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美军每年砸数亿来培育这种战略资源,却成了致命隐患,为什么欧日印澳还要跟进?


2018年12月09日  浏览(10412)人
0

今年11月6日,美国海军立法事务研究员杰夫•韦伯发表题为《数据泛滥但信息匮乏:致命的对手》的文章,深入地分析了美军数据堆积成山、但信息匮乏的现状,并将其视为美军信息时代作战的致命隐患——美军正面临着严峻的数据开发困境。


美国真的正在面临一场数据困境吗?


谁要安全?谁要霸权?


在“全民国防”的时代,强化对数据的理解、认识和运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当务之急。

 

文 | 易芳 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编辑 | 李雪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1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科学与社会发展负责人戴维·格里谢尔表示,世界上最有前景的四项技术之一,就是小规模数据机器学习。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发明新的系统,无需海量训练数据即可像人类一样迅速地学习,将会彻底改变AI行业。甚至改变未来战争形态。


确实,数据,开辟了一个新的战争空间。


在信息战争中,数据是最珍贵的资源!


有人将之比作“21世纪的石油资源”,丝毫没有夸张——它已经渗透到战争预测、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作战的指挥控制与决策等几乎所有领域。


AI等众多“颠覆性技术”的核心根基就是数据。


在“超限战”的信息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和未来战争的制高点!

 

1

数据如何决定战争成败?




军事思想家毛泽东对此早有论述:


“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


他进一步指出:


“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换言之,毛泽东战略哲学的三大要素可以归纳为数据、信息和情报。


数据


这是对客观世界最直接的记载,以数字的形式出现,是个别的、零散的原始资料。比如说武器装备的性能参数、兵力规模等。


数据地球的数据并不承载任何信息,只有“可视化”之后才承载信息


信息


这些反映客观情况的数据,经过我们的收集、归纳、总结等处理过程,就形成了信息,具体来说,如图表、技术标准、指令,等等。一般来说,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判断的色彩。


数据只有赋予信息才具有意义


情报


能够作为判断、决策和行动基础的信息,即有价值的信息,就是情报。


在传统战争中,信息直接经过指挥员的判断,被过滤、诠释成为情报。


举个例子,1948年的锦州之战,听了胡家窝棚战斗的汇报,林彪却连续问了三个“为什么”:


为什么那儿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比其他的战斗略高?

为什么那儿缴获和击毁的小车与大车的比例比其他的战场略高?

为什么那儿俘获和击毙的军官与士兵的比例比一般歼敌略高?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林彪得出一个重要情报:敌人的野战指挥所就在这儿。


他下达指令一举摧毁敌指挥所,抓获了国民党第9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成为决定辽沈战役成败的一个关键判断。


上世纪60年代,世界知名军事历史学家杜普伊教授就创立“历史评价与研究组织”,终于创新发展了一种与军事运筹学媲美的定量判断模型和定量判断方法。


他利用定量判断模型检验了世界军事史上数以百计的战例,得出的结论是计算的战斗结果与实际战斗结果基本一致,正确率达95%以上。

 

2

战略目标转变催生数据战场




信息化战争的出现源于国家战略目标的变化——现代战争不再以摧毁一个国家的军事集团为目的,从整个系统中寻找薄弱环节下手,摧毁敌人国民和军队的意志,这么做性价比更高。


这种转向大大提高了未来战争的复杂性,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民生的社会领域,也涉及到陆、海、空、天、网、电、地下空间等诸多作战空间。


1986年,美国著名军事家沃登上校提出颇具影响的“五环”目标打击理论,奠定了美军对战争的认知基础。


“五环”目标打击理论


2001年,美军推出“全维作战”理论,将战争框定在陆、海、空、天、网等多维作战领域。


这就带来了非常之大的战场即时信息量。


比如,美军在阿富汗战场的情报、侦察和监视系统每天获取的情报信息数据量高达53TB,与战争初期相比,情报信息搜集能力提高了15倍。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中央司令部联合作战中心,每2.5分钟刷新一次战场情况图像。


仅空中侦察一项,美英联军就搜集了约4.2万幅战场图像,提供了2400任务小时的信号情报覆盖,3200小时的全战斗任务录像,1700小时的运动目标指示覆盖。


2008年,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将“全维作战”升级为“全谱作战”,把传统的、破坏性的、灾难性的和非正规的威胁结合起来,战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军事领域,而向非传统军事领域包括非军事化的民用空间延伸。


为了应对更加多元的安全威胁,2011年,美军用“混合战争”取代“全谱作战”,全面提升非正规作战能力。


信息化战争的复杂性带来前所未有的“战争迷雾”


2011年,美军成功击毙本·拉登,就是在对10年海量信息的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的。


击毙本拉登的自信来源于数据的备及在此基础上的针对性训练


此后,美军又提出“统一作战行动”,把非正规作战与传统作战样式统一起来。

 

3

数据成为重要战略资源!




如上文所述,由于战争空间的拓展,战争可能发生在政治、经济、民生等任何一环,随着先进武器装备的列装,弥漫各国的“战争迷雾”更趋严重。追求战场的透明度、零伤亡,追求战争的“以快吃慢”、速战速决等目标和需求,促使数据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借助大数据的帮忙,战场指挥者能拨开“战争迷雾”见识到战场本来面目


首先,为预测战争提供了分析方法和手段。


面对海量、天量的数据,依靠人工和简单机器进行处理,显然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当前,战争仿真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美国等国均正在致力于运用计算机准确模拟和分析战争。


兵棋推演(作战仿真)已经成为研究战争的重要手段


其次,引发情报分析革命。


不用再花费大量人力关注信息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与判断的方式,军方就可得出可靠的战场情报信息。


2017年,美国一个研究团队通过AI的数据分析,仅42分钟就对东亚某国方圆90000平方公里一块区域内所有地对空导弹阵地分布位置进行分析并标记,准确率达到98%以上。


美方训练有素的情报分析人员找到这些新的导弹基地需要3天以上。


美军进一步提出目标,要通过大数据将其情报分析能力提高100倍以上。


图为美军谋秘密军事基地


靠情报人员从卫星图中分析出可靠情报可谓费时费力,而将其还原成数据,并通过AI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情报获取效率。


第三,数据激活了武器装备系统。


受益于数据技术,作战半台从战场上的信息使用者角色升级为高度智能化和自主化的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空中作战平台、精确制导弹药等完成由精确化向智能化过渡。


比如,现代“蜂群技术”,本质还是大数据支撑下的人工智能;数字地图不仅成为了民用导航的先进技术,更成为指挥控制系统的核心支柱。


2016年底,美军无人机“蜂群试验”


2018年7月5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对外发布“国防部数字工程战略”,将国防部以往呈线性、以文档为中心的采办流程,转变为动态、以数字模型为中心的数字工程生态系统,可能促使美军武器系统发生革命性变化。


数字工程生态系统支持采办的完整视图

(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刘亚威编译)


第四,引发指挥决策革命。


传统指挥决策更关注因果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波斯猫晒太阳的故事”就是个典例:


通过一只波斯猫,德军分析它与法军高级军官、指挥所的关系,最终打掉了法军指挥所并击毙了很多法国将领。


现代的指挥决策,在数据的支撑下,通过汇总、聚类、因子分析、清洗等统计方法,甚至能够实现自主决策和指挥。


比如今年曝光的美国AI间谍发起宣传战,就是通过数据的积累、配对等方式,最终自主地决定对什么人(政要、军人、平民等)、运用什么手段(短息、邮件、电话等)、采取什么方式(恐吓、策反等)……


美国中央情报局计划用AI取代间谍

 

4

美国正在面临数据困境?




与此同时,全球数据量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


2010年,世界在正式进入ZB时代;


2012年,全球数据量达到5.2ZB;


到2020年,预计全球将总共拥有35ZB的数据量!


美国国防情报总监称,2017年,国防部每天收集22TB的数据。


人类存储着海量数据


可以说,数据已经成为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的基石,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甚至超越了那些“颠覆性”武器!


然而,现实情况是,相对于总量,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数据和信息是极其有限的。巨大的数据规模增加了技术和数据准备、清洗和分析的难度,这就是“小规模数据机器学习”能够成为前沿技术的一个原因。


美军要求战场上每小时传输2000个目标数据,并提供500个打击目标的情报信息;10秒钟内将特定目标数据和己方部队的配置数据传输给1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用户。


信息-数据-信息-情报-决策-指挥-行动的运作流程


因此,如何辨别数据的真假优劣,如何使用数据,如何围绕海量数据展开的争夺与反争夺、欺骗与反欺骗、攻击与反攻击,就成为战争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将这些情报信息帅选出来,相关人员不得不通过数据融合、清洗等方式,进而诠释出真正有效的战场情报,为作战决策、作战指挥和作战行动提供情报支撑。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度仍然相当之大。


2012年,美国政府启动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改进从大量复杂数据中挖掘知识、获取情报的能力;2013年,发布了第二轮大数据研究项目,以刺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据统计,美国国防部每年投资2.5亿美元用于大数据建设。


但是,至少在美国人眼里,情况仍然不太乐观。


今年11月6日,美国海军立法事务研究员杰夫•韦伯发表题为《数据泛滥但信息匮乏:致命的对手》的文章,深入地分析了美军数据堆积成山、但信息匮乏的现状,并将其视为美军信息时代作战的致命隐患——美军正面临着严峻的数据开发困境。

 

5

没有硝烟的四场战争已经打响!




很显然,当数据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必然带来围绕数据的竞赛和博弈,世界各国纷纷开展国防大数据项目,为了争夺数据资源,四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


之一:数据收集和保护之争


数据泄露给世界各国各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维基百科的统计,当今世界从政府新闻稿和主流媒体报道中能够梳理出的数据泄密事件就30000多起。仅在2018年上半年,大约有45亿条记录被泄露。


据估计,到2020年,北美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将超过1.5亿美元,全球年度成本预测为2.1万亿美元。


自2009年以来,美国海军利用水下无人潜航器收集水下盐分与温度数据,每隔1小时左右短暂浮出水面,并通过卫星回传数据,这些数据将提高友军使用声呐系统的有效性,更易于侦察和跟踪敌军潜艇。


2018年初,一名澳大利亚学生根据健身追踪器的GPS位置信息,制作了世界各地用户的运动轨迹“热图”。


该图暴露了美军官兵的活动轨迹,并且,发现了一些敏感军事基地的轮廓,俄罗斯驻叙利亚基地部队的巡逻路线暴露无遗,就连中国台湾地区机密的导弹司令部也未能幸免。


运动“热图”泄露了军事秘密


之二:数据存储之争


这是一项技术活。


当前,全球的数据中心数量正在持续增长,同时也在进一步整合,2015年达到855万个,到2021将整合成720万个。


眼下,美军信息系统运行的数据中心超过772个,服务器超过7万台,还有约700万个计算机终端。


据最新消息,美海军数据中心和应用程序优化(DCAO)项目办公室经过6年时间,整合了133个数据中心,关闭了其中57个,并迁移了2504个服务器和系统,影响了超过70万的海军最终用户。该办公室在完成其使命后于2018年9月30日正式关闭。


数据中心的整合脚步从未停息


之三:先进芯片之争


众所周知,芯片是数据处理的核心。


1957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块集成电路产生之后,对世界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至今保留着在诸多核心领域的霸权。


全球三大巨头应用材料、泛林和ASML,美国独占前两席。20大半导体公司中,美国依旧独占八席,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


X86、MIPS和ARM三种主流的芯片架构,前两种都是美国血统。ARM架构虽然是英国血统,却离不开安卓和iOS系统的支持。


对于想要发展芯片的国家,西方通过出口管制、发动专利战,以及利用高价垄断、低价倾销的方式,不知道打掉了多少企业。


如MOCVD(MOCVD是制造LED芯片的设备)设备商,曾经的数十个中国“玩家”,如今只剩下中微、中晟光电等少数几家。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国内还有龙芯和申威拥有自主架构,前者用于北斗导航,后者用于神威超级计算机;而华为的AI芯片已经异军突起。


2017年9月,余承东发布麒麟970


之四:算法之争


“算法战”是美国近些年提出的“专利”,“外壳”是软件系统,核心是对数据资源的运用。


2017年4月,美军宣布成立“算法战跨职能小组(AWCFT)”,标志着美国军方对“算法战争”概念的正式认可。


2018年5月,美空军称“软件”将决定谁赢得未来的战争。美国空军采购、技术与后勤助理部长罗波指出,未来为了克敌致胜,可能有必要每天改写软件。


当前,美国的辅助美军指挥官决策的指挥控制系统“深绿”,海基宙斯盾第10版基线系统,第3代通用式地面分布系统(能够在1秒钟内处理600万份战场情报报告,而其新一代大数据系统会将现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再提高100倍)等等,都是算法之争的典范。


F-35的“感测器融合”(Sensor Fusion)软件技术,从不同感测器收集来的相关战斗信息,都能融会在驾驶前的单一荧光屏上

 

6

谁要安全?谁要霸权?




数据资源决定着一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在其他国家正在绞尽脑汁地恶补硬件短板之时,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数据霸权”国家,已经在谋划软件体系支撑,不能不引起各国重视和警惕。


以我们的邻居为例,2013年,韩国政府开始着手大数据应用研究,并基于研究结果从2015年起推进国防大数据示范项目。


韩国国防大数据示范项目


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编写的2018年版《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目前还有美国、欧盟、英国、法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都出台了自己的大数据政策。


2017年,中国发表《大数据应用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应用发展报告No.1(2017)》。其中明确提出:


大数据是制订国防和军事战略计划的基础,是构建国防和军事大数据技术平台,是科学制定国家战略的重要环节;


大数据时代的国防建设需要新的国防战略思想体系来指导,国防大数据将成为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的基石。


这也是我国提出“全民国防”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全民国防”的时代,强化对数据的理解、认识和运用,是打赢未来战争、保障国家安全的当务之急。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882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去了一趟菜市场,他不想离婚了”。
下一篇:徐小明:周一股市操作策略(1210)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站点声明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