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东南亚:中国叙事 才刚开始!


2025年04月26日 
原创: 衣公子
来源公众号:衣公子的剑
微信ID:yigongzidejian

ISEAS(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是一所位于新加坡的研究机构,在东南亚问题上很是权威。2024年,ISEAS做了一个民调,如果被迫与一方结盟,东南亚人会怎么选——大多数人选择中国而不是美国。此研究持续多年,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结果。

图片

这还是在特朗普2025年发起关税乱战,透支美国信用之前。

西方舆论评价中方出访东南亚,总喜欢提一种观点: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有南海纠纷,东南亚畏惧中国,不可能诚心和中国合作。

这个观点,显然太不了解东南亚。

凭我在一线的观察,东南亚有个极大的特点:务实灵活

近代,东南亚被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美国分割殖民。二战,日本占领东南亚。欧、美、日,留下无数暴行。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亲历日军虐待。一天,他出门办事,行路时忘记向日军鞠躬行礼,遭到日兵毒打。一阵折磨和羞辱后,日本人呵斥他原路返回。

李光耀的回忆录里,还记载了日军虐待英、澳战俘,军警凌辱妇女,殴打平民。记载了日本的虐杀,50辆卡车拉到海边,双手被反绑的囚犯被要求走向大海,日军的机关枪在他们身后火舌四溅。这是日本的“肃清大屠杀”,马来西亚、新加坡上万人死亡。记载了李光耀被挂在杆子上的人头吓一跳,听到练兵场上日军刺刀刺向稻草人时发出的叫喊声。还记载了李光耀路过,看到慰安妇门口排了200多个日本兵。

另一位东南亚政治领袖,做了22年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也是这段恐怖岁月的亲历者。他在自己著作《医生当家》写道:日本军警最喜欢的虐待方式是用高压水管强灌囚犯喝水,肚子会因此膨胀,而他们这时就猛踩囚犯的腹部,使他把水呕吐出来。

仅仅20多年后。日本崛起,开始投资东南亚。

李光耀在新加坡发起Learn from Japan的全民运动。总理马哈蒂尔在马来西亚发起Look East国策,向东看,全面向日本学习。

1994年,马哈蒂尔访日,说了这样一段争议极大的话,日本总要为过去的战争道歉,这很奇怪。如果我们总要让日本承担过去的责任,那西方宗主国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这些是中国、朝韩无法理解的。

但,这就是东南亚。

我觉得,中国和东南亚的岛屿纠纷,不会构成大影响。

在东南亚内部,领土纠纷、种群矛盾很普遍。柬埔寨和泰国有边境、海权争议,印尼和马来西亚有岛屿争端,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有沙巴地区主权之争,2013年武装冲突,数十人死亡。但是,大家依旧好好过日子,整体非常平和。

东南亚的特点是灵活务实。

犯下罪行的欧美、日本,都能接受。而中国,在文化上同宗同源,不输出革命,拥护开放市场,带着尊重和互利而来,因此,中国和东南亚的深度融合,才刚刚开始。

01 灵活务实

大国崛起,遵循这样一个过程。

第一步,国内统一稳定。比如,德国统一,美国打完南北战争,是德、美崛起的开端。

第二步,改造周边环境。两次世界大战发源欧洲,本质是德国崛起,要求重新划分势力。同样,日本崛起的下一步是侵略朝鲜、中国,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美国崛起后,由时任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不得插手,最终实现“美国的美洲”。

中国也会遵循这个规律。但是,和欧美日不同,中国是唯一一个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殖民,没有侵略的大国。而是依靠国人的牺牲奋斗精神、极度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社会高效组织方式,因此中国想要的周边环境,不是排他的,而是和平、互利。官方的提法叫做:义和为利,德广成邻,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东南亚崇尚务实灵活,和历史经历有关。

近代,东南亚被英法荷美的殖民,除了泰国。

而泰国之所以没有成为殖民地,不是因为泰国多强。而是因为他西边是英国殖民地,东边是法国殖民地。泰国打造的人设是:两位大哥,想必也不想起冲突,不如留着我,做个缓冲地带

二战爆发,英法荷美滚蛋,日本占领东南亚。而泰国,还是没被殖民,而是成了日本盟友。泰国对英美宣战,除了提供资源,还参与日军军事行动。

更神奇的来了,二战结束,泰国,竟然逃脱“战败国”的审判。靠的又是灵活的斡旋和及时的转身。

泰国真是把务实灵活,周旋变通,演绎到了极致。

东南亚的生存哲学,可见一斑。

正如开头所言。二战,日本犯下暴行,李光耀、马哈蒂尔都是亲历者,自传中恐怖跃然纸上。但是仅仅20年后,东南亚开始向日本看齐,争取日本投资。

日本尚且如此。文化上同宗同源的中国,显然可以。文章开头提到的ISEAS(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调查报告,东南亚选择中国,令nyt的专栏作者惊讶,但是亲历东南亚十年发展的人,应该早就感同身受。

比如,这次中方出访三国之一的马来西亚,曾经可是排华急先锋1969年的“5·13”种族冲突,屠杀本地华人,夺走上千人性命。也是因为排华,马来西亚把一个叫新加坡的城市,踢出去,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90年代,马来西亚在南海扣过中国的渔船。2015年,发生过袭击华人商铺的,刘蝶广场骚乱,茨厂街事件。

但现在,马来西亚,亲近中国,有目共睹。和中国一样,《哪吒2》刷新了票房,马来西亚影史最卖座动画电影。中国的书籍教材、电视剧、娱乐节目在马来西亚很流行。

在马来西亚,简体中文普及很高。2024年,当了22年总理的马哈蒂尔在社交网络抱怨,马来西亚购物中心华文招牌泛滥,他写道:“突然之间,我感觉自己好像到了中国。”,“没有任何马来文,完全没有”。

东南亚11个国家,对中国的态度,直接和利益挂钩。

当下,菲律宾对中国态度是最差的。菲律宾,曾经是美国殖民地,和美国百年爱恨情仇,爱的时候多,恨的时候少,经济对美国依赖深。

越南,新加坡,比较中立。既对中国表达足够的善意,也很重视美国给的压力。两国在中美之间都得利,所以都要搞平衡。

马来西亚最亲中。马来西亚,对中国是贸易顺差。中国是马来西亚出口的第一大客户金主,也是马来西亚外来投资的第一来源地。马来西亚的基建依赖中国,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首次用铁路把马来西亚的东西海岸连到一起,是足以改变马来西亚国运的项目。

02 各取所需

东南亚务实灵活。我们出海东南亚,要少讲情怀,多谈利益。平等互利地看,中国给东南亚带来什么,东南亚给中国带来什么。

当下的东南亚要发展,要富裕,更细一点,要三样东西。第一,要市场;第二,要产业;第三,要基建。

这三者,已经主要都靠中国。

第一,市场。都说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甲方。但别忘了,中国虽然“重生产、轻消费”,但也是大市场。

马来西亚出口中国最多的是元器件、半导体,原因中国是“世界工厂“。 

东南亚还有两个特产,中国都是最大的消费金主——农产品、。为什么中国是大金主,关键的一点——

看一下旅游业占GDP比重,菲律宾约10%,马来西亚约13%。而泰国旅游收入占GDP20%

泰国的国际游客,排名第一是中国。算下来,中国游客事关泰国GDP3%

20239月,泰国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泰国总理赛塔·他威信亲自在曼谷国际机场,迎接抵达的第一批中国游客。

再看看,农产品出口占GDP比率,泰国是10%,越南是8%

2019年中国进口的新鲜榴莲,超过车厘子,至此,中国的进口水果之王一直是榴莲。这又巨臭又美味的小可爱们,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越南。

图片

New York Times 标题很直白了。和榴莲类似的还有东南亚的椰子、咖啡、大米、芒果……

所以,也不能说,只有美国有市场,东南亚的帽子鞋子衣服的确靠美国。但是,农产品、旅游,主要卖给中国,这个大金主。

2024年中国进口的榴莲去2017年增长了11倍。疯狂增长的背后,是东南亚和中国关系稳定,交通运输越来越好。

说到基建,肯定要说中国高铁。把时间拉长到十年来看,中国地铁,是东南亚一点点接纳中国,最好的最直观的证明。

在东南亚,在国际舞台,一直有一种声音,要警惕中国高铁,要防止形成对中国的依赖。

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很早提出要造铁路。但是都对中国方案非常犹豫。泰国、马来西亚,都立项了,确定给中国建。然后,这个立项又被新政府推翻了,其中马来西亚就是被这篇文章反复提及的马哈蒂尔推翻的,他2018年再次上任总理,上任后就推翻了前政府订立的中国高铁方案。

十年里面,一波三折,一度让人觉得看不到希望。

但是,人生往往如此,我们总是高估一年后的变化,同时低估十年后的变化。

如今,东南亚高铁全是中国建的。

中老铁路,从中国昆明到老挝万象,2021年开通。

印尼的隆万高铁,2023年开通。

泰国、马来西亚,曾经否定了中国方案,最后又提起来,还是要给中国建。中泰铁路,计划2028年开通。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已经完成八成,大约2027-2028年开通。

这次中方出访越南,中越铁路再加速。

又要提马哈蒂尔了。90年代,这位马来西亚总理正式提出了铁路连通欧亚的想法,也就是泛亚铁路。包含三条路线,从中国昆明出发,中线经老挝、泰国;西线经缅甸;东线经越南、柬埔寨,接着在泰国南部会合后南下,连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当时,他正在提,Look East国策,向日本学习。日本新干线,正是日本强盛的符号。马哈蒂尔脑海中的泛亚铁路,肯定是日本新干线的样子。

但是,到2015年后,中国成为泛亚铁路的主要建设者。十年,一波三折,最终全面开花。

泛亚铁路是东南亚国运级别的项目。既然东南亚有意承接部分中国产业,那产品怎么卖到市场?如果还是靠现在的海运,完全依赖马六甲海峡,路线绕,也没有中间停靠。但走铁路,北上进中国市场,再往北往西直接去欧洲。效率和成本都会明显改善。东南亚的贸易局面才能完全打开。

当下东南亚渴望的第三样,产业转移。

没错,由于地缘政治,一部分产能从中国外迁,东南亚是首选。但是,作为参与者,我想分享一个点,不是中国企业在被动地转。我也一直和来咨询的企业说,出海东南亚,中国企业要强势,我们手里握着主动权。

上篇文章/视频,我分享了一个看法,越南不是“下一个中国”,出海的现状是九子夺嫡——越南、印度、印尼、泰国抢得正凶。

汽车产业,泰国和印尼抢。东盟第一汽车生产国,是泰国。但东盟汽车第一大消费国,也是第一大GDP是印尼。印尼还富含镍、钴、锂、锰,这些新能源汽车重要原料。2020年印尼,禁止镍出口,就是为了倒逼外资来印尼造车。因此,去泰国有产业集群,去印尼离市场和原料更近,各有千秋,反而成了制衡,谁能给中国企业更多收益,中国企业就去哪里。

苹果产业链,越南,印尼,南亚的印度,也正抢得凶。纺织服饰鞋帽,竞争更激烈了,越南,柬埔寨、印尼,南亚的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

一方面,是中国产能在迁往东南亚,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东南亚各国打起精神,在竞争表现,争取中国金主来投资。尤其是纺织、消费电子、新能源,上游的供应链完全依赖中国,怎么争取中国企业来设厂,当然是尊重中国利益,维护稳定和中国的关系。

正因为东南亚看重的市场、产业、基建,都可以依靠中国。虽然不能说东南亚完全倒向中国,但是天平一直在向中国一点点倾斜。美国关税战,想拉上东南亚封锁中国,不可能。2024年,日本提“亚洲版北约”,也没人会接话。

03 中国获得什么

和东南亚多讲利益,有来有往,中国能获得什么?这才是中国企业和中国普通人该关切的。

第一,众所周知,市场。虽然不能和中国、美国大市场比。但是东南亚也有近7亿人口,而且极度年轻,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35岁以下的年轻人口占比更超过50%。东南亚人消费意愿强,GDP60%是消费。伴随产业链转移,东南亚慢慢变富,中产阶级涌现,有大商机。

第二,东南亚给中国一个产业高端化的机会。

比如,华为5G 在技术上已经领先,却遭到美国联合盟友的抵制。在东南亚,因为中国的影响力足够大,华为5G这类产业链高价值商品能放开显身手。同样,中国高铁,甚至未来C919大飞机的走出国门,以及各种被美国封锁打压的产业,东南亚都是突破口。

中国给东南亚真不少,作为回报,东南亚正在给中国产业高端化,一个独特的市场机会。

OPPOvivo等中国手机,361°等中国服饰,霸王茶姬等中国茶饮,小鹏汽车等中国汽车,都在东南亚打走向高端化的仗。类似的品牌发展路径,西方也有过,比如,哈根达斯、希尔顿在西方都是平价品牌,但是进入中国,做高端品牌。

在中国是卷性价比的普通商品, 到了东南亚品牌向上走,这不光是利润多少的问题,高端化,是品牌的成年礼。品牌的高端化,往往是这样完成,先在逐渐崛起的本国练好内功,再去新兴市场,利用后者对较发达经济体的仰慕,品牌高端化往往更好做起来。这是一个历史级别的机遇。

所以,我想分享的是,东南亚,不仅是市场增量,更宝贵的是,给中国企业的成长一个质变的机会。市场增量,世界其他地方也有,比如南美中东,但是后者,东南亚很宝贵,是中国让渡+互利换来的影响力,是一个历史级别的机遇,我辈应该利用好。

最后要说,中国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文化输出太弱了。

最近,我看了很多ISEAS(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这类严肃报告,有这样几个共性,第一东南亚确实在倒向中国。第二,东南亚提到中国,一个词频率很高:fear

中国在经贸互利上做得不错,但是文化输出太弱。以至于在东南亚更有影响力的西方舆论,塑造了中国的刻板印象。对比之下,东亚的韩国在东南亚做得很好。韩流在东南亚太吃得开了。中国品牌闯东南亚市场,首选韩国明星代言,而不是本地明星,效果非常好。我们自己的项目,如果能做起来,下一步也是打算请韩国明星。

但是这次去东南亚,我又有一个迭代的认知。中国餐饮出海东南亚很凶猛,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输出。太二酸菜鱼、张亮麻辣烫、杨铭宇黄焖鸡、霸王别姬、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洗脑歌曲雪王”IP形象,在东南亚逐渐普及。很多东南亚小孩会一句中文,就是“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人嘛,就是这样,吃吃喝喝,开心快乐,过程中,慢慢就会改变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更接纳中国。我一直和东南亚人说,中国人有什么好fear的,我们很会享乐,我们巨爱美食。

突然想起大学里,我的法学老师上课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靠武力,第二次靠宗教,第三次靠法律里的自然法原理,第三次是最伟大最持久的。

我想,中国第一次征服世界,一定是靠中国美食,中华五千年文明对吃吃喝喝的研究,我们对味觉层次的开发,真不是别的文明可以比肩。只要在国外有长期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含泪理解我这句话的分量吧。

04 尾声

2025年的关税战怎么影响普通人?这个话题可以做写好多篇好多篇长文。

2018特朗普第一次发动贸易战,带来深刻改变,“潘多拉魔盒”一打开就关不上了。我身边有先知先觉的人,不仅规避风险,还抓住新的时代红利,我很佩服。

2018年,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美国,随后变成了东盟。

2018年,中国农业,尤其是大豆,严重依赖美国。随后,中国大豆进口分散化,用巴西大豆取代美国大豆。

2018年,因为中国贸易重心在美国,所以靠太平洋的中国东南部机会多。贸易战之后,中国贸易的重心开始向欧洲、东南亚转移,对应的,你可以看到中国的中西部和南部,相对活跃了起来。

2025年这一次美国的发难,也会给中国带来深刻改变。中国第一时间的回应之一,就是访问东南亚三国。

要指出的是,中国很坚定的驳斥过。中国在东南亚,不会搞美国“门罗主义”那一套。不过,一个大国崛起,自带向心力。如今,特朗普反复无常,不分青红皂白,透支信任,再次加速世界秩序重构。无论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坏。

和老朋友喝酒。感叹,2018年大伙意气风发,我们金融圈聚会,或者浙江老板们聚会,聊起未来新增产能,要转移也是往中国西部转——工资和越南差不多,但效率高,基建又好,我们几个朋友自驾边玩边考察,在中国西部,看到宽敞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崭新明亮的高铁站,看到全世界最好最高最长的桥。

心头涌起豪情万丈,想起金庸大侠的那句,要大干一场,再悄然离去。

但是突然,这一年,国际形势开始了始料不及的变化。

美国针对打击,短期肯定是挫折。但是也有一个好处,促使中国转型。时代里奋进的普通人,一部分足够敏锐和适当幸运,会感慨,当上天为你关上一门,也会打开一窗。

从签证就能感受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力。现在东南亚是对中国签证政策最友好的地区,基本都是面签或者落地签。我推荐有条件的朋友,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自己去看看。我这段时间去了出海前哨战香港,还去了中东、东南亚,5月可能再去印尼,有新洞察再和大家分享吧。

最后,我们几个老朋友干完了杯中酒,走吧,老伙计们,走出舒适区,忘掉过去,拥抱变化,勇敢一点。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10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中餐是否真的天下无敌?
下一篇:美国终于承认:这是战略性误判!这样的格局,真不能怪中国!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