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原本以为泽连斯基已经是演员的天花板了,不成想,阿根廷又来了一个网红总统。阿根廷新总统米莱比泽连斯基更疯狂。人家泽连斯基走的还是正规演艺路线,20来岁蹿红独联体,成为整个独联体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可这个米莱完全就是野路子出身,他走的是网红路线,半路出家,全靠夸张的表演,雷人的语录,蹿红阿根廷,是阿根廷名噪一时的网红经济学家。
要说泽连斯基和米莱有什么区别?只能说,一个是唱中国好声音的,另一个是在直播间里跳舞的。这个米莱提出了很多雷人的政策,比如炸掉央行,废除阿根廷比索,全面美元化,取消劳动法,把政府部门外包给私人公司等,但最没有底线的是,他竟然提议,马岛不要了,送给英国。这种言论放在任何一个正常的主权国家,都是妥妥的卖国行为。可米莱不仅没有被封杀,还被选上了总统的宝座。这对那些牺牲在马岛的阿根廷烈士而言,是何种的讽刺?那些曾经为马岛而战的阿根廷老兵,意义何在?
在如今的中国互联网上,对于阿根廷发起马岛海战的原因,很多大V都会跟你说,是阿根廷经济崩溃,加尔铁里为了争取民众支持,维持军政府的统治,而采取的一次军事大冒险。拿下马岛,加尔铁里就能继续在阿根廷实施军事独裁。这种观点是非常狭隘的,也是对阿根廷的污蔑。
自立国以来,马岛就被视为阿根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阿根廷人都以收复马岛为共同奋斗的民族目标,也是阿根廷崛起不可或缺的一环。可阿根廷是一个发达的农业国家,它的繁荣都是建立在肥沃的黑土地之上。在工业方面,阿根廷一直处于初级阶段,造不出飞机,也造不了战舰,整个军工体系都严重地依赖于西方。
虽然阿根廷的工业不发达,但英国的衰落,还是让阿根廷人看到了收复马岛的希望。1982年,正是英国最虚弱的时候,海外殖民地几乎丧失殆尽,香港归还中国,也是板上钉钉。马岛距离阿根廷只有500公里,却距离英国超过13000公里,阿根廷占据天然的地理优势。站在当时来看,我们很难说,1982年是阿根廷收复马岛的最佳时机,但从马岛战役之后的阿根廷来看,那一年,确实是英阿军力差距最小的一年。
英国有“无敌”号和“竞技神”号两艘航母,阿根廷也有一艘“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英国出动25架“海鹞”舰载机,而阿根廷空军出动了48架A-4“天鹰”攻击机,5架“超军旗”战斗机。当时,“超军旗”是世界上一流的超音速舰载战斗机,由法国制造,配套交付了5枚“飞鱼”反舰导弹。除了没有核潜艇,阿根廷整个军队战斗力,并没有比英国差多少。加上地缘优势,阿根廷收复马岛,成功率是非常大的。
这也是阿根廷敢于发起马岛之战的直接原因。在开战初期,英国在马岛只驻军了200人,阿根廷登陆部队超过4000人。在夺岛战役中,英军寡不敌众,只是稍作抵抗,就全体投降了。见马岛成功拿下,加尔铁里很兴奋,他亲自登上马岛,宣布了这一伟大胜利,阿根廷举国沸腾!数十万阿根廷老百姓聚集在总统府前,高唱国歌,欢呼胜利。那场面,比梅西世界杯夺冠壮观多了。
整个阿根廷一扫阴霾,人们都忘却了经济低迷,忘却了生活的艰难困苦。收复马岛,可以说迅速扭转了阿根廷人的精神面貌,全民族为之振奋。国运之战的开端,阿根廷仅损失了4名士兵和一架直升机,代价微乎其微。阿根廷人越兴奋,英国就越愤怒。因为这时候的英国,已经是日暮黄昏了,日不落帝国的余晖就快要消失殆尽了。阿根廷收复马岛,就相当于在英国落难的时候,又朝着它狠狠地踹了一脚。英国人倍感耻辱!
要是让阿根廷人骑在英国的头上输出,英国以后还怎么混?为了保住大英帝国最后的脸面,英国开动了战争机器,以举国之力,远赴万里之外,打一场马岛海战。英国打仗,跟美国是一脉相承的。开战之前,先拉拢盟友,对阿根廷实施武器禁运,经济封锁。本来,阿根廷向法国订购了14架超军旗战斗机和100枚飞鱼反舰导弹。可英国对阿根廷宣战后,法国就站在了英国这边,对阿根廷武器断供了。美国也配合英国,全面制裁阿根廷。
此时的苏联正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抽不出身来援助阿根廷。彼时的中国与美国处于蜜月期,就更不可能去支持阿根廷了。仅一夜之间,阿根廷就变成了孤立无援的一方,而英国拉拢了整个西方世界。双方一番交战后,阿根廷大败而归,马岛被迫吐出,加尔铁里也一夜垮台。唯一的亮点是,阿根廷空军表现出了世界级的技战术。
不管是先进的超级军旗战斗机,还是老旧的A-4天鹰攻击机,阿根廷空军都能实施超低空掠海飞行,义无反顾,一波又一波地,杀向英国航母。他们发射“飞鱼”导弹击沉了当时英国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考文垂”号驱逐舰,还有“大西洋运输者”运输船。其中,“大西洋运输者”号损失最为惨重,它的甲板上搭载了14架“鹞”式战斗机和10架直升机,几乎尽数沉入海底。
阿根廷空军一共只有5枚飞鱼反舰导弹,却将它们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马岛战役重新定义了现代海战,反舰导弹研制和舰队防空体系的搭建,成为世界各大强国的一致目标。马岛战役的失败,也让阿根廷输掉了国运之战。
好不容易为之一振的民族精神气,又被英国打垮了,阿根廷人再一次陷入浑浑噩噩的生活之中,好像未来的每一天,都不过是昨日的重复。在马岛,阿根廷人战斗过,牺牲过,却一无所获。而今,米莱说,马岛不要了,送给英国,新一代的阿根廷人也不觉得:这是对英烈的背叛。
真正让阿根廷人绝望的是,努力过,奋斗过,战斗过,牺牲过,生活却毫无改变,日子一天比一天糟糕。既然所有努力都不能改变现状,谁还会在乎马岛呢?那些为马岛流血牺牲的老兵,又还有谁会记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