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欧盟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7%至38%的关税。此前,美国刚刚把关税由原有的25%调整到100%。中国电动车在全球的崛起才刚刚露头,为什么欧美如此紧张,不约而同地祭出保护主义大旗试图阻遏其发展速度?当前,以电动车、动力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三大领域,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新三样”出口总额合计达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中国目前每出口三辆汽车就有一辆是电动汽车,全年出口177.3万辆,增长率逾67%;中国光伏产品出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量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达80%以上;此外,中国申请的动力电池专利占据了全球的74%,已成为驱动电机最大的生产国。与之如影随形的,是欧美对这三大领域层层加码的防范与打压——在光伏领域,欧盟早在2012年就试图通过双反措施打压中国光伏产业,近一两年据传又在酝酿通过反倾销再次为中企在欧发展设坎;在动力电池领域,欧盟通过《核心原材料法》等法规政策在努力提升自身矿物开采、提炼与废旧电池回收比例,旨在降低对中国产动力电池的依赖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欧盟更是如前所述直接变脸动手。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几乎每个时间节点与相应领域都有对欧盟的呼应性举措,如十余年前美国同样对华光伏产业进行双反,今年二者又沆瀣一气共同污蔑中国存在“产能过剩”等等。可见这些举措并非偶然,体现出欧美对于中国一些较为先进产业存在同样防范遏制心态。“新三样”对产业发展与社会稳定举足轻重。所谓的“新三样”,均属于未来产业,且均具备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带动效应强的特点。这一特征在汽车产业尤其明显,其快速发展有助于助推上游的钢铁、电子、橡胶、木材、玻璃、陶瓷、皮革、新兴材料等多行业往更具附加值的产业位置攀升。更深一层来看,汽车制造业在金属性能、新兴材料、电气机械等领域对产品的需求与……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0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