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当地时间7月14日,一场“表演性外交”在白宫上演。特朗普在与北约秘书长吕特的联合记者会上,抛出了一项名为“大计划”的对乌克兰军援方案。他表示,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顶级武器”,而北约内的欧洲盟友将向美方支付这些装备的费用。
这听上去像是一次集体出资的“正义援助”,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用“正义”包装的套利秀,一出典型的美式军工剧本:仓库清货、欧洲付款、乌克兰收货,美国军火商则稳坐收益席。特朗普用最精明的方式,要把地缘政治、军工资本与国内选战打包成一套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型”。
特朗普本人毫不掩饰其算盘:“美国不会再自掏腰包”,这也赤裸裸的告知欧洲:你们要为北约“共识”买单。
据路透社披露,这批所谓“顶级装备”,涵盖F-16战机、地对地导弹、新一代防空系统与无人机平台——但它们有个显著共性:全被美军列入“优先清理”库存清单。
特朗普这一设计避开了国会审查,省下财政拨款。美国军工企业获得销售利润,国防部清理老旧资产,白宫维持北约主导力,三赢。而代价,则由欧盟承担。
50天“停战通牒”:道义话术的金钱演绎
军援计划之外,特朗普还甩出一个时间炸弹:若俄乌冲突在未来50天内未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俄实施“高达100%关税的二级制裁”。
何谓“二级制裁”?简言之,是针对与被制裁国交易的第三方对象(即他国企业与银行)进行连带惩罚。特朗普此举,实则是以惩罚俄罗斯为借口,迫使全球金融系统进一步服从美国制裁体系,扩大美元结算的垄断优势。
彭博社评论指出,这种制裁将强化美元霸权,却可能冲击亚洲与中东能源流通,带来深远外溢效应。特朗普口中的“正义惩罚”,实则是地缘金融操控术的新阶段。
俄罗斯的回应出人意料地冷静。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仅表示,“特朗普的言论不等于最终政策”。显然,俄方早已熟悉其“口风强硬、行动模糊”的套路。
美式变脸术再上演,谁是实际受益者?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特朗普首次“边批普京、边送军火”。此前,他多次表达对普京“领导力”的尊敬,又在同一时期签署支持乌克兰的重要军援议案。
这一次,他公开称“普京是个聪明人,但不值得信赖”,而同时又对乌提供“顶级武器”,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并非失误,而是一种有意维持模糊地带的策略。
俄卫星通讯社在14日报道中评论:“特朗普借乌克兰冲突维持对两方的影响力,以实现对欧洲盟友和本国选民的双重操控。”
对乌军援,其实只是一个前台道具。背后真正的剧本,是特朗普要借助冲突放大自己在北约体系内的决策权,并进一步将欧盟“边缘化”为采购与分摊平台。
欧洲的“援乌焦虑”:预算危机与民意反噬
而欧洲的处境,正如德国《明镜周刊》所言:“欧洲在无预算共识下被迫做出财政承诺。”
法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对乌支出预计将占其国防预算14%,而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国防部已表示“无力承担更多援助义务”。这意味着,特朗普的计划将直接挤压欧洲国家本已紧张的国防与社会支出空间。
更讽刺的是,援助物资中约四成以“租借”形式发放。英国国防委员会披露:乌克兰需在2030年前偿还172亿美元军援贷款,仅利息就高达21亿。这种“债援”机制,意味着战争不只是眼前代价,还将成为乌克兰未来十年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与此同时,欧洲民意逆转。法国IFOP数据显示,57%的受访者反对持续对乌援助;德国更高达63%。公众的不满,并不针对乌克兰,而是对援助机制“透明度缺失”的怒火。
援助即生意,和平只是包装纸
特朗普宣称“这对乌克兰是好消息”,而他的副手与财长的说法更为露骨。白宫贸易代表在14日新闻稿中明确指出:“我们正寻求通过援乌项目重振本土军工制造力,建立军需品再生产循环。”
这句话基本道破了计划本质:军援乌克兰只是为了去库存,真正利益归属是美国军工复合体与其周边资本。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数据,自2022年以来,美国五大军工企业的平均利润增长34%,而洛克希德·马丁在2024年Q2财报中称,“欧洲冲突相关订单占总营收增长的27%”。
同时,美股军工指数(DGI)自2023年底上涨22.7%,跑赢标普500。换句话说:战争越持久,美国越赚钱。
同时,军援背后还有特朗普的国内选战算盘:巩固“强人候选人”的形象。特朗普急需在拜登不断被指认为“精神状态不佳”的风口下,展示其“可操作全球”的战略能力。
通过“威慑俄罗斯+控制欧洲+施压乌克兰”三位一体布局,他可在竞选舞台上扮演“秩序缔造者”,同时向选民证明自己能“用生意解决战争”。
此外,军援计划也牢牢绑定了美国防、航天与高科技企业的政治献金链条。根据《政客》杂志披露,仅2024上半年,特朗普竞选阵营已收到来自军工高管及关联PAC组织的1200万美元捐款。
这意味着,只要战争不结束,“献金流”就不会中断,而特朗普的政治资源也就不会枯竭。
从“顶级武器”到“二级制裁”,从“北约机制”到“欧洲买单”,特朗普表面援乌,实则收割欧洲;表面威胁普京,实则做空和平。这一切不是和平斡旋,而是一场政治算计。
当战争成为买卖,谁还在认真谈和平?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