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今年的首场经济主题会议,将去年12月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升格为了“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而同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了第二十次集体学习,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
这是第二次人工智能的集体学习,上一次,还要追溯到略显遥远的2018年10月30日,当时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北京大学教授高文作了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高文和郑南宁,都是工程院院士,但二人研究侧重不同,
前者主要研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在东数西算工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后者侧重人工智能落地应用,尤其是主持研制了我国首台L4级无人驾驶系统。
从高文到郑南宁,反映出决策关注的重点,从“新基建”调整为了“新动能”。
2023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我们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各大厂纷纷跟进,推出自己的大模型,
2024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搞得很多人梦回2015,当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随之迎来爆发式增长,我们也见证了改革开发以来,最波澜壮阔的一波造富浪潮,短短三四年间,很多互联网新贵,就拿到了前辈们三四十年才积累的财富。
然而,2024全年的4场经济主题政治局会议,无一提及“人工智能”,
顶层设计还没到位的情况下,开展行动的指导意见,自然也就出台不了,
人工智能,也就没能复制当年移动互联网的造富神话。
但随着去年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再讲“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开展”升格为了“持续推进”,
昨天的政治局会议,又将“持续推进”强化为了“加快实施”,
再加上同日还举行了人工智能集体学习,相比8年前的上次学习,只是“加大政策支持”,一笔提及,
此次却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新领域,政策支持很重要。要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财政税收、政府采购、设施开放等政策,做好科技金融文章。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人工智能科研保障、职业支持和人才评价机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其中份量的变化,自行体会。
随着顶层设计的完善,接下来就看国务院是否会像10年前似的,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出台类似国发〔2015〕40号的具体行动指导意见,
那才是本轮人工智能造富神话,正式的发令枪。
当年,中国海量的数据、庞大的用户、丰富的应用场景,叠加美国的理念、技术和资本市场,成就了浩浩荡荡的移动互联网大潮,
赶上了进程的人,实现了阶层跃迁,拿到了财富自由,
而如今尽管中美交恶,我们却依然义无反顾,
因为这一仗,哪国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治理的主导权,哪国就会是蒸汽时代的英国,电气、信息时代的美国,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