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全球各国政府都开启了印钞机,大家都在疯狂的印钞票,钞票量直接翻倍甚至翻几倍,引发了全球大通胀。很多人都担心中国会发生通货膨胀,但很诡异的是,这件事一直没有发生,基本物资的价格近乎纹丝不动,甚至一直在担心价格通缩的问题。要解释物价和货币之间的关系,可以先看看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两场经济战役,分别是蒋经国上海打虎和陈云的两白一黑。国共两党曾经发动的经济战,都异常精彩。如果由你来治理国家,当有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民不聊生中获取暴利,你应该怎么去制止这种行为?很多人认为,只要铁面无私的打击奸商,对物资实行限价,就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问题。不服者,杀,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如果问题还没有被解决,那一定是执法者贪腐了,只需要换一个更铁面的执法者就行了。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异常严重。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全国法币发行量总额为14亿元,也就是说全国所有的钞票放在一起,把政府和民间手中的钱全拿走,最多最多就只有14亿。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法币的发行量达到了5569亿元,相比抗战之初膨胀了397倍。货币超发这么多,物资反而只能由西南一隅供应,而且在战场上被大量消耗,物价不涨那才叫见鬼呢。八年间,重庆物价指数暴涨2133倍,法币的实际购买力暴跌至战前的万分之五,士兵工资能达到的实际生活水平仅为战前的5%,公务人员为9%。相反,红军根据地的物价指数相对来说比较平稳,因为扎根于农村,吃穿等物资征收和前线供应更有保障。红军穷是穷了点,但穷在钢铁和武器,红军士兵的吃穿住行,比国军士兵居然还要强,而且强很多。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这就是历史,相关的史料研究文章很多。论搞经济,当时的白区远远不如红区。抗日战争刚结束……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202人赞