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一场没有止境的战争!


2025年10月04日 
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近几日,特朗普又一口气宣布了多项关税措施,包括10%至25%的木材关税(含家具等木制品)、25%的重型卡车关税、100%的电影关税、100%的专利药品关税等,其中一些还存在累进式设置。

这些关税不仅影响尚未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连那些已达成协议的国家也存在诸多变数。

以医药关税为例,特朗普最初的说法是“对所有进口品牌或专利药品,受影响的德国制药业协会大呼美方举措“强硬粗暴,是一种不计代价的自我封锁”。

白宫随后向媒体澄清,美国政府将遵守与欧盟和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条款,即欧盟药品关税顶限15%,同时给予日本药品出口不高于其他贸易伙伴的最优关税税率,也是15%。

但英国其他国家不适用“最惠国待遇”,仍需支付100%的关税。

总而言之,由于征收的关税因产品、国家和内容各异,曾经相对简单的关税制度已被迷宫般的重叠要求所取代,即使是大型进口商也难以驾驭

一切解释权皆在美方。

图片

迄今为止,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韩国、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国达成双边贸易协议,与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印度等国的谈判尚在进行中,其他小国特朗普懒得谈判,采取直接宣布关税税率的做法。

然而即使那些已宣布达成的协议,目前也仅仅是个框架性文件,里面有大量含糊不清的细节。

当中具体承诺兑现内容十分有限,许多条文只是写着“未来将就特定议题展开讨论,还有一些条款双方存在明显的解释分歧

举例来说:英国钢铁出口到美国的关税究竟是多少仍不确定韩国是否同意对美国牛肉与稻米免税也不得而知;印尼已明确所谓的“零关税条款”设置诸多限制性条件,惹得美方十分不悦……

欧盟与美国的协议则更加复杂,因不是单一主权国家,所以美欧协议文本中载明,必须等到布鲁塞尔完成必要的立法后,才会落实其所承诺的新关税税率。

上述诸多模糊的关税条件外,协议中的投资采购金额也是个谜。

冯德莱恩向特朗普承诺三年内进口价值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可欧洲并不需要这么多能源,美国企业也产不出,而且欧洲能源企业根本不会听从冯德莱恩的指挥,这已经超出了欧盟委员会的权限

至于欧盟承诺的6000亿美元投资、日本5500亿美元与韩国3500亿美元,双方理解更是大相径庭。

特朗普认为这些国家会把钱直接给美国他本人决定实际投资的项目,并将绝大多数利润上交美国。

而欧盟、日本和韩国则完全不这样理解。

欧盟认为由企业自主提供投资,投什么、多少年投完,全部由欧洲企业自己决定,所谓“6000亿美元投资”在欧盟委员会那里纯属空头支票。

日本宣称5500亿美元中的绝大部分是贷款与贷款担保,而非现金,且该投资承诺仅以备忘录形式存在,不写入正式贸易协议,也不具有法律强制力

图片
当地时间9月4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签署谅解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日方5500亿美元的投资要在2029年1月19日之前完成,刚好是特朗普结束总统任期的前一天。

困难最大的是韩国

近日特朗普公开强调,韩国3500亿美元规模的对美投资是“预付(up front)”,该投资款是韩国获得关税减免的前提条件——这让李在明政府陷入巨大困境。

9月27日,共同民主党内部亲李在明派人士发表评论称,美方的过分要求是“胡言乱语”,“错把同盟国当作自己的附属国”。

李在明本人回应称:

“在没有(韩美)货币互换的情况下,如果韩国按照美方要求,取出3500亿美元现金并全额投资,韩国将面临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的局面。

外交官出身的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则更加直白地表示:

(3500亿美元)在客观和现实角度都超出了韩国承受范围,无论朝野任何人都办不到,因此想带着替代方案去谈,正在协商替代方案。”

由于投资处理方式存在争议,所以韩美尚未将贸易协议转化为书面文本,截至目前美国已经下调了对欧盟和日本的关税,但对韩国仍未下调,韩媒认为“谈判正被迫返回原点”。

图片
李在明出席联大会议期间没有约上特朗普档期,只见到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重点讨论了两国“无限制货币互换问题”。

对于美国的各主要贸易伙伴来说,与美国的关税谈判正演变为一场没有止境的战争,按下葫芦浮起瓢。

期间,大家的态度由最初的震惊、慌乱、紧张,逐渐变成厌倦、听之任之。

实际上,美国提高关税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互害的,不存在说你不买我的货,我比你更吃亏的道理。

关税本质上是一种消费税,通过向消费者转嫁费用,为国内生产者提供隐性补贴,以保护某些被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2025年4月2日,也就是颁布“对等关税”的前两天,特朗普公开表示本土制造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将没有能力应对。我们的电脑、电话、电视和电子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我们曾经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现在从不同的国家进口所有这些产品。”

于是特朗普就用收关税、逼迫他国赴美投资等方式试图重振美国制造业,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美国制造业衰退的根源在于美元币值被高估,进而导致“美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而这种高估是由对储备资产的非弹性需求造成的。

早些年间,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壁垒与高科技优势,可以在享受本国货币高汇率的同时维持对外商品出口,因为发展中国家造不了飞机、火车、轮船、汽车、手机、电脑,只能勒紧裤腰带购买。

现如今技术越来越平权化,国际贸易里不可替代的产品越来越少,而欧美既然享受了汇率带来的进口与消费优势,就得承担其附带的出口与制造业衰退劣势。

图片

接着上面的话题思考。

为什么近几年大家感觉钱越来越难赚、生意越来越难做、国际贸易利润越来越薄呢?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是买方市场而不是卖方市场,买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而卖家只能不断“自卷”去讨好买家

具体到关税谈判,特朗普之所以如此强硬,其根本依仗就是美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美国市场相对较高的利润水平。

说到底,这种全球性“买方市场”的出现是由技术平权化导致的,曾经的垄断商品被越来越多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攻克,而新的垄断商品尚未涌现——英伟达芯片除外。

这种情况下,卖家们只能陷入竞争降价漩涡,并愈发依赖特定高利润市场。

待到未来某天诞生数款“人无我有”的产品,全球卖方市场变得差异化,则关税的威胁将大大减轻。

以我们经历过的八九十年代为例,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桑塔纳轿车、日本家电、BP机、大哥大西方食品饮料等,都是妥妥的卖方市场。

图片

每一代产业都有生命周期稀缺成长竞争过剩被替代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市场现象,有时由卖方主导,有时由买方主导。

特朗普关税精准利用了当下全球产业普遍处于买方主导期的现实,但这种局面不会永久持续下去

沉舟侧畔千帆过。

随着新产业的出现和全球市场格局重塑,美国靠关税获得的压制力终将减弱其累积的负面效应也会在未来某一时刻集中爆发出来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0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白头鹰帝国彻底疯狂,这一幕太过魔幻!
下一篇:大帝给懂王下了3大诱饵!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