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李济深和新桂系》里说到两广一体化,其实两广真正实现一体化,是在明朝中期,其标志性事件是明朝用三场大战,平定广西的大藤峡叛乱。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大藤峡叛乱,以及两广一体化的来龙去脉。中原王朝开拓两广的时间非常早。早在公元前214年,刚完成“一统天下”伟业的秦始皇,便修建灵渠,打通漓江和湘江的联系,让秦国的力量能通过长江进入湘江,经岳阳—长沙—衡阳直抵桂林,然后经桂林深入梧州。同年,秦始皇出兵攻取南越,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并征发五十万人南下,到五岭以南定居,戍守新占领的土地。不过短短五年后,陈胜吴广起义,秦国崩溃,统领秦军驻守两广的赵佗,利用天下大乱的时机,开始割据自立,建立南越国。直到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讨伐匈奴成功后,命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僕、归义侯严、下濑将军甲、驰义侯遣出兵南疆,兵分五路攻取南越,随后在南越故地设立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等九郡。其中南海郡是如今的广东,苍梧和郁林是如今的广西,合浦郡分属两广,交趾和九真、日南是如今的越南,珠崖和儋耳在海南。经过秦皇汉武的武装整合,基本奠定了中原王朝的南部边界,此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及隋唐,都保证了秦皇汉武确定的疆域。即便是武功不振的宋朝,没有留住越南,但依然以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的名义,拥有两广和海南的统治权。但是宋朝的两广,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因为大运河—江西赣江—大庾岭—广州这条贸易线的关系,广东大部分地方基本完成汉化……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