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激战硫磺岛!


2025年04月02日 
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刚刚过去的3月底,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和日本首相石破茂一起去了硫磺岛,共同出席一场纪念仪式。


尽管美日关系因Trump即将施加的关税而蒙上一层阴影,但石破茂政府决定将“安全”与“贸易”进行解耦处理,并尽可能淡化在关税问题上同华盛顿的分歧。


正因如此,美日安全关系非但没有降温,反倒有进一步巩固之势,甚至提出了要建立“联合司令部”。


赫格塞斯在东京访问时表示:


“美日同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牢固,我们与日本的良好关系是印太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基石。为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我们彼此是最值得信赖的伙伴,期待日美继续密切合作。”


这样的表述跟拜登时期其实很像。


日本首相石破茂和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日本硫磺岛二战阵亡者纪念仪式上。赫格塞斯的首趟亚太之旅包含夏威夷、关岛、菲律宾、日本四站,如此安排让韩国方面略感不快。


在硫磺岛,美日两国举行了一个“纪念仪式”,悼念二战期间战斗中牺牲的士兵。


之后美国国防部发布了一段新闻稿,具体如下——


Camera_XHS_17433854368191040g00831fl202kfg66g5p990kr0i6u9i7n4aug_edit_4553254142320929


尽管赫格塞斯讲话里“日本士兵的英勇事迹”被许多人认为不妥,但长期关注美日关系的朋友想必了解,这是两国一贯的风格。


事实上,硫磺岛现在被美日官方宣传为“友谊的见证”,两国经常在该岛纪念双方阵亡的士兵。


2021年的纪念仪式上,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远征军司令毕尔曼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两国最强大和最优秀的年轻战士的牺牲”——含义跟赫格塞斯类似。


再向前追溯,闹剧可谓比比皆是。


熟悉二战史的朋友都知道一个叫“李梅”的美军将领,他是美国战略轰炸思想的重要提出者和实践者,大名鼎鼎的“火攻东京”便是其杰作。


1944至1945年担任太平洋战区空军参谋长期间,李梅用燃烧弹烧平了日本多座城市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造成近50万日本人死亡,800万人无家可归。


就是这样一个人,1964年获颁日本最高级别的“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由此我们不难体会美日官方对于太平洋战争的态度。


硫磺岛航拍图。


硫磺岛西南端的小山名为折钵山,曾是美日双方激烈争夺之地。


下面把目光聚焦到硫磺岛。


硫磺岛位于东京以南1080公里,关岛以北1130公里——几乎是东京和关岛的中间位置;全岛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最宽4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800,总面积约21平方公里


话说太平洋战争初期,硫磺岛的地位并没有凸显,直到1944年8月美军攻占关岛之后它才变得异常重要。


如下图所示,当时美军频繁派出轰炸机从关岛出发轰炸日本本土,而位于中间位置的硫磺岛则成为日军的预警及防空基地。



美军轰炸日本本土的主力机型为B-29轰炸机,该机作战状态下的航程约为5200公里,刚刚够从关岛出发至日本本土打一个来回。


由于美军战斗机航程无法满足轰炸机护航需要,所以B-29需要独自深入敌后行动,战损率极高。


日军方面充分利用了这一漏洞,将硫磺岛改造为军用机场,出动战机拦截美军B-29轰炸机,还曾于1944年11月至1945年1月间发动了对关岛的空袭


因此美军认为,攻占硫磺岛于战场形势极为关键,具体来说:


1、消除日军对美国轰炸机的预警和拦截能力,彻底排除后患;


2、为轰炸日本本土后受伤的飞机提供临时着陆场,减少战损;


3、可以在该岛机场部署战斗机,护航大规模轰炸行动,方便扩大空袭规模。


简单来说,如果硫磺岛被日军掌控,美军轰战机就只能孤身犯险,轰炸日本本土代价极高,反之,美军战斗机则可以自硫磺岛出发为轰炸机提供护航。


这一正一反,收益不可估量。


自1944年底开始,美军即制定了攻打硫磺岛的计划,为一举制胜,太平洋司令部共调集了三个海军陆战师共7万人的强大登陆兵力,配属大量海军舰艇,并连续多次进行集中轰炸。


日本方面自然也察觉到美方的战略意图,冒着袭击危险不断向硫磺岛补充人员及武器装备。


截至1945年2月战役爆发前,日军至少向岛上突击运送了500多门各式火炮、22辆坦克和数千名士兵,形成了以第109师团为骨干的约23000人的守备力量。


日军硫磺岛战役总指挥,第109师团中将师团长栗林忠道。


众所周知,硫磺岛战役是军事史上岛屿攻防的经典战例,也是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损失最惨重的战役之一,日军打出了1:1.2的罕见伤亡比,造成美军6821人阵亡、21865人负伤。


正因如此,关于战役指挥官栗林忠道的故事与作战思想受到广泛重视。


栗林忠道曾在加拿大留学,1928年至1930年间担任日本驻美大使馆武官,期间他经常独自一人在美国周游考察,还曾在哈佛大学短期进修,属于日军内部少数的“知美派”。


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栗林忠道持反对意见,但当得知军方已决议对美开战后,他又全身心投入到侵略计划的研究制定中,幻想第一击便可把英美在东南亚的势力击垮。


不过到了出任硫磺岛守备司令的1944年6月,栗林忠道深知大势已去,只能将精力聚焦于如何给美军造成最大限度的杀伤上,以拖延对日本本土的进攻


图片

美军围攻硫磺岛,1945年2月。图中的折钵山是全岛上唯一高地,日军利用天然岩洞、矿穴以及人工挖制的坑道,将混凝土工事与天然洞穴相结合,并通过交通壕相互连接。整个折钵山几乎被掏空,坑道工事达九层之多。


图片

折钵山旁边的平地为战役期间美军主要登陆场。


二战末期,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打得怀疑人生,经常出现一些奇怪举动。


比如在硫磺岛战役之前的塞班岛战役里,数千名日本士兵在美军登陆后主动发起“万岁冲锋”(一边冲锋一边高喊“天皇陛下万岁”),最终被美军火力强势收割。


在太平洋战场的岛屿争夺战里,美军上上下下最期待的事情就是“万岁冲锋”,等于提前宣告战役结束,轻松又愉快。


不过到了硫磺岛这里,栗林忠道打破了日军过去的惯例战术,没有在海滩上建立阻止美军登陆的防线,而是构造了一套由重型机枪、火炮、迫击炮、地雷所组成的纵深防御工事。


他要求对美军抢滩采取不抵抗战术,直到先头部队进入陆地500米后再发起反击,利用隐蔽工事近距离杀伤敌方有生力量。


除了坚固的折钵山要塞外,日军还充分利用了当地火山灰,将其与水泥混合形成混凝土,修筑了大量坚固的地下工事。


为防止人员被围困,每套工事都有多个出口,四通八达,通风良好,大的暗堡甚至可以容纳300到400人。


战前,栗林忠道命令防守部队不得轻易暴露位置与火力,而是采用小规模袭扰的方式轮番消耗美军。


美军进攻硫磺岛


1945年2月15日,美军舰队开始向硫磺岛海域聚集,战列舰巡洋舰在侦察机的校准下炮击岛上阵地,同时派出12艘登陆艇佯动接近东海岸。


在发现有日军炮火攻击登陆艇后,美军战列舰就会发射重磅炮弹摧毁日军火力点。


2月16日、17日、18日三天,美军两栖支援编队和舰炮掩护队(包括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16艘)对硫磺岛滩岸和纵深防御阵地进行大规模火力准备,共发射炮弹7500吨,为抢滩上陆扫清障碍。


2月19日清晨,美海军陆战队在日军稀稀拉拉的火力回应下登陆,进展之迅速让美国指挥官们误以为炮击已经成功压制了日军,于是下令海军陆战队扩大在海滩的阵地。


直到美军登陆约一小时后,栗林忠道才令日军开火,一时间各种机枪、迫击炮和重型火炮同时向人潮拥挤的海滩射击,乱成一团的美军遭遇重创,两个先头登陆的海军陆战团伤亡均超过四分之一。


一波暴击结束后,日军立即将隐藏重型火炮的钢门关闭,以保存实力,防止来自海上和空中的反击。


为了迅速击溃日军,美军不顾伤亡向岛上增兵,至登陆日当夜,已有约三万人上岛,夺占了一个正面宽3600米、纵深630至990米的登陆场——在这个狭小的登陆场内拥挤了6个陆战团、6个炮兵营和2个坦克营。


到2月20日,岛上美军总兵力已达到四万余人,凭借兵力优势将折钵山要塞团团包围起来。


这时心态乐观的美国大兵开始期待“万岁冲锋”,可左等右等始终没等来,只能围绕逐个地堡、逐个火力点展开反复争夺,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每天的战果以米计算。


图片

1945年2月23日,美军海军陆战队5师第28团冲到了折钵山山顶,并于上午10点20分在山顶插旗,然而战役远未结束。


2021年塔利班模仿美军硫磺岛插旗,一时登上热搜。


登陆后的二十多天里,美军在狭小的硫磺岛上动用了三个王牌陆战师(每个师编制两万余人)——陆战第4师在右,陆战第3师在中,陆战第5师在左,对日军防御阵地实施逐次攻击。


期间日军曾多次反冲击,但因兵力相差太大,虽一度夺回部分失地,并给美军以严重杀伤,可最终仍不得不缓慢后撤,一步步被美军压缩至岛屿边缘地带。


3月24日,美军宣布完全占领硫磺岛,怎料次日深夜,300多名日军偷偷向岛上机场进行大规模渗透袭击,又再次消灭了170多名美军。


不过经此一战,日军也在美军营地上留下了220具尸体,以及40把指挥官军刀。


3月26日,美军再次宣布硫磺岛登陆战役结束——栗林忠道于这一天自杀。


在最后阶段的扫荡作战中,日军的小规模反击神出鬼没,无奈之下美军只能采取写信招降的办法,用食物、香烟、口香糖等“感化”日军战俘,让他们帮忙想办法。


结果真的有两名战俘答应竭力为美军服务,让美军最终找到了隐蔽极好、离美军营地只有不到600米距离的日军指挥所,为彻底占领全岛起到了关键作用。


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战争纪念雕像以硫磺岛战役为素材,献给所有自1775年以来为保卫美国而献出生命的海军陆战队员


硫磺岛战役中,坚持到最后的两名日军士兵一位叫山荫光福,一位叫松户利喜夫,他们直到1949年才投降。


四年里,二人躲藏在硫磺岛航空基地附近的防空壕内,靠螃蟹、老鼠和盗窃美军的粮食维生。


因为偶然发现了一本美军丢弃的杂志——上面美军大兵和日本女人一起在东京上野游玩拍照,方知道战争已经结束。


1951年5月,山荫光福回到硫磺岛,试图寻找当年埋藏的日记以撰写回忆录,找寻无果后从山上投海自杀。


直到1968年硫磺岛航空基地扩建施工时,这本日记才被施工队发现。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5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对台演练代号变更了?
下一篇:面对中国的阳谋,美国人快要顶不住了!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