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对郑成功推崇备至,基本都来自他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但在明清变革之际,郑成功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甚至可以说,他是在一系列决策失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做出收复台湾的决定。要说郑成功,我们得从其父郑芝龙说起。公元1604年,郑芝龙生于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因为兄弟众多家庭贫困,郑芝龙在18岁的时候,便到澳门投奔舅舅黄程,学习经商之道。正是在澳门,郑芝龙初步了解东南海商、学会葡萄牙语,为了融入外国商人的团体,郑芝龙还接受天主教洗礼,并起了一个教名——尼古拉斯·一官·加斯巴特。公元1623年,郑芝龙已得到舅舅黄程的欣赏,黄程便委派他押送白糖、麝香、鹿皮等货物,搭乘海商李旦的货船,驶向日本长崎,亲身参与到东南海洋贸易中。早在澳门的时候,郑芝龙就和李旦的关系不错,这次共同前往日本,李旦更加欣赏郑芝龙,于是在贸易结束以后,李旦推荐郑芝龙到澎湖,给荷兰人翻译。李旦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希望郑芝龙得到荷兰人的信任,做自己和荷兰人的中间人。事实证明,郑芝龙确实长袖善舞。做了一段时间翻译,郑芝龙便得到……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