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谁更开放?谁又吞下“封闭”的苦果?


2024年03月02日  浏览(5196)人
0
作者:北风
来源: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

最近几年,网上不断有我国“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不够开放的指责声音。

尽管我们一再明确“高质量对外开放”是坚定不移的国策,可依旧有许多人将我们和其他“经济体”进行对比,指出这里或那里不够开放,环境不如对方。

海峡两岸虽然同属一个中国,但在经济领域经常被人作为“对照参考系”来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的前四十年,台湾岛在咱们内地舆论厂一直是“开放导师”,需要咱们摸着石头过河的角色。

直到最近五年,民智渐开,通过梳理两岸贸易合作的细节数据以及巨大顺差,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在两岸贸易中,我们是“更开放”的一方,而台湾岛是设限和收割的一方。

这样的不平衡,让内地绝大多数网友都怒吼:“不要再惠了!”

尽管台湾岛在经贸合作领域的“开放”画皮被扯碎,但是绝大多数国人都得承认:凭印象感觉,台湾岛在文化市场与影视艺术方面比内地开放得多。

提到内地影视环境,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严监管”和“审查题材受限”。

提到台湾电影市场,第一印象就是自由开放,提到影视艺术,第一印象就是“尺度无限大,题材无禁区”。

图片

就在今天,台湾岛大尺度电影《周处除三害》在内地热映。电影的口碑和票房都远超预期,并且因为大尺度,被引申到了“对内地审查环境的批判”话题上。

首先要说,《周处除三害》为台湾岛日趋没落的本土电影市场找到了出路。出路不是更加的“本岛化”,而是拥抱中华文化,寻找灵感和共鸣。

《周处除三害》原本是我国流传千年影响较大的民间故事,故事先后以文言文原文和当代白话文的方式被收录过小学教材,可以说是一代人“记忆中的典故”。

古代版的“周处除三害”,是说在三国后期,吴国乡野间,有一个叫周处的青年,好勇斗狠,为祸乡里。突然有一天,周处决定洗心革面,愿意为村民们“诛除祸害”,乡民们就哭诉有“三害”,第一害是山中猛虎,第二害是水中恶蛟。

于是周处先在山中与猛虎搏斗,将吃人猛虎除去。随后他跳入江水,与恶蛟缠斗几天几夜,最后一起沉没。

乡民们以为周处和恶蛟同归于尽,于是十里八乡载歌载舞,庆祝“三害除尽”。乡民不敢告诉周处的是——他就是蛟龙和猛虎之外,乡民们恨之入骨的“第三害”。

等到周处杀死恶蛟从江底返回后,才知晓自己是乡民们“最想除去的第三害”,于是洗心革面,拜师大儒学习修身治国的道理,最后出去了“恶的周处”,成为“善的周处”。

台湾岛这次拍摄的《周处除三害》,将故事背景放到了现代都市,男主是一个很辣决绝的杀手。突然有一天,他得知自己在“恶人榜”排名第三,于是动了要“扫除第一第二两大恶人”的心思,加上杀孽滔天的自己,正好也是“除三害”。

图片

我在前几天电影期间就看过这部电影。必须承认,在凶杀、血腥、情色镜头、反邪教等方面,这部电影的尺度在任何一块都是罕见的。将所有方面尺度都突破,这确实是我在内地商业院线第一次看到。

虽然对比去年在台湾岛上映的版本,极少数镜头还是做了“迁就大众”的少量删减,但这样尺度电影能够大规模上映,已经是内地电影市场多元和开放的标志性进步。

在《周处除三害》电影上映前两天,突然传出电影因为尺度问题需要“撤换拷贝盘”的消息。

图片

于是全网都在传“因为观众举报尺度过大,审核部门要重新剪辑删减”的消息。一部已经允许大规模点映的电影,却在上映前一天“被删减换盘”,这无疑成为境内外网络上批判我们“审核封闭”,“不够开放”的口实。

我也带着“到底删了啥”的疑惑,今天再次观看了“换盘”之后的电影。

发现电影仅仅是在尺度最血腥的“教堂杀戮”经典戏份里,进行了更适合大众接受的略微修改,即便我抱着仔细对比的心态看,也几乎发现不了。

随着对“换盘前后”电影的比较,发现所有大家担心的“暴力大尺度”镜头,几乎全部得到了保留,也证明了审查制度的“一致性”和“可预期性”。

这次“上映前换盘”的原因也最终揭晓,那就是对电影中一闪即过的“某面旗帜”进行了遮挡,这就属于政治“越线”的范畴了。

而我们这次对于“政治越线”的电影,仅仅是遮挡和换盘,而不是“勒令停映”,已经可以看出我们在管控与开放间的进步。

图片

与大家印象中我们“过于严格”却真正开放的审核制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岛的电影市场压根和“开放”绝缘,甚至堪称“封闭的孤岛”。

台湾岛政府1945年从日本手中收回管辖权开始,就开始对“岛外电影”进行配额封锁。

最初几十年,台湾岛每年允许从岛外进口的电影配额只有1~2部。在当年的胶片电影时代,电影院放映电影不是“数字秘钥”下载放映,而是每家影院都需要“胶片拷贝”才能正常上映。

台湾岛政府不仅限制进口电影数量,即便允许进口的电影,也只允许1~2个拷贝进口,最终相当于一两家电影院“象征性放映”。

台湾岛政府对所有岛外电影的“配额禁令”,直到九十年代才略微放松,但是当年风靡全球的《泰坦尼克号》,台湾岛内给足了面子,也只允许进口“50个拷贝”。

台湾岛电影市场真正对日韩和西方电影的全面开放,和我们当年的节点差不多,那就是台湾岛以单独关税区身份加入WTO之后,作为交易条件,台湾才对欧美日韩彻底放开电影进口管制。

图片

大家注意到我这句话描述的“引申含义”没有?台湾岛2002年放开了全球几乎所有地区的电影限制,唯独对中国大陆电影,严格配额限制政策沿用至今。

虽然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岸合拍片模式就开始推广,但至今为止,我国内地演员不得在合拍片中细分超过50%的禁令至今依旧悬在顶端。

图片

2018年内地春节档大热的《西游记之女儿国》在台湾岛上映,更是闹出“载入世界影史”的奇葩风波。当年台湾岛电影监管部门将女主角赵丽颖的戏份汇总,发现超过了单一女性角色的戏份限制,要求禁映。

最终电影制作方梳理所有角色戏份,终于找出台湾岛林志玲和港岛梁咏琪两位女性戏份相加超过赵丽颖这一奇葩理由,才让电影成功上映。

过去一些年,我们对大导演陈凯歌爱用日本演员,经常颇多微词,陈凯歌夫妻往往用“出于国际市场考虑”这个理由。

这其中,他们的考虑既有“市场化的因素”,也离不开“政治政策”上的考虑。

比如几十年来,内地每年申请在台湾岛上映的电影多达几十部,最终能上映的不到十部,绝大多数还是“少人问津”的艺术片,所以台湾岛观众在封闭市场环境下几乎看不到内地电影。

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就因为主演之一是日本人,这部电影就能够以日本电影身份无限制在台湾岛上映。

图片

另外,吴宇森2017年拍摄的《追捕》,主演是内地演员张涵予,和日本的福山雅治、韩国的河智苑。

这部电影的出品方是中影寰亚,制片方是寰亚电影制作公司,所以即便有部分跨国演员参演,这都应该算是中国电影。可这部电影也是以日本电影的身份在台湾岛上映。

图片

这两部电影不仅是日本电影身份上映,还发行了全日语对白的版本大范围推广。

通过对比两岸的电影市场政策,我们会发现虽然台湾岛电影的“题材尺度”确实很自由,可是市场堪称封闭到极端。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总被诟病“国产保护”和不够市场化竞争的国内院线,每年上映几十部台湾岛电影。

看到这里,许多朋友会不爽,台湾岛封禁我们的电影,每年票房前十让好莱坞和日本电影赚走,我们大规模引进台湾岛电影,不又是“单方面舔着惠”的代表么?

还真不是!因为台湾岛对大陆电影的封禁政策,所以咱们从台湾岛每年引进的电影绝大多数都是“批片”,也就是批量买断电影,大多是几十万最多几百万的一口价。

以台湾许多年才出一部的《周处除三害》为例,这部电影在内地几天电点映的票房,就远超去年台湾岛长时间公映的累计总票房,这就是市场的差距。

根据目前业内预判,《周处除三害》今年三月在内地的票房至少3~4亿。

不过因为是“买断的批片”,无论最终票房收益多少,台湾岛的制片方都只能得到买断的几百万。

影片最终3~4亿的票房,3.3%的营业税,是咱们政府收;5%的电影发展基金,是咱们监管部门收,用来支持国产电影发展。40%左右票房由负责引进的内地电影发行公司赚取。

余下的50%左右票房收益,则是放映影城的利润以及支撑全国上万影城,几十万从业人员的就业和收入。

最终,恰恰是台湾岛市场的封闭,让这部电影的绝大多数利润都被内地产业链赚取,台湾岛制片方只有买断的几百万填补制作成本,而全国上千万观众,也得以在影院欣赏“风格更多元尺度更无限”的华语电影。

那些担心“看这电影就是给台岛单方面惠和送钱”的朋友,可以放心冲,放心享受光影刺激了。你的观影消费,绝大多数都用来刺激内地文化娱乐消费了。

经过现实数据和案例的对比,大家才发现“印象”中的开放和封闭是多么不靠谱,海峡两岸的电影市场现状摆在那里,谁才有资格做对方“开放”的导师呢?

最终利益分配时,封闭的孤岛,会独自品尝苦果!




已有98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他,是莫言的一面镜子
下一篇:中国居然后来居上,拜登蒙了,歇斯底里反击开始了!
评论或留言 0

关注公众号获取新网址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