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
相比张治中的左右摇摆来说,杨虎城和我党的关系一直没有断过,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杨虎城和蒋介石也有过一段蜜月期。基于这样的关系,杨虎城成了“西安事变”的主要推手。可以说,杨虎城和张治中有类似的经历,但杨虎城比张治中更复杂。杨虎城是陕西渭南蒲城人,家族父辈为哥老会首领,所以虽然杨虎城少年时不富裕,还在小饭馆做跑堂的,但在陕西的地下社会里,杨虎城的地位并不低。1911年底,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陕西爆发反抗清朝的起义,杨虎城听到消息,立即放弃饭馆跑堂的工作,参加了起义,追随起义军南征北战。这件事证明了杨虎城的政治立场,也锻炼了杨虎城的军事能力,导致杨虎城在哥老会的地位暴涨,成为远近闻名的少年英雄。正因为在辛亥革命中挣到第一桶金,到了1914年的时候,杨虎城便带领几十名哥老会兄弟另立山头,成立了自己的堂口,以承接保镖、护院、贩运盐茶的商单为生。如果没有商单的话,他们就到处游走行侠仗义,过的逍遥快活。不论是游侠还是刀客,总之是一支独立的武装,而在那个年代拥有一支独立武装,相当于现在注册了公司并有稳定的现金流,完全可以自主创业了。于是自从做了刀客之后,杨虎城便开始了纵横捭阖的十年崛起之路。1915年袁世凯准备称帝,杨虎城带领兄弟们参加了陕西护国军,起兵讨袁。1918年,于右任成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统帅陕西部队,拥护孙中山的护法运动,杨虎城又投奔于右任,被任命为第三路军第一支队司令,是靖国军32个支队司令之一。因为这份履历,1924年孙中山重整国民党时,亲自介绍杨虎城加入国民党,就这样,陕西刀客杨虎城,成为资格较深的国民党元老。同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直系的吴佩孚和奉系的张作霖一度僵持不下,北京出现短暂的权力真空,冯玉祥、孙岳、胡景翼抓住机会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准备在二虎相争时以小博大,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听闻“北京政变”的事,杨虎城立即起兵响应,站在冯玉祥一边,统帅部下到渭北驱逐北洋系军队。随后,孙岳出任陕西军务督办,统兵进入陕西,杨虎城因为站队成功,部队被孙岳改编为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杨虎城做师长。国民军的领袖是冯玉祥,杨虎城做了国民军的师长,意味着投入冯玉祥的麾下。
短短十年时间,杨虎城通过纵横捭阖的手段,从不入流的刀客进化为统领千军万马的师长。不论是对全国局势的判断,还是统兵站队的执行力,都是第一流的水平,完全可以和东北王张作霖一较高下。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导致直系在“直奉大战”中失败,所以直系的吴佩孚对冯玉祥非常不满,稍微缓过一口气来,便于1926年3月,命刘镇华统帅7万镇嵩军围攻西安。此外,吴佩孚出兵击败河南的国民军,并和张作霖合作击败北京的国民军,冯玉祥离开部队前往苏联。在国民军全线溃败的大背景下,西安成为唯一由国民军控制的孤城。那时驻守西安的是国民军第二军第十师,师长是李虎臣。杨虎城的第三师,驻扎在西安以北80里的三原。换做以前的话,杨虎城完全可以逃避这场战争,无非是战事结束以后改换门庭而已。但此时此刻,杨虎城根本无路可退。因为这是冯玉祥和吴佩孚的生死决战,一旦战败,曾经追随冯玉祥反对吴佩孚的人,都将面临清洗,这和以往那种诸侯纷争、乱世洗牌的环境完全不同。要想保住性命和胜利果实,就必须坚守西安,帮冯玉祥保住西北最后一块根据地。想明白这一点,杨虎城便起兵南下,冲破刘镇华的包围圈,进入西安和李虎臣共同守城,并树起陕军的旗号,号召陕西人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来自河南的镇嵩军。这是利用地域的分歧为战争服务,同时也是陕西人无法拒绝的阳谋。刘镇华围城8个月,期间多次用大炮轰炸西安,城里被炸成一片废墟。而且因为粮食和物资运不进去,导致西安城里的粮食奇缺,老鼠、猫、狗、驴、骡、马都被吃的干干净净。就这,西安城都没有崩溃,始终在和刘镇华的镇嵩军对峙。可以说,杨虎城的地域保护主义,在这场围城战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9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用苏联援助的资金和装备重建军队,并在五原誓师,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参与国共北伐。随后冯玉祥绕道甘肃进入陕西,在西安城外击溃刘镇华的镇嵩军,西安解围。这场把个人命运和时代大势结合起来的战争,让杨虎城成为名闻天下的北伐英雄,旧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杨虎城升为军长。而经过这场战争,杨虎城在军事上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政治上证明了自己是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西安围城战”后,杨虎城名闻天下,但在北洋一败涂地、国共北伐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杨虎城也面临两种道路的抉择。虽然很早就加入国民党,但在思想层面,杨虎城是倾向我党的。早在1923年,杨虎城便和魏野畴一见如故,常年保持着相当亲密的关系。魏野畴是是陕西兴平人,曾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也参加过五四运动,20年代初期成为李大钊麾下的干将,李大钊亲自介绍魏野畴入党,然后派回陕西发展党组织,甚至把党组织发展到杨虎城的军中。这就意味着,哥老会和刀客出身的杨虎城,思想底色和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天然契合,在国和共必须选一个的时候,更愿意选择后者。从这个层面来看,杨虎城和魏野畴的关系,类似于彭德怀和段德昌、贺龙和周逸群,都是旧军人在第一代共产党员的影响下,产生了拥兵闹革命的想法。1926年底,杨虎城追随冯玉祥出关作战,此后半年,杨虎城转战河南和安徽,击败大量的奉系部队,有力配合了国共的北伐战争。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国共的分歧也越演越烈。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开始屠戮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于是经过数年的酝酿盘桓,所有人都面临最终抉择。1927年秋,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相继爆发,而杨虎城驻扎在安徽阜阳的太和县,军中有两百多名共产党员,这些共产党员就在杨虎城的军中成立了皖北特委,隶属于河南省委,负责人就是魏野畴、南汉宸等人。杨虎城和魏野畴说:“我想加入共产党,做第二个贺龙,把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以前在军阀间纵横捭阖是没得选,现在,我只想做个好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也为了和党组织有更多的联系渠道,杨虎城和年仅16岁的女共产党员谢葆真结婚,甚至在喜宴上毫不避讳的说:“我知道她思想进步,为革命我需要她。结了婚,可以直接帮助我。”但问题是,贺龙是向周先生递交的入党申请书,周先生是雄才俊杰,自信能和贺龙一起走到底,同时地位极高,能做主吸纳贺龙入党。这才成就了旧军阀成为党员的一段佳话。魏野畴的地位不高,不能直接决定吸纳杨虎城。河南省委又缺乏雄才大略的人,既没有自信驾驭杨虎城,也不敢把杨虎城的部队整体改编为红军。就这样,杨虎城的入党申请被拒绝了,没能做成第二个贺龙。而河南省委不愿意吸纳杨虎城,却想改造他的部队,于是在1928年初,命令魏野畴领导皖北特委在杨虎城的第十军举行暴动,即皖北特委把能直接掌控的部队分化出来,撇开杨虎城,另外成立红军。这件事,杨虎城是知道的,但他没有阻拦,而是离开部队到江浙游山玩水,给魏野畴领导的武装暴动创造条件。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朋友都是我们请来的,纵一时不能合作,也要对得起朋友,要有道义,要留有他日见面的余地。”然而结果却是,武装起义失败,魏野畴牺牲,其他共产党员被迫离开杨虎城的部队,杨虎城心灰意冷之下,也离开部队东渡日本。在日本,杨虎城通过东京的党组织,又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这次,杨虎城的入党申请书被转交给上海中央,而此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是周先生,于是中央立即批准杨虎城入党,并在《致东京市委信》里写道:“中央已允其加入,交由你们执行加入手续。加入手续如下:须三个同志的介绍,候补期为半年。”至于原因,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东京党组织找杨虎城办理手续的时候,杨虎城已经回国了,找不到人。另一种是东京党组织的负责人回国了,这封中央发出的信,根本没有接收人。总而言之,在非国即共的大革命时代,杨虎城想入党却没能入党,想做第二个贺龙,却成了失败版的贺龙。既然不能入党参加革命,那么杨虎城为了自保,以及给麾下的将士们寻找一条出路,便只能选择蒋介石。1928年11月,杨虎城回国统领旧部,陆续在山东、河南驻防。此时杨虎城的编制依然属于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但是在1929年4月,冯玉祥因不满蒋介石的裁军计划而起兵反蒋时,杨虎城立即通电全国,宣布脱离冯玉祥,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命令。杨虎城很清楚,这是国共争雄的时代,“国”的代表是蒋介石,而不是冯玉祥。因为杨虎城脱离冯玉祥,意味着削弱了冯玉祥的实力,蒋介石如果厚待杨虎城,可以起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给其他军阀的部下打个样。就这样,杨虎城正式投奔了蒋介石,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四师,并在同年底的冯玉祥、唐生智联合反蒋战争中,率部自南阳出发攻占驻马店,缴获唐生智存放在那里的武器弹药,然后和刘峙联手击败唐生智,迫使唐生智通电下野。1930年5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汪精卫联合反蒋,蒋介石出兵迎战,中原大战爆发。这场战争的主战场是河南,所以驻军河南的杨虎城至关重要。蒋介石把杨虎城部改编为第十七路军,任命杨虎城为总指挥,希望通过升官晋爵的方式,让杨虎城效命。杨虎城自然也没有辜负蒋介石,按照哥老会和刀客的习俗,既然做了蒋介石的官,便要回报蒋介石,而且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反蒋势力有庞大的地盘,一旦击败他们,就有机会瓜分地盘,成为新一代地方诸侯。参加中原大战,杨虎城是为蒋介石而战,也是为自己而战。整整五个月,杨虎城打的非常卖力,并在10月攻克潼关,再一路向西攻克西安,占领了冯玉祥的大本营,让冯玉祥部成为没有根基的孤军。同时张学良自东北出关参战,在三方夹击之下,反蒋势力彻底战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成为中国真正的第一人,张学良在东北王的基础上,晋升为中国的第二号人物,而杨虎城得到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的职位,晋升为西北王。这是杨虎城和蒋介石的第二次亲密合作,也是杨虎城和张学良基于共同的利益,做出相同的拥蒋举动。但也就是从此时起,杨虎城和蒋介石逐渐出现严重的分歧。因为杨虎城功成名就之后,依然不忘政治抱负,不忘入党的初心。于是刚做了西北王,杨虎城便任命共产党员南汉宸为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替他主持省政府的一切工作。在南汉宸的运作下,曾被关在监狱的潘自力、徐梦秋、李大章等共产党员都被释放出来,继续做革命工作。毫无疑问,南汉宸恢复了陕西的革命力量。南汉宸通过地下党发动了学生运动,几乎清洗了陕西的教育系统,并大量任命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担任学校校长、教育局长等职务,这对发展陕西的革命力量大有裨益。此外,南汉宸推动了《西安日报》、《西北文化日报》的创办,而这两份报纸都是共产党员主持的,这又让革命力量掌握了一定的舆论话语权。南汉宸做的这些事,杨虎城都是知道的,他没有反对,说明也是默许支持的。南汉宸的身份,拥有情报系统的蒋介石,自然也是知道的。既然杨虎城纵容南汉宸,那么蒋介石就要想了:“杨虎城的身体站在国民党一边,但在思想上,终究不是自己人。”更重要的是,杨虎城的实力越来越膨胀,野心越来越大。1931年8月,驻防兰州的第八师师长雷中田突然发动政变,逮捕甘肃省政府主席马鸿宾,宣布改组甘肃省政府,出任甘肃保安总司令。11月,下野多年的吴佩孚到了兰州,发布通电,号召甘肃、四川、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团结起来,成立抗日联军。整个西北乱成一锅粥,极有可能联合起来反蒋,于是蒋介石命杨虎城出兵兰州,平定西北。12月初,杨虎城派部将孙蔚如统兵抵达兰州,吴佩孚和雷中田连夜逃亡,然后孙蔚如宣布出任甘肃省临时维持委员会主任,杨虎城推举孙蔚如正式就任甘肃省政府主席。这番举动说明,杨虎城和孙蔚如出兵前就商量好了,要夺取甘肃,所谓“出任”和“推举”无非是演双簧,巩固既定事实而已。杨虎城和孙蔚如的意思,蒋介石也看明白了,所以他否决了杨虎城的推举,直接任命国民党元老邵力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杨虎城不甘心,又提议设立西安绥靖公署驻甘分署,并推举冯玉祥旧部、甘肃籍将领邓宝珊做主任。等杨虎城的推举报告送到南京以后,正好赶上蒋介石下野,新上台的汪精卫、孙科等人立即批准杨虎城的报告,任命邓宝珊为西安绥靖公署驻甘分署主任,并驱逐邵力子,让邓宝珊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好啊,你老兄在思想上倾向共产党,身体上也不绝对忠诚于我,真让你得到两个省的地盘,将来和共产党联合起义,或者和汪精卫一起反我,可如何是好?”虽然杨虎城没有投奔汪精卫的想法,但蒋介石一旦产生怀疑,说再多都没用了。于是在1932年初复出之后,蒋介石便开始削弱杨虎城的实力——撤销西安绥靖公署驻甘分署,设立甘肃绥靖公署,任命朱绍良为主任。严令杨虎城驱逐南汉宸,杨虎城无奈之下,赠送南汉宸金条,和平分手。这番动作下来,杨虎城的实力被极大削弱,从雄踞两省的西北王,成为只有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十七路军总指挥职务的高级将领。而且按照蒋介石的一贯作风,凡是政敌必要斩草除根,那么杨虎城被削弱实力之后,也出现了一个疑问:就这样,杨虎城和蒋介石的蜜月期结束,两人分道扬镳的日子,不远了。杨虎城和蒋介石互相猜疑,促使杨虎城下定最后的决心——既然在蒋介石麾下没有出路,那么就该回归正途,再次尝试和共产党合作了。
其实早在1931年,因为南汉宸的关系,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宪兵营,就成立了可以和中央军委驻沪办事处直接联系的秘密组织,取名为中共宪兵营支部,后来改组为西北特别支部。此外,在其他部队也有大量的党支部和党小组,培养了非常多的党员,以至于十七路军被称为“共产党的干部仓库。”1933年初,红四方面军已经开辟了“川陕苏区”,蒋介石命杨虎城统帅十七路军南征,和川军南北夹击红四方面军,但杨虎城已经和蒋介石交恶,正准备和我党重新建立联系,便不愿意和红四方面军作战。于是杨虎城命少校参谋武志平做使者,到红四方面军上商量议和的事。武志平出发前,又接受地下党员徐梦周的建议,带了四川、陕西、甘肃的军用地图,以及十七路军和其他国军联系的密码本做为信物。凭借军用地图,徐向前指挥了“反六路围攻”,密码本则让红四方面军有了破获国军电文的能力,后来中央红军长征到贵州、四川时,红四方面军就把破获的国军电文,每天按时传递给中央红军,给教员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你们四方面军的技术侦查工作做得很好,特别是我们长征到贵州,四渡赤水时,天天行军很紧张,你们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对我们帮助很大,要感谢你们呀。”而杨虎城和红四方面军建立联系之后,双方互相派出使者,于1933年6月签订了“汉中密约”,约定互不侵犯,共同反蒋抗日。正是因为杨虎城抵制作战,红四方面军才能专心向南,开辟川陕根据地,发展出八万红军来。到了1935年底,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张学良和东北军也调到陕西和红军作战,这样一来,陕西就有杨虎城、张学良、红军三股军事力量。这三股军事力量里,红军是和蒋介石作战十年的革命军队,杨虎城和蒋介石交恶,张学良因为和红军作战损兵折将,也不愿意和红军继续作战,但蒋介石不同意停战,于是张学良对蒋介石也有些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杨虎城、张学良、红军经过长达一年的秘密串联,终于达成“反蒋抗日”的统一战线,形成“三位一体”的西北军政格局。西安事变爆发后,杨虎城和张学良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抗日救国主张。经过半个月的谈判,蒋介石假意答应杨虎城和张学良的条件,言之凿凿的说:“我答应你们的条件,我以领袖的人格保证实现,你们放心,假如不能实现,你们可以不承认我是你们的领袖。”杨虎城不同意无条件释放蒋介石,周先生也认为,必须有一份公开的政治文件,把西安事变提出的主张正式确定下来,才能释放蒋介石。但张学良很天真,认为事情从他而起,也要从他而终,极力坚持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然后再召开全国会议,落实西安事变提出的八项主张。结果刚到南京,蒋介石就违背承诺,命令中央军开赴西北,准备武力解决问题,并把张学良软禁起来。对于这样的结果,张学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还对前来探望的宋子文说:“我不回去,西北那边能答应吗?”满心希望杨虎城和红军能闹出大动静来,把他给救回去。然而在三位一体的格局下,张学良的东北军实力最强,兵力是杨虎城十七路军的三倍,本应是三位一体的核心力量。现在张学良被软禁在南京,导致东北军投鼠忌器,根本无法在“三位一体”中起到重要作用。红军兵力不到三万,只能提供政治影响力,几乎无法在军事上撑起大局。于是,蒋介石武力解决问题的压力,就落到杨虎城和十七路军的身上。杨虎城左支右绌了四个月,最终在蒋介石的压力下,于1937年4月宣布辞去所有职务,以出洋考察的名义离开中国军政中心。其实说到底,杨虎城是被张学良给坑了,如果张学良能听杨虎城和周先生的建议,不一意孤行的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中国历史可能就是另一番局面,杨虎城也是另一种命运。没有能力还偏偏自以为是,可以说是张学良的真实写照了。杨虎城出国不久,中国全面抗战就爆发了,杨虎城数次请求回国参加抗战,蒋介石始终不同意,那意思就是——我把张学良软禁了,你也留在国外别回来,这样我才能有台阶下,西安事变就翻篇了。如果你们继续在世人面前晃荡,我的脸面往哪里放?但是杨虎城不愿意,坚决要求回国参战,在蒋介石屡次拒绝的情况下,便派人到莫斯科和我党接触,希望能经苏联回延安,然后参加抗战。就在驻苏代表团和延安商量如何处理的时候,苏联立即把这件事通知蒋介石。蒋介石一听,那根敏感的神经瞬间紧绷:“这哪里是回国参加抗战,这是要投共啊”,于是立即命宋子文请杨虎城回国,杨虎城相信了宋子文,结果刚回国就被秘密逮捕。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临行前,蒋介石命军统局长毛人凤“清理积案。”9月6日,杨虎城及其子杨拯中、杨拯贵、秘书宋绮云、宋绮云的妻子徐林侠、幼子宋振中,被秘密杀害于歌乐山。新中国成立后,评价杨虎城是“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随他一起牺牲的宋振中,以“小萝卜头”的名字留在史册里,评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一生找党不成却为党而死,这就是“失败版贺龙”杨虎城的故事。张学良晚年的时候说:“后悔搭了杨虎城这个伙计,西北军简直没用,令我伤心极了”,言外之意是杨虎城没有把他救出来,害他被软禁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