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受朋友邀请一起去参加一个基于“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理论的培训活动。“家庭系统排列”(简称,家排)算是一种心里治疗方法。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伯特·海灵格(BertHellinge)教授所创立的。主要是透过角色代表及互动呈现,帮助人们面对生命中的困扰,回归“爱的序位”,使组织与系统回归自然和谐、有效运作的状态。三四年前,在一次机缘下有参加过一次“家排”,还做了做个案,自认为有一些不小的收获。这一次,是从事这项工作四十多年的哥伦比亚大学心理课程导师杨珑(RonYoung)授课。想着机会难得,就来学习体验一下。有一些收获,后面几天次第给小伙伴们分享下。今天先不说课程的内容,说一个课程中和朋友讨论的一个问题。改变应该如何发生?“家排”的目的,很多时候是为了“改变”。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改变的需求。有时候,这种改变是自发的,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有时候,它是外界环境所迫,需要我们适应新的情况。或者说,每个人,每个组织,都经常要面临“改变”的挑战。但是“改变”很难,很多人,很多组织可能很多年都无法改变,甚至无法迈出改变的这一步。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从内到外,层层递进。而这次学习,慢慢意识到,我们可以将改变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心态改变、认知改变、语言……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