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持一个国家日常事务的,绝大部分是循规蹈矩的政客,或者分管某一具体领域的技术官员。但能对一个国家进行整体规划、长远布局的,非政治家不能为之。什么是政治家?那些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政治远见和政治能力,并掌握国家的领导权力,对国家、社会和历史发展起到重大影响作用的领导人物,便可以称为政治家。在领导国家、推进政策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受到非议,可能不被大众理解,但这都不能动摇他们的道心。因为所有政治家的共同点,便是不在乎个人利益的得失,不在乎短期利益的增减,甚至不在乎自己的名誉,只要对国家有益、对人民有益,他们都能坚持政治原则,逐步推动相配套的政策。以无我的境界,在空间层面谋划国家的全局、在时间层面谋划国家的万世,就是政治家的标准历史形象。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政治家。子产的政治生涯,源自一场政变。早在晋楚争霸胜负未分的时候,郑国朝堂就在归晋、归楚的问题上有分歧,于是产生了以子驷、子国、子耳为首的亲楚派,以子孔、子蟜、子展为首的亲晋派。公元前563年10月,因子驷整顿田亩而利益受损的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子师仆等人在亲晋派的支持下,聚集家奴发动政变,一举诛杀子驷、子国、子耳,郑国的亲楚派一败涂地。子产,就是亲楚派领袖之一子国之子。听到政变的消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