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舆论上突然有大量营销号不约而同在刷同一份通稿,内容大同小异,都在说“4月23日,堪称中国货币史上重要的一天”,甚至谣传“4月23日开始,央行将把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常态化”,动辄说央行也要开始搞量化宽松。他们这份通稿具体提到4月23日,还贴了人民日报在4月23日的一篇文章。秉持求证精神,我就具体去看了下这篇《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章。但这篇文章原文是说“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结果,到了那些营销号嘴里就成了“买卖国债常态化”,变成我们也要搞量化宽松。量化宽松是指一个国家央行在实行0利率后,常规货币政策已经用尽,为了刺激经济,只能每个月印钞购入固定金额的国债。量化宽松的关键点是“量化”,具有长期、定额、定量的特点。从“逐步增加国债卖卖”,到“量化宽松”,是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二者并不能简单等同。这相当于我们只是提了个数字1,他们马上夸大成1万,就大肆渲染。这已经属于公开造谣。而且……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