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原创: 拾叶 米宅财经
果不其然,开发商赚钱后就纷纷倒戈!
惊叹!中国恒大=中国石油*2
前段时间,是上市公司的中报季,各个上市公司都在忙着公布年中财报,香港那边当然也不例外。
但很多人的目光都牢牢的盯着在港交所上市的四家公司。这四家赫赫有名的公司分别是中国恒大、碧桂园、万科和融创中国。
大众熟悉这四家公司,是因为这四家公司都是搞房地产的,同时也正是以这四家地产巨头为首的房企在这几年中,不断涌现在中国各个大中城市,攻城略地的拿地盖房。
身在一二三线城市,谁家附近五公里之内没有这四家开发商盖的楼盘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城里人。
但是到了2018年,有了一些变化。
这一年,是提出要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第一年,是提出房住不炒的第二年,是2016国庆节全面调控开启的第三年,当然,也是很多标志性事件的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和第N年……
在这样一个年份里,很多人都好奇,这些在监管高压调控下大肆扩张的房企日子过得到底怎么样呢?
结果让大家失望了,人家很赚钱!特别是最最赚钱的恒大。
根据公布的财报信息,上半年,中国恒大营业收入较2017年同期上升59.78%,达到3003.48亿元。
毛利较2017年同期上升61.8%至1088.6亿元。
净利润较2017年同期上升129.26%至530.26亿元。
半年530亿净利润!
请问,这个体量的净利润在中国两千多万个民营企业当中是什么概念?
算了,我们不欺负中国两千多万个民营企业了。还拿上市公司举例吧。
这530亿的净利润足够买下宁夏自治区所有的13家上市公司!
而这仅仅需要恒大半年的净利润而已。
如果对标中国石油,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净利润271亿,而恒大的利润相当于两个中国石油!
即便是号称宇宙第一房企的碧桂园,地产大哥万科,白衣骑士麾下的融创,三家利润加起来163亿+135亿+66亿,算算也不过=364亿元净利润而已。全然敌不过一个恒大!
恒大到底搞了个怎样的聚宝盆?赚了这么多钱?
根据恒大总裁夏海钧中期业绩发布会所讲分析,其实就几点:
第一,恒大这哥们拿地便宜啊,是真的便宜!恒大土地储备高达3.05亿平方米,折到成本里每平米仅1683元,是所有同行里土地成本最低的。这是恒大现有利润来源和未来高利润的重要源泉。别的同行卖面包,面粉成本一斤两块,你卖面包,面粉成本一斤一块,怎么比?
第二,恒大全国各地都是一模一样的标准化运营模式,盖一模一样的房子,用一模一样的石材,甚至精装修都用一模一样的灯具和壁纸…..所以,量大从优,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也比同行低的多。
最后呢,手里现金流充裕,于是上半年把之前欠的高息债务还了一大部分,所以财务报表当然就好看啦。
其实,不仅仅是恒大,国内绝大部分的大型房企,今年的日子都过的很滋润。
我们都讲,做企业该扩张的时候要扩张,该收的时候要收一收,除了市场环境,还要看当局的政策导向。
这些大佬,比我们更深谙这里的门道。
房地产巨头倒戈,开发商转型之路!
在中国,开发商是不受待见的,因为,从广大老百姓的角度粗浅来看,房价都是开发商炒起来的。开发商就是过街老鼠,人人都要喊打。
其实,客观上说,开发商既承载着城市建设的光环与荣耀,又要备受大众对其财富价值观质疑性的拷问。
所以,房地产企业当然要识趣一些,国家都提出房住不炒,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了,自己的身份当然要转变一些,做点政治正确的事情。
当然,这事儿得大哥先带头搞。
去年底,万科集团在厦门万科·湖心岛举办厦门专场媒体交流会,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新任掌门郁亮挺直了腰板,大声说道:“谁再跟我说万科是发展商,我跟谁急”。
从此以后,万科摇身一变,成为了“城市配套服务商”,并且未来还在努力成为“美好生活场景师。“
当然,这个套路必然少不了许老板。
许老板在年初给恒大未来定下的战略是:
积极探索高科技产业,逐步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为龙头的产业格局,打造百年企业。
特别是今年4月9日在跟中科院的签约仪式上,许老板豪迈的称:
恒大将在生命科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现代科技农业等重点领域,和中科院齐心协力,共同创建引领前沿科技的“三大基地”!并把“三大基地”打造成为全球顶级科学家的聚集地、世界级科创中心。
哥们听完一脸懵逼,这不是特斯拉的钢铁侠,马斯克要干的事儿么。果然,恒大觉悟高啊。高科技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
碧桂园也没闲着,在大举进入机器人市场。
9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与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博智林机器人举行签约仪式,宣布机器人谷项目的正式落地。
据介绍,至2023年底,博智林机器人将在机器人谷引入万名全球最顶级的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吸引各类机器人、人工智能、新材料、微电子、生命工学等多维领域的创新企业进驻园区,完成机器人研发、生产制造与公共服务平台的无缝对接。
杨主席也在9月11日碧桂园集团管理会议上表示,他要用最快的速度,在建筑行业把工人数量减少50%。机器臂现在已经具备这个能力。如果利用机器人,利用SSGF,建筑工地的伤亡就会大大降低。
这事还真是蛮值得期待。
大哥万科也不在忙着拿地,而是深思如何成为“美好生活的场景师”。
2018 年上半年,万科新增资源储备对应权益地价712 亿元,比2017 年下半年接近1400亿的当量几乎腰斩。并且在2018 年上半年总地价对应销售额的比例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于是,地产各路豪杰纷纷响应大哥们的号召,全力以赴进军其他产业,终于,大伙都不拿地了。
在2018年还没过完,全国800余宗土地流拍!
终于,城市里的工地要越来越少了。售楼部也不像前两年人头攒动了,冬天快到了,也许霾该少些了吧!
楼市下半场
当各大地产大佬在高科技、制造业、服务行业等粉墨登场的时候,房地产的内生环境终于变了天。
前段时间,许老板花了1500万年薪请来的男人做了一段演讲,最后对房地产大环境总结了一句话:
“中国房地产去库存已经成功,目前商品房可售面积是最近十多年来最低。棚改货币化安置等刺激政策正在退出。因此我判断,至少未来3到5年,我国一大批三四线城市将受到重大影响。没有产业和人口支撑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很危险”。
1500万年薪的男人给房地产下了一道警告符,当然,这个观点其实米宅在多篇文章里详细的阐述过,从宏观账本和中观数据来看,今年房地产的新开工面积已经反超销售面积,逐渐退出棚改货币安置的资金投放,很明显,中国的房地产去库存任务已经彻底结束了。
当历史大使命已经完成,不管是中央、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都没了推高房价的内生动力。想明白了这一点,对于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这个精神,大伙的体会就会更深一些。
房地产的内生环境依然大变天,市场观望的情绪也不断蔓延。
然而 ,即便是各方都没有了推高房价的内生需求,高达20万亿的房贷已经成了既成事实。估计中报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26家上市银行的个人房贷余额为20.7万亿。
最后,笔者只剩下了一个担心。
现在,一边是开发商壮志雄心的华丽转身,一边是散落在九州大地逼近家庭债务极限的20万亿个人房贷,到底在未来的一两年会交织出怎样的交响乐?
我不知道,也不愿想。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在去年底高额背了200多万房贷后,今年突然被公司裁员,房子限售还卖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