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为什么要让布林肯来中国?


2024年04月30日  浏览(2647)人
0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

一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来中国待了几天之后,应该是走了,而且应该走了两三天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媒体没有报道这件事,连自媒体也没有提及。

但是,中国官方宣布他访问中国的时间是4月24日到26日。那从27日开始他还待在中国干嘛呢?那应该是走了。

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

我猜他走的时候应该是有人送,至少在中国的美国人总会有几个人送的,那么他一定挥手。但是,他轻轻地挥手,带不走中国的任何一片云彩。

我这样说他,是因为他这次来中国之前宣称的最需要中国办的事情肯定没办成。反过来说,中国肯定没答应他。

他来之前美国媒体就放风说,首先要跟中国谈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中国在最有前景的新质生产力领域,领先世界(包括美国),而且领先的还特别厉害。正如我的上一期所说,在这些领域,中国动不动就是世界其他国家之和的很多倍。

然而,美国由此说中国产能过剩,确实是无稽之谈,因为即便中国这么厉害,中国目前的供应能力也远远不能满足全世界、甚至中国国内的需要。比如新能源车就只能满足全世界的1/9。

可是,美国却说中国在这个领域过剩了。

这就好比是,一个学生在班上的成绩特别好,但是离考100分还有很远的差距。但毕竟成绩好,所以那些成绩差的人说这个同学的学习能力过剩了。

由于过剩是个贬义词,所以说中国过剩了,他的用意就很明显,希望中国要忍一忍,放慢一下发展速度。

然后呢?然后就是让个道,让美国多发展一下。

这就好比是让班上那个学习好的同学不学习了,然后让学习差的人在班上的名次提高一点,以便让学习差的人能考上好大学。

天下还有这样的道理?

这本质上就是剥夺中国的发展权,目的是为了让美国发展的更好。

世界上有很多不要脸的人,但是像这么不要脸的还是很少的。

我们再说布林肯在访问中国之前美国媒体放风说他要谈的第2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不能跟俄罗斯正常做生意。

为什么中国跟俄罗斯之间连正常的生意都不能做了呢?

因为正常做生意卖给俄罗斯的东西,有可能被俄罗斯用于生产军火。

这倒是有可能的,或者说不可避免的。

比如,生产菜刀需要钢铁,生产枪炮也需要钢铁。如果中国卖点钢铁给俄罗斯,俄罗斯用来生产枪炮?还是用来生产菜刀呢?那谁管得着呢?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东西本来是民用产品,比方说中国大疆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可是确实可能改装一下,在战场上也能杀敌。

但问题是,这都是民用产品,买的人非要用于军用,那谁有什么办法呢?

又回到我们刚才打的那个比方,菜刀是民用产品,如果有人拿着菜刀上到战场去杀敌,那你说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枪炮里面火药的燃烧是需要空气的。难道美国还要禁止地球上空的空气向俄罗斯流动吗?

还有更为重要的,中国目前既跟俄罗斯正常做生意,也跟乌克兰正常做生意,也涉及这个问题。

比如乌克兰从中国购买了大疆牌无人机之后就改装,改装之后用在俄乌战场上。为这个事,大疆公司还专门发表声明,反对将他生产的民用产品用于战争。

然而,声明归声明,谁也管不了这个事儿。

就像一个卖菜刀的,把菜刀卖给了别人,可是别人拿着这个菜刀去sha 人,你能去追究这个卖菜刀的人的责任吗?

反过来说,由于担心别人拿着菜刀去sha人,所以就不允许卖菜刀了吗?

然而,说了这么多,都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美国直接给乌克兰提供武器。

就在布林肯启程访问中国的前一天,4月23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了一项价值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法案,其中就包括支持乌克兰610美元,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武器。

乌克兰和俄罗斯打仗,美国可以直接给乌克兰提供武器,很大一部分还是无偿援助。可是中国要是给俄罗斯卖几吨菜刀用的钢铁就变得不行了。

天下还有这样的道理?

还有,中国跟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常做生意,是为了发展经济,这是中国人民的发展权。

不允许中国和俄罗斯正常做生意,就是剥夺中国人的发展权。

见过不讲理的,但很少见到这么不讲理的。

毫无疑问,中国不可能答应他们的要求。


美国大约也想到了这一茬。

但是他们又不甘心,于是在布林肯出访的前几天,美国又干了几件坏事。

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针对中国的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发起301调查,接下来大概率就是要加征关税。

相比这个先搞调查后加征关税,美国对于中国生产的钢铝产品则来得更直接。

也是在4月17日,拜登在美国铁锈带演讲的时候,直接说将对中国的钢铝产品的关税从原来的7.5%提高至三倍。

又过了5天,4月22日,美国国务院发布2023年国别人权报告,又污蔑中国在新疆、香港和西藏的很多事情,都是打着人权的名义。

又过了一天,4月2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价值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法案。人们通常关注这里面有大约610亿美元援助乌克兰,有240亿美元援助以色列。其实这个法案总共4项内容,剩下两项都与中国息息相关:

其中,所谓向印太地区提供81亿美元的援助,就包括台湾地区。

还有一项涉及到这一段时间中国人非常关注的事情:要限期剥离中国字节跳动公司下属的TikTork。直白地说就是要封禁在美国的国际版抖音。

这桩桩件件,都是中国人不能接受的。

要说美国耍流氓也算是耍到底了。

马上要到中国来跟中国谈事情,那至少要照顾一下对方的心情吧?

退一万步讲,即便干坏事儿,也应该等回去了再说吧?

可是美国人不是这个套路,在求人办事之前先把别人打一顿。

这是什么套路?

这就是霸权的套路。

他明明是在求人办事,却还要做出一副打人的样子。

这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持刀要饭。

持刀,说明他是个强盗;要饭,说明他有求于人,而且已经黔驴技穷了。

美国在世界上持刀要饭,能不能要到饭,我们今天不评论,但至少在中国这里肯定是要不到的。

这一点,在布林肯到来之前,中国官媒的文章里已经说的很明确了,我在这里就不具体举例了,因为事情毕竟已经过去几天了。

结果也果然如此。

在中国官媒发布的这一次布林肯访华所取得的5点共识里面,美国人最关注的这两件事情提都没提。

中国一直是礼仪之邦,对于没谈成的事情不可能在新闻发布上刻意说中国把美国怼回去了。中国的客气做法就是不提。连一个字都看不见,连拐弯抹角的表述都看不见,就好像从来没有这件事情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还谈什么谈呢?为什么还要同意他来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和感情吗?

这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要话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见仁见智,众说不一。

我觉得首先应该从最宏观的视野上来说。

这个最宏观的视野就落脚在一句话上,中国和美国两家关系怎么样,对中国有好处?

具体来说是,中美是闹翻对中国有好处,还是中美和好对中国有好处?

中国讲究的是和平崛起,中美关系好对中国肯定是有好处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让中美关系好一点呢?

这说起来的道道可能有千千万,但是有一个最基本的点,那就是见面总比不见面好。

这个说法好像有点玄乎,那么打一个最常见的比方。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吵架的两口子,未必是关系最差的两口子。而压根就不说话的两口子,很有可能是关系最差的。

所以,夫妻关系不好,该吵的架还是要吵,千万不要连架都不吵了。

所以,布林肯这一次来,我想中国的心态大约就是准备跟他吵一架。——当然可以不带脏字儿。

我们不能因为这次见面不是来亲热的,就反对这次见面。但也不能因为他来了,就以为是来亲热的。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黑白相间。如果你不信,请看中国的太极图,那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中的白中的黑中还有白,黑中的白中的黑中的白中还有黑。

世界就是如此复杂,可这正是世界本来的面貌。

这事儿好像就这么说说就已经清楚了,但是毕竟太抽象,还是来点实在的吧。

截止到现在,这期主要是在说负面的信息。但我们不得不说,还是有一些正面的信息。

这些正面的信息就体现在中国官方发布的中美双方这一次取得的5点共识上。

这5点共识,说有意义也有意义,说没意义也没多大意义,看你怎么看。

第1点的核心要义是,同意加快落实两国元首在旧金山达成的共识。

有意义的地方在于,还是要把事情往好处做;无意义的地方在于,这只是去落实去年两国元首已经达成的共识,没什么新鲜的。

第2点的核心要义是,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和各层级接触。

有意义的地方还是,要把事情往好处做;无意义的地方是,这本来就在做,所以也没什么新鲜的。

第3点的核心要义是要举行各个方面的磋商,这其中包括人工智能、中美关系指导原则、亚太事务、海洋事务、领事事务、禁毒、气候变化等等。

有意义的地方还是在于,愿意把事情往好处做,无意义的地方还是,在于这事儿本来就在做,没啥新鲜的。

第4条的核心要义还有一点点实在意义,同意采取措施扩大两国人文交流,欢迎对方国家留学生。

这一条如果真能落实,大约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留学的时候,在机场被无理盘查的事件会减少(前段时间这样的事情很多)。

这是我在5点共识里面找到的唯一实在的一条,但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小的一条。

第5点共识就是就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保持协商和沟通。

有意义的地方还是在于,要把事情往好处做。无意义的地方还是在于,事情本来就在做,没啥新鲜的。

朋友们觉得啰嗦不啰嗦?当然很啰嗦,可是对比一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那么大的官儿不远万里跑中国来一趟,也就取得了这5点共识,你说我也就是做个文章而已,稍微啰嗦一点也不算过分吧。

那么怎么看待这5点共识呢?

你可以认为没多大意义。正如我前面所说,5条里面有4条,都没啥新鲜的。有一条是新鲜的,而且是实在的,但是相对来说是个小事儿。

还是反过来说,明显觉得他过来之后我们要跟他吵一架,但最终没有把事往坏处办,那这算不算有意义呢?

我觉得应该算。

就好比是做生意,虽然没挣到钱,但是没有亏本,算不算收获呢?

更何况还小赚了一把(我主要是说第4点共识:欢迎对方国家留学生)。

不管是从没亏本的角度说,还是从小赚了一把的角度说,你可能都会觉得这个收获太小了。

是的,很小,但是不要忘了:蚊子肉,小吧?但是也是肉。

这大约是中国这一次明知道要跟布林肯吵一架,但是还是让他来,而且还花了时间接待他的原因之一吧。


然而,仅仅这样说中国这一次同意布林肯来一趟的意义,是远远不够的。

在中美博弈的大棋局中,明知道布林肯是来者不善,我们还让他来,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但是体现的是中国想尽最大努力缓和中美关系的诚意和策略。

问题是,为什么要缓和?也就是前面说到的那个话题:是中美关系好对中国有利,还是中美关系不好对中国有利?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人太可恨了,为什么还要跟他缓和关系?有这个必要吗?中国人的骨气到哪里去了?

这要看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中美博弈的本质是什么呢?用民间的说法就是老大和老二的关系问题,具体的说就是老二要取代老大,该走什么路子?

做一件事要走什么路,通常我们会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

那么历史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教训呢?

人类社会有几千年的历史,远的咱们就不说了,咱们只说过去100年。

毕竟,离现在越近,对现在的启示意义越强。

那么过去100年老二取代老大的事件是一个什么特征呢?

特征就是一个“战”字(战争的战)。

不过,这个事情需要绕道弯儿。

因为从最终结果来说,是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老大。

但是从过程上讲,很长时间都没美国什么事儿。

上个世纪初,真正想挑战英国老大位置的不是美国,而是德国,因为在一战之前,德国的工业质量最高,规模最大,对英国的威胁最大。

1913年,也就是一战爆发的1年前,作为世界老大的英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是14%,而德国是38%。德国是英国的两倍多。

像不像当下的中国和美国?当下,作为世界老大的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是15%,而中国是30%。中国是美国的两倍。

100多年前的英国看到德国这么厉害,有点慌,于是英国和法国、俄国结盟。

德国一看老大结盟准备搞自己,于是德国和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结盟。

双方摩擦不断,剑拔弩张。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一个小小的火星就能点燃熊熊烈火。结果果真如此。

1914年6月28日,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

就这个事儿,导致第1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场战争打了4年,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参战国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15亿人被卷入战争,85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死亡,2,1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德国和他的盟国战败,于是英国等国家惩罚德国,给德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苛刻条件。德国一方面签下了城下之盟,另一方面拼命发展自己,尤其是加上美国资助德国,德国迅速成长壮大。

这个时候美国的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第二是谁呢?回答是德国,而不是当时表面上的世界老大英国。

德国有点家底了,又不想继续被盘剥,于是又发起了第2次世界大战。

其用意仍然是想把世界老大英国轰下神坛。

第2次世界大战导致7,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战争损失5万多亿美元。

然而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是,两次世界大战背后的逻辑是英国想保住世界霸主的位置,德国想挑战世界霸主的位置,结果想保的国家没保住,想挑战的国家也没有成功,最后被一个第三者插足,美国成了世界老大。

这就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前半期老大和老二之间的故事。过程的特征是两次世界大战,死亡近1亿人。


二战以后,这个世界并没有消停,仍然存在着老大和老二之间的争夺,主角变成了美国和苏联。

那么美国和苏联之间是怎么干活的呢?还是离不开一个“战”字,只不过由热战变成了冷战。

为什么由热战变成了冷战呢?为什么不热热闹闹再搞一家伙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了核武器,谁也不敢灭了对方,因为灭了别人就等于灭了自己。另外,两次世界大战的恐怖经历也让人不寒而栗。

所以不搞热的了,搞冷的,但仍然是在战,于是变成了冷战。

冷战的特征就是双方拉帮结派,以一个联盟对付另一个联盟。军事上的联盟的体现就是北约和华约。总之,两派势不两立,老死不相往来。

最终苏联落败,自身解体。

苏联为什么会失败呢?这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

我们中国人习惯的解读方式是,它的经济体制僵化,政治领域腐败……

我们今天换个视角,专注势不两立和拉帮结派这两个事儿。

我们发现这个路子对于弱者极其不利,对于强者很有利。

为什么?

强者本来的势力强,拉帮结派了,那么强者的摊子就大了。同时,由于势不两立,双方针扎不进,水泼不进,双方的阵营就固化了,那么弱者就永远处于弱势。因为这种情况下,弱势的一方无法挖强势的一方的墙角,因此也就无法在运动和变化中歼灭和削弱敌人。

我们中国人喜欢说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旦势不两立并拉帮结派,此后就不太好发展了。即便有发展,那也是小发展,而不可能有大发展。

这或许可以解释,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抗,最终苏联那一派落败的宏观原因。

最终,苏联挑战美国老大的位置,以失败而告终。

这就是过去100年老二挑战老大的基本脉络。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呢?

我认为有两条:

第1条是,老二不要主动地谋求翻脸。

第1次世界大战和第2次世界大战背后的原因都是,德国想挑战英国这个老大的位置,主动跟英国翻脸了。

二战以后美苏争霸,苏联事实上也是跟美国翻脸了。当然形式和一战二战时的德国有所不同:当年的德国是表面上都翻脸了,后来的苏联是表面上没翻脸,本质上翻脸了。

为什么不要轻易翻脸呢?因为毕竟你暂时还是老二,你是弱者。

有人说,我不主动翻脸,但他老是逼我,是可忍孰不可忍?那好办,他如果逼我翻脸,那我就翻脸给他看。

比如2016年7月,美国为了呼应菲律宾发起的那个所谓“南海仲裁”,把两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过来了,那就是逼我们翻脸,于是我们就翻脸了,两家军队就杠上了。

中国这边,四大上将齐聚南海,100多艘舰艇出动,算是亮出海军全部家底,尽锐出战。H-6K远程轰炸机升空警戒,094A战略核潜艇和093B攻击核潜艇驶出军港,东风21D、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进入西南崇山峻岭的发射阵位,全军复员士兵暂停复原,部分预备役士兵收到了归队通知,电视上几乎每天都播出南海九段线的画面,并强调这么一句话:“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点”字用红色表明……

所以,中国那一次是翻脸了。

然而那一次我们仍然没有最终主动翻脸,我们仅仅是被动翻脸。

因为,我们后来发现了美军航母的位置,按照现代海战中航母“发现即被摧毁”的规律,美军航母死定了。

可是,我们并没有开火。

我们采用在微博上发布H-6K轰炸机巡航黄岩岛背面的图片的方式,告诉美军航母:“你已被发现,你死定了”。

然后,美军航母遁入大洋深处,保住了性命。

中美双方在战争的边缘走了一遭,经历了冷战以后中美最大规模的海上对峙,但最终没有入局。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在不得不翻脸的时候坚决翻脸,在可以不翻脸的时候坚持不翻脸。美国在以为自己搞得赢的情况下,搞在确定自己搞不赢的情况下,搞了。

随后,仅仅两个月之后的9月19日,中美双方还迅速实现了领导人会晤。新闻里说:“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了意见。”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次,我有生以来第1次对这一句套路时的官话,有了特别深刻的体会。

那一次,我们用行动准确诠释了不主动谋求翻脸的含义。

第2条是,尽可能地积蓄实力,不打头阵。

我这样说,你可能会认为我是个软蛋。那么我们看一看美国是怎样坐上世界老大的位置的。

前面说了,一战和二战背后的本质都是德国这个老二想挑战英国这个老大,最后的结果是美国这个第三者插足,当上了老大。

那么一战和二战为什么不是美国挑头呢?

是因为美国实力不行吗?

不是的。

前面说了,在一战爆发的前一年,1913年,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是38%,是英国的14%的两倍还拐弯。

那么美国的数字是多少呢?

回答是:跟德国一样,也是38%,也是英国的两倍还拐弯。

然而挑事儿的是,德国。

你能说那个时候的美国怂吗?

这是一战爆发前的情况。

我们再看二战爆发前的情况。

当时的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13.2%,而世界老大英国的数字是9.2%。德国已经超过了英国。

这似乎为德国挑事儿准备了充足的经济逻辑。

然而不要忘了,那时候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是38.7%,差不多是德国的三倍。

然而,挑事的是德国,而不是美国。

美国不仅不挑事,而且战争爆发两年之后才参战。而且,参战的原因很被动,因为日本偷袭了他的军事基地珍珠港。

有人说,当时的美国不主动挑战英国,是因为英国和美国是亲戚。

这话是经不起推敲的。

英国和美国是亲戚不假。但是,我们追溯一下历史,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英国和美国就不是亲戚关系,而是父子关系。

----因为美国独立战争之前所谓的美国,就是英国在北美洲的13块殖民地。那是受英国国王的统治,要向英国国王交税,由英国国王任命总督,最重要的是,英国国王在那里有大量驻军。

13块殖民地,妥妥地,是大英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说他们是父子关系。最后咋样了呢?美国独立战争不照样打响了吗?儿子反抗老子。

父子之间都可以打仗,亲戚之间为什么不能打仗呢?

所以,一战和二战期间美国不挑头挑战英国,绝不是因为他们是亲戚,而是源于他的策略。

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

挑战者德国没有当上老大,被挑战者英国也没有保住老大的位置,第三者美国当上了老大。

是最终当上了老大,香呢?还是逞匹夫之勇,香呢?

当然,这种选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世界意义和人格意义,那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免遭生灵涂炭。

倘若中国动不动就逞匹夫之勇,那么,此时阅读我这篇文章和收看我这期视频的有些朋友,可能不是待在家里看着手机,而是蹲在战壕里吃着军用饼干,或者在后方接受战争时期的特殊管制(特殊管制的体验,请根据疫情期间的管控情况脑补一下)。

而我大概率也不会写今天这些内容,而是会分析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无人机、导弹、军舰、航母的数量、质量、杀伤力……


在当今的中国,如果有人说,在中美博弈中中国最好要寻求跟美国斗而不破,会被很多人耻笑为软蛋和怂包的。

可是你看看过去100年里的老大争夺战,一斗就破的德国和苏联输了,根本不咋跟老大斗的美国,赢了。

于是你就能明白,斗而不破,不是没胆子,而是有脑子;不是没力气,而是有责任,是不想把中国乃至世界拖入战争的泥潭。

既然是斗而不破,那么当美国要派官员来持刀要饭的时候,我们为啥不管他一顿饭呢?

当然,既然你是个要饭的,那自然不是你要什么我就给什么。是赏一碗粥还是给一块肉,那要看你的表现。

所以就有了前面所说的5点共识。其中第4点的内容是欢迎对方国家留学生,表面上看起来涉及双方,其实这主要是美国满足中国的诉求。

这代表了美国要饭的态度。

那么就有了另外4点。另外4点算是中国给美国的一碗粥,具体内容是答应对方可以继续过来要饭。

不过有人可能会说,老是这样将就他,也不是个事儿啊?

对,肯定不能只将就他。前面不是说了吗?是斗而不破,前提仍然是在斗。

但是,斗不一定都是赤膊上阵。斗有明斗和暗斗。

2016年的南海军事对峙,是明斗。

2018年的贸易战、科技战,是明斗。

2021年在安克雷奇告诉对方“我们不吃这一套”,也是明斗。

在巴以冲突中力挺巴勒斯坦,当然也算明斗。

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不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算是半明半暗。

至于卖给俄罗斯用于生产菜刀的钢铁,俄罗斯可能把它用来生产枪炮,这算不算斗?这算啥斗?我说不清楚。

至于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啥啥的……还有,购买俄罗斯的铁矿石,再用俄罗斯铁矿石生产出用于生产菜刀的钢材,再卖给俄罗斯,可是俄罗斯那家伙竟然用它来生产枪炮……这些算不算斗?这算啥斗?我就更说不清楚了。

还有一个事儿更难说了。

就在布林肯来到中国的那一天,4月24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根据韩联社援引朝中社的消息说,朝鲜将向伊朗派遣经济代表团。

也就是说,这是朝鲜官方发布的消息。

这个消息很值得玩味。

朝鲜这个国家什么都好,就是当下的经济不太好。伊朗的经济也不大好。

因为他们都是受制裁程度仅次于俄罗斯的两个国家,身上都背着美国上千条的制裁。

这两个国家要在一起谈经济,说实话,我总觉得谈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来。

两个穷朋友在一起想发财,难。

而且两家离得那么远,做生意必须走海运,一路上在浩瀚的太平洋、浩瀚的印度洋不知道有经过多少道美国海军的关口。不像朝鲜和俄罗斯,直接在陆地上坐火车或汽车,几个小时就过了边境了。

所以,朝鲜和伊朗是真的是谈经济吗?

不要忘了,朝鲜的武器已经被俄罗斯买了不少,正在俄乌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俄罗斯可是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俄乌冲突之前又是世界排名第二的武器出口国。

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大国都已经在买朝鲜的武器,伊朗为什么不可以考虑呢?

当然这都是猜。

但不管他们谈什么,总之这两个国家都是中国的好哥们。

这里面有没有中国因素呢?

这我可不敢说。

——天机不可泄露。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36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5月的外交重心,马克龙!
下一篇:老胡,这是怕了?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站点声明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