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电视剧《上甘岭》开播,该剧以第15军45师134团8连为主线,12军指战员为副线,聚焦上甘岭43天的壮烈战斗,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艰苦卓绝战斗,彻底粉碎“联合国军”的“金化攻势”,扭转朝鲜战争局势的故事。在敌人强火力下,志愿军如何坚守40多天,并获得最终的胜利?这是仍然值得我们回顾和思考的问题。1952年9月,为“答谢”美军一直以来的炮火“照顾”,我志愿军发起秋季反击作战。从9月18日至10月5日,志愿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对18个目标发动攻击19次,全部得手,最终巩固占领6个目标,一时间敌军阵地陷入一片混乱之中。10月6日,第二阶段作战开始。美军也绝非等闲之辈,不会坐视志愿军占尽先机。因此,在一个要点实施反击作战,打破志愿军攻势成了此时美军的头等任务。而这个要点,正是美军中将、第八集团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盯了很久的“铁三角”。所谓“铁三角”,是铁原、平康、金化三郡的简称,它们在战场上刚好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平康位于三角形的北顶点,金化、铁原则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东、西顶点。交战双方的战线将“铁三角”一分为二,敌人占据了底线的铁原和金化,而志愿军占据了平康以及中部的各制高点。其中的要害位置,就是位于“铁三角”中上部的五圣山主峰。因为五圣山的背后就是平康平原。如果美军可以顺利越过五圣山,那就是其优势装甲集团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段。故而此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