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公元前330年,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九卷中,亚里士多德是这么论述“友情”这个话题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朋友应该是限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一个人很难回报许多人,且人生短暂也令我们回报不及。朋友数量过多,实际上会成为多余,妨碍高尚的生活。同时,一个人很难与许多人共享欢乐,也很难对许多人产生同情。强烈的友爱只能对少数的人产生。
所以他提出,朋友 的数量当以“一个人能持续地与之共同生活的那个最大数量”为上限。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与许多人共同生活或让许多人分享其生命。
不过考虑到亚里士多德距今有2500年,在他那个时代,我们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甚至连印刷品都不够普及,人和人的交流,可能是以年为单位的,所以朋友的数量有限,是很正常的……到了近代,1982年木心在旅居纽约的时候写下了“从前慢”,诗文是这样的: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出生在1927年,是乌镇人,他少年时,大概是新中国成立前。那个时候他所感知的世界,虽然有了电报,报纸。但人和人交流的单位可能是以月为单位的,所以朋友的数量有限,是很正常的……而今天,你可以随时随地联系上任何一个人,而微信这样的工具都可以让你所有见过的人,哪怕是你只见过一面的人,都存在于你的“元宇宙”当中,持续保持连接。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看了看微信的“好友数量”,这个数字是7649个。
这7649位“朋友”,大概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应该都至少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但是,真的都符合“朋友”的定义么?符合“一个人能持续地与之共同生活”的这个约束性要求么?嗯,大概是不能的。符合“与其人共享欢乐,也与其人产生同情”这个标准么?嗯,大概也是不能的。在初入社会的时候,我总是热衷于交朋友的,见人就加微信,就推介自己,也会以自己认识“谁谁谁”为荣。但是随着年龄日长,经历日多,工作日忙,慢慢的,慢慢的,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开始不太愿意花很多时间去“了解”一个人。慢慢的会感觉,从零开始认识一个人,是一个挺大的“负担”。而把ta归为“朋友”,真正的让彼此了解对方,愿意去分担和分享彼此的情绪和生活,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所以会越来越觉得,虽然技术进步了不止100倍,人与人之间链接的效率提升了不止10000倍,但是我们的大脑还是这个大脑,我们的情绪负载能力,其实和两三千年前没有什么区别。而“朋友”依然是“限量”的。不知道这是我的自己的“情绪变化”,还是小伙伴们都是这样呢?所以,大家微信又有多少好友?又是如何理解“朋友”这个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