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不是说联合国出了一个决议,以色列就能立马建成,文件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如果没有基础,只靠文件就能改变一个地方的命运,那叫做神仙。那不是人。就好比楼房要烂尾,一个文件救不回来。能靠文件救回来,不是人力,是神力。以色列的立国之本是村社,搞的是集体所有制,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无数受过苏联影响的犹太人,来到英属的巴勒斯坦,他们完全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搞起了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成员除了个人用品,没有什么财产。一切财产归属于农庄。所有人根据长处分配工作,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没有人吃大锅饭。欧陆的教育传统也使得彼时彼刻的集体农庄比较重视教育,不太忙的工作也使得成员有大量时间进行军事训练。最后抢回来的土地都是农庄的土地,战斗意愿也比较强烈。这种农庄被犹太人叫做基布兹。众多的基布兹成为了以色列立国的基础。每个基布兹派出代表来,派出军队来,互相进行合作,再凑出国有资金来,凑起了以色列的众多国有企业和在企业里面工作的民兵。基布兹的社员干的越多,自己就越富,土地越多,农庄就越富,于是以色列人的扩张意愿……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