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中华文明的复兴 —— 需要从商丘重新出发(六)


2024年08月20日  浏览(1949)人
0
作者:汪涛
来源:纯科学(ID:chunkexue)

接上篇:中华文明的复兴 —— 需要从商丘重新出发(五)



九、新时代商丘的复苏


1. 新中国建国前经历的一道大坎

虽然自靖康之难后,商丘的历史文化地位逐步隐退,但当新时代的曙光照亮中华大地时,商丘再次开始恢复其文明的活力,却又同样是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方式悄然进行。

回顾今天中国的成长历史,可以说是太幸运地跨过了一个又一个险滩激流。其中任何一个坎如果没跨过去,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都很难想象。当年毛泽东说抗日战争急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为什么解放战争拖不得?当年的列强,无论什么意识形态,可以说没有一个会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强大国家,都是想着将中国分裂,各个势力各自控制一块范围,让中国内斗不已,永远强大不起来。这才是符合列强各方利益的。直到今天,我们不还是有一个宝岛问题没解决吗?只是它已经小到不足以影响大局而已。

当年的美苏两强是强烈希望国共两党以长江为界南北分裂。如果这样,中国可能会重演另一个东西德,或中国自己历史上另一个南北朝,甚至五胡乱华,五代十六国等长期军阀混战的深渊。

当年解放战争开始时,中国共产党最初逐步形成的总体战略是“南守北攻”——也就是刘邓大军的中野与陈粟领导的华野承担牵制任务,不让中原地区的国民党精锐进入东北,从而让可以有苏联和朝鲜稳定后方支援的东北野战军先拿下东北,然后腾出手来向南进军逐步解放全中国。

如果按照以上战略,正常情况且没有外界干扰下解放全中国也没问题,只是时间会拖长一些而已。但是,如果这个过程中有美苏两霸深度干预,强力阻止解放军过江,并且从北向南像赶鸭子一样地压过来,很可能有大量国民党精锐力量就撤退到长江以南,后续解放军过江也就未必顺利。这还只是一个战术性的困难问题。更要命的是,进一步来说如果美苏两霸正常情况下联起手来强力阻止解放军过江,像后来朝鲜战争爆发后太平洋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那样,将大量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军舰开进长江,而不是只有英国紫石英号单枪匹马开进长江,那后果是什么可能就很难想象了。这个并不是假设,当年苏联就是多次要求过中共不要过长江,美国更是如此。只是他们在一打盹的短暂瞬间,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长江以北地区并迅速过江,让美苏两霸来不及阻止而已。

历史上二战后美苏之间的矛盾中,有一个插曲是柏林危机(Berlin Crisis)。柏林危机发生过三次,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又称“柏林封锁(Berlin Blockade)”,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其导火线为1948年6月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12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柏林危机使美苏两霸的精力全集中在了欧洲,对其他地方的事务就没心思操劳了。这给中国迅速结束三大战役并完成渡江作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期。而这个窗口期事实上也极短暂,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就在这一年里,人民解放军实现了远超世人想象的巨大军事成就,迅速完成了三大战役以及渡江作战。等柏林危机结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已经跨过长江,并且宜将胜勇追穷寇,迅速向全国进军。此前为给和平最后一次机会,1949年4月1日至20日还耗费了20天时间进行北平谈判。到此时,美苏两霸无论再有什么想法也都晚了。

如此迅速地加快战争进程的关键,是中野和华野将本来是作为打辅攻的任务,最后变成了打主攻——这就是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尽管也存在一些曲折,但基本上是在最初的大战略范围之内完成的。但在淮海战役之前,无论中野和华野打了多少胜仗或败仗,也都在最初设想的南守北攻的大战略范围之内。其间中央军委甚至考虑过让粟裕带10万人先过长江,深入敌后。这个战略考虑的原因是什么?过去并没有特别深入地讨论过。事实上,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让粟裕先行过长江,有一个重要原因我个人认为考虑到要提前锁定长江以南,避免南北分裂的可能性。

这个计划提出和讨论的时间是在1947年7月到1948年9月间。经历了提出、暂停执行、重新启动、再次暂缓执行、最终在粟裕留在中原打大仗的意见坚持下放弃的非常复杂过程。粟裕反对过江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这么独立的10万人过江,无后方作战,补给肯定会很困难,伤员难以安置,减员一定会很严重,却未必能起到调动中原国民党军队、减轻中原压力的作用。损失会很严重的问题并非只是可能性分析,而是不久之前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所证实的。就在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出发时12万人,不到一个月时间进入大别山时仅剩下6万,损失大半,并且丢掉了所有的重武器和大量其他辎重,战斗力锐减。

但是,为什么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明知粟裕独立过江肯定会遭受惨重损失,却还是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坚持考虑这个方案,并且曾经下令要粟裕过江?明面上说的理由是调动中原国民党军队跟随南下过江,从而减轻中原地区的压力,但这其实只是一个说辞而已。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是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非常担心一旦美苏联起手来阻止中国统一,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而站在1947年下半年和1948年上半年的形势来看,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到很快解决长江以北的可能性。因此,派粟裕先行过江,就是要在美苏联合起来阻止解放军统一中国之前,先在江南布上一个棋子,让解放军过江南提前变为即成事实。正因如此,毛泽东在面对粟裕刚开始提出的暂不过江的建议时,曾强调过江的行动是坚定不移的方针。

但是,在过去从来没有在公开的资料中提到过这一个战略考虑,原因何在?其实道理也非常简单,因为这个真正的理由在当时是无法公开说明的——怎么可能向将帅们说明我们的苏联老大哥很有可能与美国联起手来阻止中国统一呢?这个无法说出口的理由并非这一次,更重大的一次是出兵朝鲜的战略决定,背后真正的原因更是无法与将帅们说明。这些事实上都是毛泽东一生中作决策时最麻烦的经历之一。

那最后为什么又同意了粟裕不过长江的建议?并不是粟裕提出的部队一旦过江无后勤作战减员巨大,同时又达不到调动中原地区国军回撤减轻中原压力的目的。这个情况其实对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来说是明摆着的事实,尤其刘邓大军刚刚经历过挺进大别山时部队严重减员的情况,根本就无需粟裕解释太多,大家心里显然都会明明白白。最高层之所以明知可能遭受极大损失还是计划要让粟裕先行过江,就是因为真正要实现的战略目的大到绝对值得付出这种惨重的代价。真正让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最终下定决心接受粟裕不过江的建议,继续留在中原放手一搏的原因,是他们相信凭粟裕的能力有可能快速地大量消灭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因此,粟裕不过江的前提也是同时领了歼敌数量军令状的。

还有一个重要区别是:军委要求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的命令非常急迫。刘邓仅仅是要求能否再多给哪怕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进行准备都没有被批准,近乎是被强令必须马上出发。当时的事态十万火急,说明这是一个既极为重要,又非常紧急的战略任务。但在要求粟裕过江时,虽然明面上的理由与当时要求刘邓挺进大别山是一样的,但在时间紧迫性上却是前后拖了近1年的时间。说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却并不是特别紧急的战略任务。这两个时间紧迫性上差异如此之大,表明他们的战略目的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在此之前粟裕领导的一系列辉煌的战役胜利,也使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对在中原地区快速大量地消灭国民党军队有了信心基础,如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等,尤其1948年6月27日至7月6日发生在开封、商丘等地区的豫东战役(也称开封战役、睢杞战役、黄泛区会战,或开封—睢杞战役),中野与华野联合作战,以伤亡3.3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队9.4万人。这让毛泽东与中央军委看到确实可在中原快速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的可能性,因此在1948年9月最终放弃了让粟裕先行过江的打算。

图片

粟裕大将
即使到此时,都依然没有跳出最初北攻南守的大战略。真正完全改变中原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打助攻角色的是淮海战役。这场战役的结果再次出乎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预料之外,中野与华野以合计60万军队,对阵国民党80万精锐的主力部队。至1949年1月10日此战胜利结束,基本上肃清了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国民党主力。平津地区的傅作义部基本已经成孤军,在其最精锐的主力35军郭景云部在新保安被歼灭,天津29个小时被东北野战军攻下,不得不最终接受北平和平解放。

图片

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周克玉上将对淮海战役的评价:一战定江山,准确反映了此次决战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说,1948年6月17日至7月6日的豫东战役,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济南战役收复济南并全歼王耀武10.4万人,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的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更是高达55万余人。这些连续大战的战果极大地加快了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崩溃。1949年4月20日20时,人民解放军中突击集团首先渡过长江,并迅速突破安庆、芜湖间防线。4月21日晚,东、西两突击集团分别从镇江、江阴间和贵池、湖口间渡江。至4月22日,仅三天时间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便胜利地突破国民党军队号称固若金汤的近千里的长江防线。

至1949年5月12日柏林危机结束时,距离开始渡江作战仅22天。美苏回头一看,大量长江以南的核心城市已经被解放,人民解放军已经大踏步向长江以南纵深地区进军。由华野改编的第三野战军主力刚好已经开始对上海外围发起进攻。至6月2日渡江战役结束,解放军以伤亡6万余人为代价,歼灭国民党军队43万余人(毙伤及投降等合计)的辉煌战果。此时美苏再想做什么都已经来不及了。尤其在渡江作战期间,解放军炮兵击伤了不顾警告单枪匹马驶入长江的英国改进型黑天鹅级轻型护卫舰紫石英号,以及从南京出发的英国“伴侣”号驱逐舰。此事对美苏都产生了极大震慑,使其也不敢轻易介入中国内战。

如果中原战局不幸拖延区区几个月时间,就很难想象后果会是什么。

过去人们可能有所忽视,作为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其实本身也可大致分为三大子战役(权且称之为“淮海三大子战役”):全歼黄百韬集团的碾庄战役,全歼黄维集团的双堆集战役,全歼杜聿明集团的陈官庄战役。碾庄战役主要发生地在江苏省徐州邳州市碾庄镇,双堆集战役发生地是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陈官庄战役发生地是在河南省商丘永城市陈官庄乡。如果细说,之所以叫“陈官庄战役”是因为被围的时候杜聿明指挥部在陈官庄。事实上杜聿明集团20多万人是被围在陈官庄附近20个左右的村庄里。由此可见,淮海战役在区域上是处在跨越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的交汇处。淮海三大子战役每一个歼敌数量都是空前的。其中:

碾庄战役歼敌总计178010,其中俘虏96616人,毙伤50594人,投诚7800人,起义23000人。我军第一阶段伤亡约49000人。其中在碾庄战役中直接伤亡为27308人,徐东狙击邱李两个兵团伤亡约17000人,窑湾战役华野一纵歼灭63军主力伤亡约4000人。

双堆集战役歼灭黄维集团12万人。集中毙伤4万余,约8万为起义、投诚、被俘虏。

陈官庄战役歼灭杜聿明集团17.6万人。其中仅投诚的就高达14万多人。

2. 解放战争中还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商丘

在解放战争中商丘依然是功成不必在我,以不争名的方式在起着自己的历史作用。从前面可见,中原战场开始呈现重大转折的豫东战役,历史名称中我们看到“豫东”“开封”“睢杞”“黄泛区”,可就是没有直接提及这场战役主要发生地之一也有商丘。

淮海战役,国民党一边是称“徐蚌会战”,这里面有两个地名徐州与蚌埠。共产党一边是称“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由最初的“小淮海”(包含两个地名淮安和海州),后来打成了大淮海(是指淮河下游、黄海之滨的广大地区)。网络上经常引用陈毅元帅的话是“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使我们误以为当年支前的民工全是来自山东的。山东的确是老区,在543万支前民工中占有最大比例。但陈毅元帅可能面对山东老乡时表达感激之情时说的一句话,怎么能不进行严格全面的科学验证就直接当成历史的全部呢?也有一些陈毅元帅所说的原话是“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电影《大决战》中引用的这句话是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用小车推出来的”)。事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图片

2024年4月25日,作者汪涛参观位于永城市的陈官庄战役纪念馆时留影

陈官庄战役是淮海战役的收官之战,此战歼灭杜聿明集团30万国民党主力。2024年4月25日,我前去参观位于永城市的陈官庄战役纪念馆时,虽然已经闭馆,我还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园区里馆外的设施。仅仅是这些参观也带给了我极为颠覆性的新信息:

淮海战役总前委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闫集镇张菜园村,同时这里也是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淮海战役支前总部居然也是在商丘(最初总前委是1948年11月16日在安徽省宿县临涣文昌宫,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境内。1948年11月23日迁往安徽省宿县小李家村,今安徽省濉溪县韩村镇淮海村。1948年12月31日迁往商丘张菜园村,在此指挥了陈官庄战役)。淮海战役收官之战的陈官庄战役还是发生在商丘永城境内。后来渡江战役总前委也是1949年2月11日在商丘张菜园村成立。1949年3月24日离开商丘,两大总前委司令部设在商丘张菜园村83天(1949年3月20日,华东局机关先行进驻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瑶岗村,3月28日,邓小平和陈毅率总前委机关进驻瑶岗村)。—— 怎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之前极少见人提到过商丘呢?

图片

最初成立时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文昌街北段西侧

图片

安徽省宿县小李家村,今安徽省濉溪县韩村镇淮海村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小李家红色博物馆

图片

图片

位于商丘睢阳区张菜园村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图片

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蔡洼村的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

图片

这张唯一的淮海战役期间总全委成员全员一起合影的照片,是在1948年12月16日全歼黄维兵团后,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蔡洼村开会期间拍摄的


图片

毛泽东题词的陈官庄战役烈士陵园纪念碑——“为国牺牲永垂不朽”(作者汪涛拍摄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后一块第168号石碑上刻下的部分支前民工烈士名录,他们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作者汪涛拍摄)

图片

图片

淮海战役时,商丘永城仅有40万人口,参加支前的民工数量居然达到27万人,已经是家家出人,户户出粮。我们怎么能忽视商丘永城人民当年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民间研究者王勇历经十五年时间寻访当年参加支前者的亲身经历,提供了宝贵的大量第一手资料。

最让我震撼的,是纪念馆后部的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651位烈士,每位烈士墓前都竖立一块墓碑,碑上铭刻着烈士的英名。还有1691位烈士遗骨被安葬在地宫里。有200米长的花岗岩烈士名录墙,名录墙由168页岩书石卷组成,镌刻着当年参加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的华东野战军的11个纵队、鲁中南、冀鲁豫等地方部队和部分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的支前民工共7291名烈士英名,并按烈士的年龄、籍贯、部别、牺牲时间和地点编排石刻镶装。

我过去瞻仰过很多烈士陵园,但还从来没见过如此规模的。这是整整一个师数量的烈士名录,太让人心灵震颤了!

图片

祖籍广东,在上海长大的华野一纵二师陈洁烈士。陈官庄战役时,在带病不断往返前线抢救伤员过程中遭到国民党空袭不幸牺牲(作者汪涛拍摄

图片

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在这里居然还发现一位日本籍烈士坂本寅吉。坂本寅吉(1914-1949.1),男,又名蒋贤礼(中国名,随其中国妻子蒋荷菊的姓氏),日本埼玉县秩父市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政治部联络科翻译、华东野战军一纵三旅炮兵教官,淮海战役打响后,他任一纵三旅炮连连长。他是一位在浙江抗日战争时期,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屡立战功的神炮手。1937年7月参加了秘密的日本反战同盟会,不久被迫应征入伍,随侵华日军到中国,因有反战情绪,1943年初被调到义乌楂林采伐队,后投奔坚勇大队。1945年9月随新四军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北撤。1949年1月上旬在淮海战役中牺牲于安徽萧县。这个不要说出乎一般人意外,蒋贤礼烈士的儿子蒋义生,78岁时也意外地在这个烈士陵园找到了他的父亲雕像,蒋贤礼烈士的遗骨就安放在这个烈士陵园的地宫里。

图片


图片

史达夫烈士(作者汪涛拍摄

图片

沙培琛、方泉、郑克等烈士雕像以及其他烈士名录(作者汪涛拍摄

在烈士名录墙前树立着郑克、朱宝承、马佩珠、史达夫、王本刚、沙培琛、方泉、坂本寅吉、陈洁、祁学瑞、李友志、高全忠共12名著名烈士花岗岩雕像。

事实上,到陈官庄战役时已经是整个淮海战役的第三个阶段,整个中野和华野已经基本上从其他战场脱身,可以合力围歼杜聿明集团。战况最激烈,压力更大从而伤亡也更大的是前两场的碾庄战役,尤其是双堆集战役。由于之前挺进大别山时中野丢弃了几乎所有重武器,兵力数量上也不足。刚开始围住黄维兵团时根本没有力量吃下,刘邓甚至已经做好准备把整个中野全打光来解决战役。到最后华野抽掉大量兵力和重武器加入攻击黄维兵团,才减轻了中野的压力。战后刘伯承甚至对粟裕说,华野要是来晚些,中野可能就拼光了。这是整个淮海战役中最惨烈的一仗,牺牲的烈士竟达3万人,这是当时整整一个纵队的数量。整个淮海战役我军伤亡总数超过13万,比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加起来我军的伤亡还要多。这是我人民军队整个发展历史上,在一次大战中伤亡人数超过10万人的几乎唯一战例。即使在面对以美国为首联合国军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在五次大的战役中,我志愿军的伤亡也没有一次超过10万。付出如此巨大牺牲所获得胜利的意义同样也是极其伟大的。

在这个孕育了殷商文明,产生百家争鸣,以一城之覆灭挽救大唐于即倒睢阳之战的中原大地上,国共双方全都赌上前途和命运,投入60万对80万军队,另有543万支前民工,全部合计近700万人进行的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民以全胜的战果,有效避免了中国再次陷入南北朝式分裂的惨痛局面。

回顾商丘几千年的历史,可以从中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也可从中得到众多颠覆性的新发展思路。请看下篇。

(未完待续)




已有13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运河刚开挖,“颜革”就来了!柬埔寨点名这个国家!
下一篇:当女权与LGBT开始打架:美国的普世价值正在自煽耳光!
评论或留言 0

关注公众号获取新网址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