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风向突变!


2025年04月07日 
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在关税风暴愈演愈烈之际,美媒近日刊登了多篇前民主党政府高级官员的文章。


介绍这些文章内容之前,首先需要说明一个问题。


现阶段西方主流舆论整体上是被进步派掌控的,即民主党和欧洲中左翼。


因此每当民主党执政时(比如过去四年),西方媒体总是大肆宣扬跟中国相关的负面话题,而每当Trump执政时,它们又转为拉抬中国、吹嘘中国,其本质目的是出口转内销,为了打击MAGA。


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舆论漩涡中心国家的国民,我们还是要以平常心对待外界纷纷扰扰。


图片

《纽约时报》知名专栏记者弗里德曼的文章,自民主党落败以来,《纽约时报》的涉华文风为之一变……


“多年来,有家书店一直在占我的便宜,我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我给它钱,却只换回了书;与此同时,我一直在占公司的便宜,与公司保持着顺差,因为公司给我支付了工资,却只换回服务……”


前奥巴马政府高级官员、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Jason Furman认为,用这种方式来看待我们所做的各种交换显然是荒谬的,但这正是Trump所谓“对等关税”的依据。


文中称,Trump的计划将使美国关税水平达到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高水平,其后果是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上升、财富缩水以及普通家庭税收增加,将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打击,并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实力。


假设再因提高关税遭到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击,美国经济几乎会立即陷入持续超过一年的衰退。


Jason Furman表示,Trump反复提出了许多征收关税的理由,诸如:增加财政收入,由外国人买单,有助于制造业回流、对抗芬太尼输入、合并加拿大等等,这些理由有一些真实的成分,但同时也包含着大量虚假的成分。


首先,进口是好事不是坏事。


廉价的进口商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更低的价格或更高的质量,美国公司也得以使用各种进口钢材、汽车零部件和精密机械制造出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


3月12日,Trump宣布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的政策立即生效,设想一下,假如美国完全排除进口钢铝,只用其国内钢铁厂产的钢,可这些钢又贵又难用,如此一来工业企业又怎会有竞争力呢?


某种意义上讲,你为了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就得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关税不是没有代价的。


图片

代表“铁锈地带”的美国钢铁产业无论技术、设备、管理还是盈利能力都已没有国际竞争力。


图片

中国第一家现代钢铁厂上海宝山钢铁厂是在日本技术支持下建立的,日铁高管回忆称,“宝钢日铁汽车板成立时,宝钢连窃取技术的能力都没有”。然而最近几年,宝钢与日铁的专利官司越来越多,日经新闻称:曾经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强大而狡猾的竞争对手。


其次,Trump总是说因为美国关税税率低,所以贸易不平衡,产生大量逆差,这显然是错误的。


一个国家的关税水平与其总体贸易平衡之间通常没有相关性,以欧盟为例,尽管27个成员国有着相同的关税及贸易政策,但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各不相同。


Jason Furman认为,美国是一个消费意愿十分旺盛的国家,国民花销大于储蓄,经常有许多“浪费性开支”,这种消费传统推动了令人羡慕的经济增长,但也随之造成贸易逆差。


除此之外,Jason Furman还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对美国关税政策进行了分析。


这一点前文曾提到过,即如果美国主动削弱它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关系,留下的真空很可能会被中国填补,而经济关系走到哪里,政治关系就会走到哪里,尽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日本外相岩屋毅在东京举行的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议上致欢迎词,3月22日。


图片

中日韩经贸部长(商务部长)会议在首尔举行,这是三国经贸部长会议时隔五年再次举行,3月30日。


与其他亲民主党官员单纯批评共和党的做法不同,曾担任过美国贸易代表的Michael Froman以一个更大视角来审视了美国贸易政策的转变。


Forman认为,今天的美国已经变成了它长期批评的那样——保护主义、限制投资、补贴和产业政策,这本质上是民族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回归。


他在文章中称,最近几年美国政府经常推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政策”“华盛顿已经生活在北京的世界里”。


Forman略显无奈地表示,由于未能说服中国改变其经济政策,或推进替代贸易集团来制衡中国,华盛顿或许只剩下一个选择——美国必须变得更像中国


具体来说,拜登政府比较热衷于补贴与产业政策,而Trump政府厌恶开支,更依赖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


例如:在敦促北京放弃补贴和产业政策后,华盛顿本身在拜登政府期间全力以赴实施产业政策,为2021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2022年的《芯片和科学法案》以及2022年的《通胀削减法案》提供了至少1.6万亿美元资金。


Forman称,全球化的挑战之一是利益被广大消费者广泛分享,但成本却被特定行业人群强烈感受到关税策略与之相反,成本将被广泛承担,而好处却由相对少数人享受


至于关税能否带来预期的生产转移,这一点有待观察,不排除确实可以吸引一些跨国企业增加对美投资。


但即便如此,美国也将逐渐失去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地位,并让位于中国等竞争对手,比如RCEP自贸框架协议就是在Trump第一任期内谈成的。


图片

Trump展示其批准的单价500万美元的“移民金卡”。


文章最后,试着谈几个观点。


1、


有一种声音认为,Trump的关税其实分“刚性关税”和“弹性关税”两种,一些是确定要加的,比如对华关税、汽车及钢铁行业关税等;还有的只不过是想作为谈判筹码,希望借此牟利或绑定解决其他外交问题,如军费分摊、非法移民等。


后一种情况往往是先征税——凭空捏造出一个筹码来,然后再启动谈判,跟过去美国惯用的制裁手段类似,都是属于极限施压策略。


2、


前面提到,美国和其他国家其实正在模仿中国的多项经济政策,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取得了成功。


仅仅十几年前,中国在汽车、造船、航空、无人机、半导体、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竞争力还并不凸显,可现如今几乎所有行业里中方企业的存在感都在提升。


而部分欧美人士习惯于忽视中国企业与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辛苦汗水,并把这种成功过分归因于政策保护与产业扶持,进而变本加厉地“模仿”。


3、


如果以GDP占比份额来看,中国更多是取代了欧洲和日本的份额,而非美国的份额——美国的GDP占比长期维持在全球四分之一左右。


从产业竞争的角度看,中企目前的主要竞争对手也是欧洲及日韩企业,比如:汽车、造船、航空、手机、显示等中高端制造业领域。


按道理讲,这正是美国巩固与欧洲和日韩关系,构筑“西方政治经济共同体”的大好时机,类似的思路在拜登时期已初具端倪,只不过Trump上台后打断了这一进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尽管Trump的疯狂行为给中国外贸造成了巨大的即时压力,但某种意义上讲,他也会为中国产业链攀爬乃至整体战略机遇期延长提供一段宝贵窗口。


祸福亦未可知。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10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特朗普式“截肢手术”,从头开始切!
下一篇:美国到底是不是甲方?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