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
浙江衢州,你可能不太了解,但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背后也有一段非常悲壮的历史。从水系层面来看,发源于安徽休宁县的常山港、发源于浙江仙霞岭的江山港、发源于福建浦城县的乌溪江,三条水系在衢州城区合流成为衢江。衢江流经金华以后,又和新安江合流为富春江,直奔杭州,汇入大海。而福建浦城县又是闽江的发源地之一,可以顺流而下直抵福州。通过这一系列水系,浙江衢州便和杭州、福州、皖南建立起直接联系,去哪里都很方便。从交通层面来看,晚清政府和南京国府相继修建了株(湖南株洲)萍(江西萍乡)铁路、杭(浙江杭州)江(江西玉山)铁路、玉(江西玉山)萍(江西萍乡)铁路,这三段铁路连接起来,统称为浙赣铁路,贯通浙江、江西、湖南三省。从地理层面来看,衢州位于浙江西部,不仅是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的交界点,而且处于金衢盆地的最西端,三面环山一面平原。正因为衢州的水系、交通、地理条件都很优越,故而衢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号称——“控鄱阳之肘腋,制闽粤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东南有事,此其必争之地也......守两浙而不守衢州,是以浙与敌也。争两浙而不争衢州,是以命与敌也。”在这样的背景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美国、日本就围绕衢州爆发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意大利在柏林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正式成立了法西斯侵略集团轴心国,亚洲和欧洲的战争紧密联系起来。次年7月,日本为获得橡胶、石油等战略资源,又出兵南下,占领了印度支那南部地区。日本的这一行为,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利益,于是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全部资产,并停止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原本就资源匮乏,国家运转和发动战争的必要资源,几乎都来自外部输入。美国停止向日本出口石油,便是切断了日本的主要资源来源,而美国又拥有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导致印度支那南部的资源也难以运回日本。日本要想打破封锁,继续以战养战,唯一的出路是击败美军,夺取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于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便偷袭了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击毁美军舰艇18艘、飞机180多架、美军死伤3500余人。此事一出,意味着日本和美国开启了战争状态,美国不能再置身事外,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有了强大的同盟国。在这样的背景下,1941年12月9日,中国正式对日宣战,1942年元旦,由中英美苏领衔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既然美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之一,海军基地又遭到日本袭击,为了给美国民众一个交代,也为了履行反法西斯的义务,那么美国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对日本偷袭珍珠港一事,实施报复行动。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以空中轰炸的形式,把战争引向日本本土。经过一番商议、测算、推演,罗斯福最终选定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杜立特中校,执行轰炸日本的任务。具体的轰炸计划则是,杜立特指挥16架改装过的B—25轰炸机,每架轰炸机携带四枚五百磅的炸弹,由航空母舰送到日本附近的海面,然后升空轰炸东京等日本大城市。由于B—25轰炸机可以携带的燃油量不足,执行完轰炸任务以后,它们就无法返回美国,因为技术原因,它们也无法在航空母舰上降落。唯一的办法是,轰炸日本以后,杜立特指挥轰炸机群就近降落到中国。衢州有“一地通五省”的地理优势,战略地位重要,各大水系和浙赣铁路完备,方便补充物资。衢州机场是中国空军实际控制的跑道最长、设备最完备、距离东海最近的机场,现在是中国空军第十三总站,管辖福建全省以及浙江、江西、安徽的部分机场,非常方便空军行动。正是以上三个原因让美国选中了衢州,当然,中国也同意美国降落衢州。在这样的背景下,1942年4月2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大黄蜂号航母支队,载着16架B—25轰炸机和80余名突袭队员驶离旧金山,在夏威夷北部海面会和企业号航母支队以后,便向日本驶去。4月18日清晨,美国航母支队抵达日本以东1200公里的海面,但尚未到达计划时间,美国的航母支队便被日本发现,B—25轰炸机群被迫提前起飞,轰炸了日本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其实在此之前,美国向中国通报了轰炸计划,中国也在衢州做了充足的准备,只要轰炸机群降落衢州,就能得到食物和油料补给,然后飞往重庆,编入陈纳德的飞虎队,就地参加中国抗战。然而,轰炸机群提前起飞,打破了中美两国的原定计划,美国的航母支队又没有即时向中国通报“提前起飞”一事,这就导致美国轰炸机群降落衢州的时间点,和中国准备接应的时间点,出现了偏差。结果就是,轰炸机群在傍晚时分进入中国领空以后,中国方面根本不清楚具体情况,以为是日本飞机来袭,便在浙江、江西等地发出防空警报,进行灯火管制,轰炸机群在漆黑的天空中,无法找到衢州机场的具体方位。不久后,轰炸机群燃油耗尽,除8号机组早已迫降苏联以外,其余15架飞机的机组成员纷纷跳伞自救。最终,6号机组和16号机组成员牺牲2人、被侵华日军俘虏8人,其余13架飞机的机组成员牺牲1人,64人被中国人民救援,送往衢州的空军第十三总站集中。截至到5月3日,被中国人民救援且仍然在世的机组成员,都抵达重庆,蒋介石给杜立特颁发了“三等云麾勋章”,其他成员得到“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这次行动,便是二战史上有名的“空袭东京”,也称“杜立特行动。”实事求是的说,16架B—25轰炸机携带64枚炸弹空袭日本,能造成的破坏相当有限,但经过这次轰炸,“日本本土绝对安全”的神话被打破了。日本为防止美国再次袭击,被迫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动海军袭击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中途岛,结果美国以损失1艘航母为代价,击沉4艘日本航母,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反法西斯同盟。而在中国境内,日本通过美国轰炸机的降落地点,也发现了衢州的重要性,以及衢州机场对日本本土的威胁、衢州水系和浙赣铁路对侵华日军的威胁。1942年4月30日,日本大本营下达命令,要求侵华日军抽调80余个步兵大队,组成将近10万人的重兵集团,重点打击第三战区(江浙皖闽)的中国军队,并摧毁衢州一带的航空基地。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根据这项命令,具体拟定了作战计划——58个大队从杭州向西攻击第三战区,27个大队从南昌向东攻击第三战区,东西对进,占领衢州、金华一带,打通浙赣铁路。而为了应对侵华日军的攻势,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拟定了“金兰衢作战方案”,准备以最少的兵力在浙赣铁路西段抵抗,把主力集中到浙赣铁路东段,利用阵地和水网做持久抵抗,最终和日军在金华决战。但这一方案汇报到重庆以后,蒋介石不同意在金华决战,下令将王耀武军、王铁汉军、丁治磐军集中到衢州,在衢州和日军决战。蒋介石非常清楚,衢州是兵家必争之地,衢州机场意义重大,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保卫衢州。此次战役史称“浙赣战役”,从开始到结束将近四个月。开始的时候,日军进攻猛烈,中国军队被动防守,但随着日军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兵力不足的问题便显现出来,于是攻守之势转变,各地的小股日军纷纷遭到中国军队的反击,只能一步步的缩短防线。截止到8月底,除了金华和义乌以外,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又恢复了战役之前的僵持状态。这样的结果,看似日军没有完成预定目标,中国守住了浙赣铁路和衢州重镇,但在战役过程中,日军彻底破坏了浙江、江西两省的机场设备,并在沿途散播霍乱、伤寒、鼠疫、炭疽病菌,间接造成25万平民死亡。“环城三四十里内,一日可以往返者,莫不遍及,米盐牛畜,日常用品,扫地以尽。有不满其欲,则全村焚毁,杀人如麻。”不过,中国军队也给日军造成1.7万余人的伤亡,起到了消磨敌军、持久作战的正面作用。尽管“浙赣战役”期间,中国军民死伤数字远超日军,但“浙赣战役”的结果也证明一件事,那就是抗日战争进行到1942年,日军已经没有大规模攻城略地的能力,只能驻守交通要道附近的重要城镇,维持已有战果。此外,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后,苏联开启卫国战争,在欧洲战场抵抗纳粹德国,美国开启太平洋战场,在空海两线猛攻日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日本不仅得不到资源输入,还要遭受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打击,发动战争的能力更是一日不如一日。在这内外两方面因素的驱使下,日本败亡只是时间问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抗战至此结束。中国战区共划分16个受降区、100处缴械点,专门用来接受日军投降。而浙江地区的受降点,便是杭州市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第三战区副司令韩德勤,在这里接受了日军代表呈递的投降书、驻地表、花名册、武器清单。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次年10月,宋殿村所在的乡也改名为受降乡,宋殿受降原址,现在也成为“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此后数年,中国风云变幻,曾经携手抗战的国共两党,又一次刀兵相向。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从贵池、芜湖一带渡江南下,然后以每天56公里的行军速度迅猛出击。短短半月时间,第四兵团便解放浙赣铁路东段的上饶、贵溪一带,第三、五兵团解放金华、衢州地区,控制了浙江义乌到江西东乡的400公里铁路。这样的结果,完全切断了江浙的汤恩伯集团、两湖的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为第三野战军解放江浙、第四野战军解放两湖创造了有利条件。至此,中国历史逐渐翻开新的篇章,衢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也完成了它最后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