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东北火了一把。无论是南方小土豆到哈尔滨玩雪,还是春运期间高铁遭遇暴风雪,东北的内燃机车南下援助,都获得极高的关注度,临了临了,东北网友拍下山海关站的照片,配上“出了山海关就到家了”的文案,又在短视频平台刷屏。东北这片土地,处处显露着一种独特的气质。最直观的一点,东北人对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省份区别不太敏感,统称为东北,地域观念比较淡薄,而江苏的地级市互相不服气,昆山跳过苏州和江苏,自称中国昆山,有极强的地方保护主义,这几年被人称为江苏十三太保。东北之所以这样,很大程度是因为清末民国的闯关东。早年间,清朝入关的时候,多尔衮为集中兵力消灭李自成和南明,便把数十万满洲旗人和汉人包衣都带出来了,可以说是举族迁徙,山海关外成了一片荒凉的无人区。后来顺治皇帝觉得不行,堂堂奉天城仅有五千多名男丁,龙兴之地太荒凉了,便在1653年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鼓励汉人迁徙到东北开垦荒田、庶卫边疆。但这次移民的时间很短,到1668年,康熙皇帝和辅政大臣就取消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不允许汉人移民东北,并开始修建柳条边墙,把东北做为爱新觉罗氏的自留地,旗人的永久产业——“以备退军兵丁做为恒产。”从此以后,只有旗人能在东北正常活动,东北的汉人基本都是犯人,例如政治斗争失败的官员、触犯文字狱的文人都被流放东北,“流放宁古塔”一词就是这么来的。据统计,清朝流放到东北的汉人将近五十多万。汉人再次大规模进入东北,要到晚清了。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俄国参与到瓜分中国的列强队伍,逐渐渗透到地广人稀的东北,随后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崛起,准备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夺取东北。在日俄两国的围攻下,清朝的东北政策便无法持续,再不放开限制移民实边,东北就要彻底丢了,到时候日俄的兵锋直指北京,清朝皇帝就可能重演朱祁镇的故事,旗人的家业也要被洗劫一空。要退路还是顾眼前,清朝君臣很容易做出选择。于是自1860年起,清朝放弃祖制,一步一步的开放东北,允许汉地十八省的汉人到东北开荒打猎,自谋生路。那时整个东北的人口不足300万,但甲午战争的时候,东北人口便超过500万,1911年清朝灭亡时,东北人口达到1800万,开垦出一亿亩耕地。到了1920年代后期,汉人更是……
赞
赞
已有9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