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怂与不怂背后:不对等的过招!


2025年04月15日 
作者:肖仲华
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

中美关税战告一段落,尽管全球主流的看法是川普在关键时刻认怂了,但川普及其幕僚以及众多的拥趸们并不承认。川普发推说自己并没有豁免任何关税,贝森特则说只是暂时豁免,一个月内还会再出台专门针对电子产品的新关税。
美国和全球主流媒体似乎一致在继续拱火。《经济学人》封面文章的大标题是《中国再次伟大》,美国电视台用中国孙子兵法的英文翻译“Art of War”来嘲笑川普“谈判的艺术”。川普一定很生气,也一定不会真认怂,下一步怎么做只能走着瞧。
怂不怂在别人眼里是一种观察与评判,在自己眼里却是一种心理认知。所以,讨论怂与不怂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如何看懂双方过招的实力与智慧,以及决定未来结局的内在逻辑。
在双方互加125%关税之后,美国海关突然在美国东部时间11日深夜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手机、电脑、半导体芯片等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免征关税。这是事实。算不算认怂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
大家都知道美国这么做是因为美国有许多在华投资的相关企业,最典型的是苹果公司。豁免在华生产的手机、电脑和半导体芯片等电子产品其实是豁免美国自己的企业,要说认怂也是向美国自己的企业认怂。这说法当然不无道理。
也有人说,川普之所以作出如此让步,是因为中国让步在先,要说怂也是中国先怂。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在北京时间11日出台125%对等关税反制时,同时出台了对芯片原产地的重新界定,把芯片原产地确定为芯片的流片地。因为美国尽管是芯片大国,但美国主要是芯片设计,除Intel等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美国芯片企业都不生产芯片,而是通过台积电、三星等海外企业代工,所以定义流片地为原产地其实就是回避对美国芯片企业的打击,这难道不是一种怂?
相同的问题,相同的事实,到底怎么看,见仁见智也见愚。
不管怎么说,美国豁免的部分电子产品占中国对美出口差不多是1/4的份额。这充分证明了中方一再强调中美经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单的关税解决不了问题的一贯立场是正确的。相反,川普非要高举关税大棒挑起贸易战,最终是自己不得不朝令夕改,这无疑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相对于川普发布关税令时的强硬态度而言,说突然又豁免部分产品关税不是一种怂,似乎也说不过去。
能看到这一步,说明多少对中美贸易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并不代表看到了问题最本质的层面。
要知道,川普之所以高举关税大棒开打贸易战,他一再强调的理由是要重振美国制造业,所以要逼迫全球制造业巨头向美国转移产能,尤其要逼迫美国自己的科技巨头将海外的制造业回迁美国。既然现在要豁免这些美国企业,又如何逼迫他们回迁美国本土?这难道不是前功尽弃?从这个角度看,你不承认川普是认怂恐怕是不尊重基本的逻辑判断。
相对于川普的朝令夕改和出尔反尔,中国在出台关税反制措施的同时,明确芯片原产地就显得要高明太多,不仅与怂不怂没半毛关系,反而充分体现了打蛇打七寸的高超智慧。
认真想一想,对来自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125%的对等关税,但对美国几家大的芯片企业通过明确流片地为原产地来放他们一马,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显然意味着对Intel等美国本土流片的芯片企业实施了精准打击,而对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流片的美国芯片企业实施了精准保护。这意思就是,你不迁回美国本土就会被中国豁免,你迁回美国本土就会遭受高关税反制的打击。
川普要逼美国高科技企业回迁美国,但他最终不得不豁免投降。中国在开始反制时就直接豁免那些没有回迁美国的企业,这本质上就是鼓励他们不要迁回。同样是豁免,川普是投降认输,而中方则是顺势而为,借力打力,而且打成了川普最希望有的那种极限施压的水平。你说这到底是谁怂谁不怂?
怂不怂其实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过招,我们能看到真实的实力与智慧,以及全球产业链残酷的现实决定的内在逻辑。顺应逻辑事实才能真强硬,反其道而行之则是外强中干,虚张声势,最终必然惨败。
贝森特说川普政府会在一个月内再出台专门的电子产品关税政策。不管川普怎么折腾,如果看不清残酷的现实,不尊重全球产业链的事实逻辑,他想赢的可能性就一定是零。
中美贸易战,本质上是一种不对等的过招。全球最大的制造经济体与全球最大的虚拟经济体之间不对等的过招,货与币的不对等而且混乱的过招。币有币的逻辑,货有货的逻辑,两种不同的逻辑体系。在每一种逻辑体系内,相互过招须遵行相同的逻辑规则,最终是实力决定成败。在货的体系内,美元计价的中国制造产值是美国的两倍多,计量的产能是美国的10倍不止,这种实力不对等的过招,谁赢谁输根本就不需要用脑子去想。如果你认为自己有币的优势就可以打败货的优势一方,这还不只是实力对等与否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逻辑混乱,属于乱弹琴。
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尽管川普打的是实体经济的贸易战,但受影响最大而且反应最快的居然是美国的金融体系。美国股债汇和美元指数的联动暴跌,尤其是美债收益率飙升的残酷现实,已经令美国全国上下一片慌乱。未来三个月将陆续到期的9.2万亿美国国债在高收益率的背景之下,美国想借新债还旧债已经成了不可能难题。
全球抛售美债的现实充分证明了一点,在货与币的对决中人们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判断,在货与货的对决中也做出了明确的抉择。
川普要重振制造业,不管用什么手段,结果只有两种:要么制造业真的振兴了,但前提一定是美元霸权的终结;要么制造业不兴,美元霸权也从此不再。前者是所谓特里芬难题决定的,美国变成贸易顺差国的代价必然是斩断美元环流机制;后者是美国信誉毁灭的必然结局,因为川普毁了“信用货币”的命根子——信用二字。
这场声势浩大的关税贸易战也应该打醒我们中国人,人民币的国际化一定不能走美元的老路。货币国际化的前提必须是币的背后有货的强力支撑。要么是黄金,要么是制造产值,要么是耗电量,总之必须有硬支撑,光一句空洞的“国家信用”是不行的,基于所谓“信用”的货币霸权最终一定会反噬自己,美国已经证明了。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14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特朗普的怂与不怂!
下一篇:真是难得,日本“最强硬警告”美国!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