费金融业务“滴水贷”。
滴滴选择现金贷作为金融业务突破口,是盈利重压下的必然选择。
滴滴虽为出行巨头,但至今尚未盈利,2018年上半年亏损达40亿元。和许多互联网企业一样,滴滴一直以融资为生,融资总额逾200亿美元。
现金贷是金融业务中最容易盈利的方式之一。当初,微众银行就是靠现金贷“微粒贷”成功扭亏为盈。
成功合并Uber中国后,滴滴仍无法从高额的补贴中抽身,皆因出行市场又出现了美团这个重量级的新玩家,而自身新业务——餐饮外卖,尚未成气候,远逊于美团和饿了么。
另一方面,美团已成功上市,融资渠道和资金持续性胜于滴滴,显然底气较滴滴更厚一些。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滴水贷能够做到1000亿余额,按赚3个点服务费而言,意味着30亿的收入。”
这样的收入对于深陷补贴大战的滴滴来说意义重大。
目前,滴滴已获得支付、小贷、融资租赁等多个金融牌照,布局了货币基金、保险、融资租赁等业务。
在业务模式方面,滴滴的理财、保险均是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滴滴主要负责导流。至于最能发挥滴滴大数据优势的信贷服务,暂时规模有限,难形成可观利润。
凭借出行数据方面的优势,滴滴还进军了车贷和二手车等领域。但这些市场竞争已相当激烈,滴滴若想突围仍需下一番苦工。
不过,滴滴亦有一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拥有金融经验和资源皆丰富的柳青作为领导者。
当初,柳青的加盟让滴滴从单一打车软件发展成多元化的大型互联网企业。现在,金融背景深厚的她被寄予带领滴滴金融闯出一片天的厚望。
这不,进入新的一年,滴滴率先发力。
1月2日,滴滴“金融服务”频道在滴滴产品端上线。目前已经上线的产品包括重大疾病互助产品“点滴相互”、大病筹款产品“点滴求助”,以及健康险、理财、车险等板块。
这也是自去年滴滴金融事业部成立以来,首次集中对外呈现产品板块。
3
头条:不可忽视的晚到者
流量是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杀手锏。
TMD中,最擅于获取流量的是头条,但最晚进入金融领域的也是头条。
和美团的“千亿规模”的金融豪情壮志不同,曾几何时,今日头条一直公开否认介入金融领域。
但嘴上说着不要的张一鸣身体却很诚实,被发现其实早就在研究金融业务。今日头条此前已推出多项金融服务,如提供A股与美股咨询的股票资讯平台“钠镁股票”。
另一个曾经明言不做金融的互联网巨头是360。现在,360金融已经率先在美上市。这样诱人的前景,没有一个企业家能拒绝,张一鸣也不例外。
不做金融的话言犹在耳,2018年7月,一款名为“放心借”的在线借贷产品出现在今日头条APP上。自那以后,一直有消息称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正在组建金融团队。
至此,TMD三巨头终于在金融领域实现“会师”。
缺乏牌照的今日头条只提供“放心借”的流量支持,真正的信贷业务由持牌金融机构完成。
和滴滴一样,今日头条多年来尚未盈利,做金融是未来盈利的必然之路,而现金贷能快速带来现金流,更是流量变现的不二选择。
对于金融业务来说,逃不过支付场景问题。和主打生活服务的美团和主打出行服务的滴滴相比,内容平台起家的头条缺乏支付场景,因此不难理解9月时头条推出电商APP“值点”的举措。
但相比起场景,在“所有金融业务都要在监管之下,都需要持牌经营”的监管思路下,牌照才是今日头条金融业务的最大拦路虎。
“放心借”推出不久后,就遭到实名举报无证经营,涉嫌虚假宣传、侵犯隐私。
金融牌照是稀缺资源,越是迟到的玩家,获取牌照的难度越大,成本越高。今日头条缺乏有分量的金融牌照,严重制约了它的金融扩张。
当然,如果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年初传出消息,今日头条收购湖北省首家持牌互联网支付企业合众支付的支付牌照。不过,时至今日,这笔交易仍没有后续消息。
仅限传闻的还有头条的保险业务。多月前消息,今日头条已组建保险业务团队,并计划收购保险经纪牌照,但与支付牌照一样,保险业务也没有了下文。
今日头条有兴趣的金融领域还有车贷。8月,头条年薪百万招聘汽车金融业务人员。此前,头条推出的汽车垂直资讯 APP懂车帝已颇具规模。不过,这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缺乏融资租赁牌照或许是一个原因。
收购支付和保险牌照接连失利,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今日头条也在“曲线救国”。8月,消息称,今日头条有意在香港开展投资研究顾问服务,考虑取得相关香港金融牌照。
香港的金融牌照相当于国际资本市场的“敲门砖”,有助企业进一步进军国际金融市场、吸引海外资金。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内地,香港的金融牌照并不难拿。
最新消息,字节跳动已申请了“吾先分期”、“轻栗分期”和“字节付”三个商标,进军金融业务无疑。此外,字节跳动还发布了房地产相关人才招聘信息,疑似有意进军房地产行业。
可以肯定的是,在流量红利愈发接近天花板,主要依靠信息流广告、收入模式过于单一的今日头条绝不会放弃金融这个变现利器。
利用金融业务丰富现金流,美化公司数据表现,这也是为未来可能的上市做好准备。哪怕头条方面一直否认上市传闻,但谁都知道,上市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必然的“宿命”。
只是,由于贻误了申请牌照和开拓业务的良机,在探索金融业务的路上,头条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
4
小结
拥有大数据和科技能力的互联网企业涉足金融看上去是个完美的结合:互联网企业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可以快速实现流量变现;而持牌金融机构则能从互联网企业处批量获取用户,丰富数据,提高风控能力。
但是,美好的愿景背后暗藏着风险的暗礁。监管的不确定、业务的合规性、流量的转化效率、不良贷款的控制、资金的周转能力……这一切都是TMD实现金融美梦前需要与之搏斗的“猛兽”。
值得注意的还有,TMD背后均不乏BAT的身影,某种程度上说,三家的业务发展能走多远多少还要看BAT的“眼色”。
三条蛟龙已经下水,谁能在金融的海洋里掀起最大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